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全球经济衰退到来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3:35 《经济》杂志

  这一次全球经济还多了投资套利基金的捣乱、多了石油之外其它基础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上涨。全球股票市场下跌将是一个信号,经济衰退或将到来。

  文/时卫干

  6月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目前美国的通胀数据令人忧虑。美联储如此强烈的信号使市场普遍预期,6月底举行的会议上美联储铁定会第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点到5.25%的水平。以此为标志,全球或将掀起一股加息潮,以应对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而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压力。

  长期以来,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而欧元区内物价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良性保障已经广为实践证实。近年来,美国开始借鉴欧洲中央银行的成功经验,将通货膨胀度视为本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美联储频繁上调或下调基准利率的最重要目标就是维持物价稳定。但是,在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

铁矿石等基础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大背景下,这一轮的全球加息潮也许正在加速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到来。

  通胀压力与升息预期的双重作用

  今年以来,以铜、石油、黄金等领衔,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狂潮。

  路透社CRB指数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全球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它汇集了全球最重要的7大商品交易所的19种商品的期货合约,涵盖了能源、工业金属、贵金属、谷物、畜产品和软性产品等),截至6月上旬,CRB指数依然在360点高位附近持续运行,创出CRB指数1980年以后的历史新高。目前,石油价格依然稳定于70美元/桶以上,黄金价格尽管下跌到600美元/盎司,但仍然比一年前高出20%以上。

  大宗商品价格长期高位运行,通过一系列链条的传递,必然会带动其它相关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也在所难免。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不仅仅针对美国或欧洲的某一个国家,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已经表示目前美国的通胀数据令人忧虑,而美联储的另一位理事科恩则公开表示,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慢,市场“有一些需要我们密切留意的危险信号”。欧洲方面,欧洲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点到2.75%,韩国、丹麦、南非等国近期也都将基准利率调高了25点,日本央行有可能在7月份进行6年来的首次加息……全球利率上升之势不可逆转,全球货币政策可能从宽松转向紧缩。

  经济衰退前兆?

  一个经验性的现象是,但凡一轮新的经济衰退到来,都是以

股票市场暴跌为开场。

  令人担忧的是,5月中旬以来,一场资本市场下跌潮悄然席卷全球,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印度,几乎无一幸免。截至6月上旬,伦敦、美国及日本市场均持续下跌,英国FTSE100指数跌至5512点,单日跌幅达1.9%;日经指数跌至14218点,自今年4月7日以来日经指数已经下跌20%;标准普尔S.&.P500指数收于1236点,单日下跌1.3%,累计跌幅超过7%;今年以来,纳斯达克综指数报收2091点,单日下跌2.1%。主流市场之外,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地资本市场也出现暴跌现象,5月份以下市场已经跌去将近10%的市值。

  在全球经济经历了将近5年的强劲增长之后,在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3年多的牛市行情之后,市场通过适当回调来挤压泡沫其实是必然之举。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接近5年,各国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功不可没。但是,经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范围内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入

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以寻求高收益,导致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均出现较严重的泡沫,进一步加剧了发达国家的通胀压力。而石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无法回避,监管部门注定必须通过加息来平抑通货膨胀,加息不仅提高了资金成本,也使得市场预期无法保持稳定,在经济增长后势乏力的大背景下,全球市场暴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投资基金正在全球范围内冲来撞去,据粗略估计,专注于投资的各种基金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而正是这些基金的推波助澜才使大宗商品、全球房地产市场、全球资本市场的泡沫日益严重。近期全球较高的通胀率使得房地产、资本市场及大宗商品等的风险逐步显现,这些基金于是沽空获利套现离场,转而投向更为安全的债券市场。受升息预期影响,美国本土10年期债券与两年期债券之间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利率倒挂:2年期债券收益率达5.03%,而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仅为4.98%。

  可以预计,接下来各国中央银行还将实现较预期更紧缩的政策,利息在未来1-2年内将持续高企,全球或将进入持续性熊市。暴涨暴跌是市场常有的事情,但是,这一次的暴跌行情或许将会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倒塌。

  新一轮经济衰退循环到来?

  1973-1975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以及1979-1982年全球经济危机使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滞胀”广为人知。之所以出现滞胀,是因为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以及中东石油危机。尤其是石油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

  与上世纪70年代末相比,2006年的全球经济背景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之处有三点:一是经济增长疲态初现,缺乏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二是同样面临着结构性的经济失衡难题,巨额贸易赤字及政府收支赤字、产业结构调整尚未结束等等,都足以影响经济“滞”态;三是石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其同比价格甚至远高于上世纪70年代。不同之处也有三点:一是以美元及欧元为代表的全球货币体系正在稳定运转,为全球经济提供了稳定锚的作用,而上世纪70年代时美元正处于不愿承担核心角色的时期;二是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各种投资套利基金对经济的影响力被远远放大。上世纪之时,投资套利基金的规模非常之小,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非常之小,时至今日,各种投资套利基金早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据保守估计,这类基金的规模占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的比例已经超过20%,其投资范围则从早期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扩展到房地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所有能够获利的领域。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大规模的基金参与必须会加剧市场动荡,出现过度投机,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层面的稳定。第三,与上世纪滞胀时所不同的是,这次价格暴涨的不仅仅是石油,还包括铜、铝、锌、铅、锡等工业金属,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谷物、畜产品等基础资源性产品,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极其之大。

  几乎持续了3年之久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在今年更早的时候也基本破灭。现在的问题是:泡沫破灭之后,经济能实现软着陆吗?受高油价影响,美国经济已经初显疲态;欧洲区尽管工业生产有望持续好转,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上升,但包括股票和房地产在内的资产市场的估值均已较大幅度地偏离了均衡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同样是经济增长乏力,但这一次全球经济还多了投资套利基金的捣乱、多了石油之外其它基础资源性商品价格的上涨。全球股票市场下跌将是一个信号,在未来的1-2年内,或许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开始,经济衰退将到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