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何来股市黄金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5:54 《经济》杂志

  目前的A股市场正处于一个泡沫刚刚形成的阶段。须知“摔得有多重,取决于你爬多高”。对于监管部门而言,目前应该考虑的是让这个市场稳健地发展,我们过去吃过太多暴涨暴跌的亏,我们的记忆还没有完全忘却

  文/时卫干

  2006年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几近癫狂:指数不断上涨,截至年底,上证综指一举突破2600点的历史高位;沪深两市交易量不断放出天量,日交易量甚至超过1000亿元。最近,甚至传出一向领中国投资风气之先的浙江人开始变现原先炒房时买入的房产,持资金大举进入股市的消息。几乎每一个身处潮中的投资者都坚定地认为,中国股市大牛市已是不可阻挡。

  股市上涨的若干理由

  正如几乎没有人预测到几个月前悄然启动的这波行情一样,2006年11月份以来证券市场忽然的井喷行情也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但这就是事实,没有人愿意拒绝这种甜蜜的事实,更不希望行情走跌。由此,我们有必要去探寻此次行情背后的推动力量,分析这些推动力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得出理性的判断。

  2006年11月底之前,上证综指也在持续上涨,但那只是银行股及钢铁股等大篮筹股在上涨,那时遵循的是“二八定律”,即只有20%的股票在涨,但80%的股票并没涨,股指严重失真。但自11月底之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依然是“二八定律”,只不过是80%的股票在涨,只有20%的股票不涨。从技术分析的层面看,目前的证券市场的确已经进入一个强势市场。那么,是什么原因推动了这种改变呢?客观地说,主要有人民币升值、巨量新资金入市、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等三大原因。

  其一,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全球资本对中国A股市场重新定价。从全球范围看,美国经济如今正经历

房地产泡沫破灭、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美元贬值已不可逆转。相应地,人民币近期在对美元持续升值,到本文截稿之时,人民币兑美元
汇率
已经上升到7.80,按此汇率,人民币币值已经超过港币,换句话说,一元人民币比一元港币更值钱了。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买入中国企业股票,既能享受到中国企业的高成长性,更能够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更多的外币投资收益。因此,在美元走弱、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合法或不合法地进入中国市场,推动对A股市场股票价值的重估。换句话说,因为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中国A股市场在国际市场变得更有吸引力。

  其二,巨量新资金持续涌入,形成了股票买方市场,股价自然上升。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透露,截至2006年12月,基金公司数量已达58家,证券投资基金资产规模达7414亿元。2006年11月份以来基金极其优异的业绩表现征服了投资者,基金成为投资者首选。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新发行的一只基金一天内就筹集到100亿的规模;随后的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在一天内就筹集到419亿的资金,创下了中国基金发行的历史纪录,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此外,保险资金直接与间接入市资金已经达1600亿元,全国社保基金持有A股股票资产市值495亿元,这两者中约1000亿资金投入发生于2006年。一定程度讲,基金、保险机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巨大买方支撑是近期市场走强的最直接因素。

  其三,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因素在于即将推进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已经于2006年9月8日挂牌成立,预计2007年初将推出第一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入选该指数的300只股票也因此而受到投资者青眯,交易量日趋活跃,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大部分价值尚被低估的股票价格在近期有了较明显的回升。

  粗略统计,仅2006年11月份以来募集成立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必须买入股票持有资产、必须给投资者以投资回报,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一轮的行情理解为在天时(股权分置改革大获全胜、监管部门全力支持机构投资者)、地利(工行中行等大篮筹回归A股市场,A股企业的质量有了一定提升)、人和(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对A股市场都形成了良好预期)之下由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所全力推动而形成。

  价值重估与泡沫

  巨量新资金入市,指数不断推高,股市走向泡沫化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响。据粗略统计,2006年8月份以来上涨幅度超过30%的股票的数量已经超过900只,占比70%以上。如此快的上涨幅度,是否说明中国股市已经处于高估水平?

  这轮大牛市的根本动力是“价值重估”,换句话说,过去中国A股股票价值被低估,现在应该按新观念来评价A股股票的投资价值。所谓新观念,除了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之外,就是上文提到的人民币升值、巨量新资金入市、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即将推出。“价值重估”是一杆大旗,各种机构、资金在这杆大旗下左突右冲,屡屡创出诸如日交易量超千亿、指数一举突破多少多少点等在以往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承认中国A股市场的确需要进行价值重估,但“价值重估”不可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价值重估的合理边界,而在巨量资金的拉动下,极有可能会出现过度估值,泡沫就这样出现了。

  在券商振奋人心的各种口号背后,在指数高歌猛进背后,A股市场还有投资价值吗?去除各种表面的杂音,其实我们用很简单的研究方法、以最基本的市盈率指标就能够得出基本判断:在沪深两市1380只股票中随机选取包括各种行业的140只股票,分析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其2006年12月18日收盘后的结果,我们能得出一个总体结论:中国A股市场目前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估值水平,但其中并不乏一些极具投资潜力的个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A股股票整体市盈率已经偏高,我们所研究的案例中市盈率最高的竟达690倍!此外,几乎每一个行业中都有个股的市盈率超过100倍,极不正常,说明目前的A股市场整体上已经处于过度估值态势。其次,A股市场里同样有一些股票,市盈率并不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第三,在短期内上市公司业绩不可能改善的前提下,巨量新资金入市只会加剧市场泡沫:酒类股票其市盈率已经很高,12月底五粮液等酒类股票领涨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存在的“黄金十年”

  2006年12月底,证券市场迎来“黄金十年”的观点由某家证券公司提出,随后广为传播成为一个极受关注的概念,而“黄金十年”又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市。支持“黄金十年”观点的人认为,由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将迎来高成长的黄金10年,按此观点,目前的中国A股市场极具投资价值,应该尽快入市。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相当于1982年的道琼斯指数,美国股市自1982年之后有了一次高速增长直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导致的全球股灾出现而停止。

  从2005年最低点至今,中国A股上涨幅度已经超过100%,这一涨幅是否过高?对此,持“黄金10年”观点的人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牛市才刚刚来临:历史上;日本在1989年泡沫破裂前,1985年到1989年股市涨了8倍。按此衡量,中国目前还远谈不上泡沫。

  话虽如此,但正如上面的分析,如今A股市场里已经充斥着市盈率极高的泡沫股;而北辰实业网盛科技这两只股票暴涨暴跌的事实又告诉我们,前几年庄家暴炒的手法又明目张胆地回来了。这决定了中国A股市场不可能出现所谓的“黄金十年”。

  牛市是我们所有人的期盼。但是,如果有两种选择:一是今天大牛市明天就跌入熊市,另一种是缓慢但稳健的上行,我们肯定宁愿选择第二种。也许目前的A股市场正处于一个泡沫刚刚形成的阶段,但既然有日本泡沫破灭的前车之鉴,A股市场为什么不能避免日本曾经的道路呢?上涨势头不要那么快,牛市持续时间别那么长,那么熊市的负面影响必然会降低。正所谓:摔得有多重,取决于你爬多高。对于监管部门而言,目前更应该考虑的是让这个市场稳健地发展,我们过去吃过太多暴涨暴跌的亏,我们的记忆还没有完全忘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