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此轮通胀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周春生 冯科

  编者按:

  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此话不假。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的“高增长、低通胀”。2007年通胀开始抬头,但最后11.4%的增长率还是让人印象深刻。在1月CPI上涨7.1%之后,政府提出了CPI全年涨幅4.8%的目标。但在2月CPI上涨8.7%的数字公布后,众多机构都上调了全年的预测数值,大部分都高于4.8%。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也坦言,“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容易的”。

  也许,现在对于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最重要的将是搞清楚通胀的原因和程度,下定决心遏制通胀。文章欢迎读者来信交流,邮箱guchongqing@gmail.com。(文/谷重庆)

  众所周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通常人们把CPI作为观察通胀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不容乐观的食品价格

  继2008年1月CPI涨幅创出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达7.1%后,2月份CPI涨幅再创新高,达8.7%。从CPI的八大类别构成中来看,2月份CPI的高企,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其对CPI上涨贡献度约为90%。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则主要是雪灾以及春节等因素所引起的。相比春节消费增长所导致的物价上涨惯性,雪灾的影响将会更长一些。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多个省份遭遇了50年罕见的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今年的粮食收成面临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CPI难以大幅回落。

  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农产品作为工业企业原材料需求的增加,使得农产品价格仍将维持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2007 年中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1.430 亿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100 万吨,占比达21.7%,较上年度提高350万吨;2007 年国内豆油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万吨,占比8.6%。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于国内输入性的价格上涨也存在较大压力;根据农业部2007年12月份的数据,美国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每吨高出700 多元;12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销区的批发价每吨高2000多元;据测算,12月下旬,山东地区进口大豆税后价比当地国产大豆采购价每吨高300元左右。国内外的价差对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很大。

  此外,从国际供求关系看,世界谷物储备减少,全球粮食市场供给趋紧将支持价格趋势性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13日发布报告预计,世界谷物储备将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高企的局势短期内难以缓解;生物燃料生产在近一段时期“吃掉”了近1亿吨谷物,成为谷物市场重要的消费源之一。其中,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玉米约为9500万吨,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左右。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