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肖华:原汁原味公布审计报告是社会监督的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7: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对审计结果不公开或不全部公开,就是不让群众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使政府部门处于暗箱当中,不利于社会监督

  审计署9月8日发布公告,全文公布了42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这次审计公开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我们在新闻媒体上看到的只是审计结果的一部分或浓缩部分。有的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公开审计结果,如2005年前对4位省部级官员的审计,审计结果一直没有公开。这次不但公开了还全文公布了审计结果。(9月12日中新社)

  《审计法》中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2003年,

审计署出台的5年规划里提到,“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2007年快要到了,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离审计公开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些地方怕公开审计结果影响稳定,对审计设置重重障碍,什么“影响大、不宜于政府工作、有副作用等,小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顾全大局等”都成了不公开的理由。即使公开了,也是经过了有关领导的包装,把问题化小,小的化无,最后审计报告的棱角被磨平了,审计报告不像审计报告,倒像个被审计单位的年终总结,经验介绍。有的用某某代替被审计单位,以掩盖代替披露,有的对审计报告中的问题没有公开,公开的却是成绩。如此这般,无疑大大削弱了审计公开效果。

  这次审计署没有这样,而是全文公开了审计结果。让我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审计报告。看到了一些单位在审计中显露出的成绩,也看到了在审计中暴露的问题。

  审计公开是打造透明政府的需要。早在数百年前,西方学者就曾梦想着把政府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清澈透明。对审计结果不公开或不全部公开,就是不让群众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使政府部门处于暗箱当中,不利于社会监督。只有将审计结果公布于众,才能对违纪、违规、违法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督和遏制。

  审计公开也是扩大效应的需要。在审计中暴露的一些问题,有很多是共性。如果不公开或只公开有成绩的部门。那么其他没有被审计的单位就看不到审计报告,不能引起举一反三的反映,从而对本单位可能存在的同样问题认识不足。

  审计公开更是对审计结果的检验。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裁判,那么审计报告合格不合格,有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科学审计,还需要检验,但这个检验肯定不能靠审计报告本身。群众承认不承认就是一个最好的检验方式。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再加上审计人员识别能力不高,或者被审计单位把审计人员拉下马,如前一阶段媒体报道,审计人员被被审计单位拉去吃喝,最后喝死。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如何杜绝不真实的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进行公开就是一个好办法。

  审计署全文公开审计结果,让我们看到审计的一大进步。希望这种公开能对地方审计起到示范效应。国家审计能如此公开,地方审计部门更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