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南方日报: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到了关键转折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0:18 南方日报

  郑春峰

  资深电力专家杨名舟在不久前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基本上不成功”(详见本报18日05版)。而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他更是言词切切地指出,“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已经到了最关键的转折时期,改则兴,不改则败,市场化则兴,维护传统则败。”

  杨名舟的这份报告所阐释的话题已如一块巨石砸进了本来看似平静的湖水,可以预见的是,其必将在更宽广的层面上激起波澜。据了解,目前这份报告已转批至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负责人手中。这意味着,这份20余页的报告不仅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而且已经进入多部委“联合会诊”的阶段。

  杨名舟提出问题,高层着手化解,这本身让人们看到了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希望。而从另一个角度观之,这份报告留给人们的疑虑却依然不在少数。譬如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众多“难题”为何始终难以得到破解?究竟哪些顽疾已然成为这场历时近20年、关乎民生的改革的路障?报告中所提及的难题究竟有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切实解决?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电力工业历经了三次重大改革,且每次改革都为电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在笔者看来,相比于1985年和1997年的两次改革而言,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意义可谓更为深远,因为它试图全面引领中国电力工业向市场化改革的道路迈进。

  而事实上,相比于此前的两次改革,近三年间,中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的步子显得十分艰难。反思中国电力改革之困不难发现,在初始的重点推进之后,大幅度回归渐进模式,过多地采用内部人自我改革模式,却又缺乏足够激励。这就很容易出现令人担忧的“中间利益集团”软化改革的局面。

  中国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越来越艰难的原因纵然复杂交错,但说到底,除了传统经营体制上的沉疴外,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正是阻碍着这场改革的最大束缚。

  客观地说,中国电力市场化体制改革三年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推动实体和决策机制——发改委负责全盘规划,国资委负责资产监管,而作为日常监管机构的是电监会。政府部门与负责电力市场秩序、电力行政执法监管的机构之间的职责和关系始终没有完全理顺,新的行政管理机制亦未能廓清。一方面意欲在电力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却是产权虽清而权责不明,仅此而论,改革又谈何攻坚?

  此外,根据当初机既定的改革方案,电力改革理应沿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输配分开(输送电和销售)的路径,最终向建立规范、公正和高效的电力市场体系前行。然而,“主辅分开”至今仍争论于纸面,即使是原有已经陆续展开的“厂网分开”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复位苗头。

  在此背景下,倘若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始终不愿或者不敢触及其核心利益,亦若不能从善且果断处理电力市场中的诸种利益关系,电力改革的难度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更复杂,电力改革的道路不仅不会日益平坦,反而会更加崎岖漫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