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沿海企业迁移潮给中西部带来发展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6:41 中国经济时报

  沿海企业“迁移潮”给中西部带来发展机遇

  -任唤麟

  最近几年,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如东莞、深圳、上海、惠州、广州、鹤山、中山等,企业纷纷外迁,迁往江西、湖南、广西、香港等地或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形成企业“迁移潮”。据媒体报道,东莞台企已经有500多家搬离东莞。2005年以来,深圳共有500多家企业外迁。深圳市已向国务院申请在越南岘港设立加工工业园区,将低附加值产业移往该市,并欢迎本轮迁移中的港商参与该园区投资;深圳富士康欲将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迁至山西、青岛等地以及东南亚。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截至2007年6月,有7000余家浙江民营企业撤离上海,有超过100家的江苏企业申请到香港投资。外迁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外资与民营企业,主要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鞋、家具、五金、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玩具和服装等。

  依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企业迁移与扩张,是在一定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乏先例;而企业的迁移与扩张必然给所往之处带来发展机遇。上世纪50年代,美国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日本、西德等国迁移。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日本、西德等国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迁移。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轻纺等工业,实现经济起飞。上世纪80-90年代,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经济快速发展。

  成本、需求与经营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今,由于土地、房屋、劳动力、原材料等价格上升以及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贸易政策调整、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户籍限制、《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一系列因素,东部沿海一些城市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营环境吸引力下降。目前,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土地资源已十分稀缺,城市容量已近极限。要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面临新的选择: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必须进行产品升级、转型,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生产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将会继续外迁,迁往生产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经营环境较好的地区。

  中西部地区土地、房屋、劳动力等价格较低;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尤其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具有一定发展空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大为改善:具有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正需要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技术以便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以便改善民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便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资本积累以便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现有条件下,中西部地区通过接纳外地企业来获得发展,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正如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出现的企业“迁移潮”着实为正在寻找发展机遇的中西部带来了机遇。

  关键是,中西部地区能否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抓住这一机遇。首先,在发展战略上,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产品产业的发展,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不能盲目求“高”,求“大”,更不能倾其资源与“毕其功”于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产品产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安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正是中西部发展所需要的。其次,要“打扫屋子迎客”,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现在沿海城市有不少企业迁往他国,“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还应主动地“上门请客”,积极招商引资。再次,任何企业的引进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既要引进企业,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否则,得不偿失,更不可能有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城环学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