新浪财经

汇丰银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准备工作及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3:51 金融时报

   张显球

  提要 2003年,汇丰银行开始推进新巴塞尔协议实施的准备工作。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在2008年底前结束。其中,内部评级法(IRB)必须在2008年第一季度前完成。截至目前,汇丰银行有关实施新协议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本文详细描述了汇丰银行为新协议实施而开展的主要准备工作,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各商业银行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新协议实施的准备工作;要高度重视数据质量的提升工作;加大对模型建设开发的资源投入;银监会与商业银行之间应加强沟通。

  一、汇丰银行为新协议实施而开展的主要准备工作

  (一)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数据质量管理是为新协议实施而开展的所有准备工作中最令汇丰银行重视的项目。汇丰银行认为,提高数据质量是开发和使用风险管理模型、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是所有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数据管理政策。目前,由风险管理委员会(RMC)牵头,汇丰银行制定了如下的数据管理政策:强调对数据的个人责任,责任人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关人员必须懂得如何使用、识别、控制数据;不允许出售数据,但可以临时将部分数据有偿提供给标准普尔等著名的评级公司。

  2、数据质量管理的流程。第一步,将所有能得到的英国市场上的数据输入TS发现软件。第二步,管理人员利用软件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两种测试:一种是所谓的标准型测试,主要检测数据的基本面,比如名称是否正确、定义是否准确、基本的内容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矛盾;另一种是量体裁衣式测试,主要考察所输入的数据能在何种程度上满足汇丰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第三步,数据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所谓的内部检查,就是说,以数据对于模型的终极目标——资本需求量测算的贡献度为标准,对数据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进行评级。总级别分为1、2、3、4等,其中1级为最重要级别的数据,其他依次类推。第四步,数据管理团队根据内部检查的评级结果,将重要数据以及有效数据的比例及详细情况向风险管理委员会(RMC)报告。第五步,经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合格的数据将被投入使用。

  3、目前的工作进展情况。汇丰银行的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以下进展:一是于2006年5月任命了专职的数据质量管理负责人;二是提出并建立了以数据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新巴塞尔协议合规战略框架;三是接待了五次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有关新巴塞尔协议的来访(FSA将数据质量DQ视为新协议实施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建立了与数据质量有关的治理结构;五是完成了数据质量管理政策和文件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六是发展了内部网络,供行内有关人员讨论有关数据质量的问题;七是在既定的预算和时间要求内,运行了数据质量测试软件,共测试了300个数据项目;八是全球贷款评估系统(GLEAM)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方面在2006~2007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九是建设了网上数据字典,内容包括:各类数据的定义、技术名称、客户名称、内容、质量评分,等等。

  4、数据管理团队下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有关的硬件系统,以免出现新旧系统转换过程中的数据丢失现象;二是进一步完善与数据质量管理有关的政策;三是将六西格玛方法用于数据管理过程,进一步提高数据管理的质量,其中六西格玛方法属于过程分析,其功能在于有效查找问题出现的环节;四是不断对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检测和总结。

  (二)压力测试。汇丰银行经常就其将面临的有关风险进行压力测试。负责压力测试的专业团队定期举行会议进行讨论。汇丰银行所进行的压力测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支柱1与支柱2的压力测试。

  两种测试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目的来说,支柱1测试只是借助PDF、EAD、LGD等模型,考察该行在面临某种风险时的资本实际需要量,而支柱2测试考察的是汇丰银行在采取一定的风险缓释措施后而仍然需要的资本数量,实际上着重考察该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就所涉及的风险来说,支柱1测试只考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而支柱2测试则考察汇丰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第三,就所考察的情景来说,支柱1测试只是考察事实情况,即假设汇丰银行在风险出现后不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的状况;而支柱2测试则主要是情景分析,重点研究汇丰银行在采取所有的风险缓解和抵御措施后汇丰银行所仍然遭受的净影响。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