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禹:中国企业要有立足世界科技创新潮头的魄力

王忠禹:中国企业要有立足世界科技创新潮头的魄力
2018年03月29日 09:19 新浪原创
王忠禹 王忠禹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201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3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以管理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出席并演讲。

  当前,我国技术整体上已经迈入到了自主创新为主的新阶段,王忠禹指出,这种情况下企业再期望大规模引进国外正在使用或储备的先进技术已经不现实,必须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他认为,我们要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创新,“具有立足世界科技创新潮头的魄力和勇气,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攻克更多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切实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而其中,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新一代移动通讯、华龙一号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以下为演讲全文:

  王忠禹:各位代表、同志们,201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一直得到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资委高度重视,今天上午工信部班子开会,王江平现在是工业信息化副部长,他是就任副部长第一个开会就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的会议得到几个部委的重视和支持,这些年来,能够顺利召开。

  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向荣获第二十四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企业和创造人表示热烈祝贺!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企联先后组织召开了五次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借这个机会,我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就新时代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全方位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企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决定着企业的使命、战略和行为。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 “五大发展理念”深刻内涵,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广大企业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企业发展呈现新面貌新气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企业规模来看,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283.11亿元,较上年大幅提升了39.65亿元,提升幅度是2002年首次发布以来最大的。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总额达到了256.13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64万亿元,是2013年的1.28倍。2007-2017年的十年间,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由30家上升到115家,增长了3.8倍,远超日本,与美、欧的差距日益缩小。

  (二)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的是体制、调的是结构、变的是企业。近年来,广大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树立“以减为增,增减都是提效;以退为进,进退都是发展”的理念,承受关停并转和结构调整的短期阵痛,换取“浴火重生”的长远发展,扎实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年来,累计退出钢铁产能1.7亿吨以上、煤炭产能8亿吨,安置分流职工110多万人。仅中央企业就完成了1200多户“僵尸企业”处置和特困企业治理。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全面优化。201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17年进一步下降为55.5%;2016年利润增幅实现由负转正,比上年增长8.5%;2017年增速进一步加快,比2016年增长21%,是201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

  (三)深入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企业经营活力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国有资本布局更加优化。五年来,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仅中央企业就累计压减各级企业法人8390户,完成18组34家企业重组,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数量由117家调整为98家。

  二是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省级国有企业超过80%建立了董事会,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

  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超过70%,省级国有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接近50%。

  四是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更加完善。随着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改革全面展开,企业的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业绩考核权和薪酬、职工工资分配及重大财务事项等经营管理权限逐渐落实,企业经营活力明显增强。2017年国资监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0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利润总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5%;上缴税费总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竞争力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建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广大企业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科技创新硕果累累。2016年,企业研发经费已占到全社会投入的77.5%。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8.7 万件,占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40.1%。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7.0 万件,比上年增长34.2%,一批中国企业由跟跑转向并跑、领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海尔,30多年来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创造的管理经验多次被审定为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张瑞敏同志还先后三次登上哈佛大学讲堂,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管理的风采。

  同时,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也催生了一大批快速成长的新兴企业。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等单位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已经达到了164家,比去年新增62家,总估值达到6284亿美元。这些企业都是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的企业。

  (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企业海外经营实现新拓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大企业积极响应。既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还包括大量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2017年,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中央企业参与投资合作项目就达到1700多个。肯尼亚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首条隧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竣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的品牌树立在沿线国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二、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导,推进企业战略转型。

  一是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理念、目标、制度、业务、产品到具体工作的全方位管理变革和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二是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为此,党的十九大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这些部署和战略蕴含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和潜力。作为企业,要认真研究,主动将企业战略和国家的大战略相契合,在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实现企业新的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扎实推进企业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大量实践证明,企业的创新既包括创造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还包括对现有企业、产品、设备、工艺、生产线等的深刻改造。

  一是要切实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我国技术整体上已经迈入到了自主创新为主的新阶段,再期望大规模引进国外正在使用或储备的先进技术已经不现实,必须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我们要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布局创新,具有立足世界科技创新潮头的魄力和勇气,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努力攻克更多前瞻性、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切实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新一代移动通讯、华龙一号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二是要瞄准传统产业和存量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存量改造相对于新建投资少、见效快。要顺应未来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质量效益和本质安全水平,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使老企业、老设备、老产线焕发新生机。

  三是要积极开展模式创新。主动抓住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物联网应用、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增长点。

  (三)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实现高效益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就是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的效率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系统推进。

  一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引领,围绕优质业务、核心业务和战略性业务,积极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优化供给质量,提升资本配置效率。

  二是提高管理效率。加快推进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打造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协同高效的线上经营管理平台,实现管理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三是提高生产效率。适应生产方式柔性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各种新型生产制造方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四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积极开展产品、生产线、工艺装备、环境设施、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低碳化、集约化、高效化改造,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四)大力提升质量和品牌,实现优质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和生存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是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和经营底线,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经营管理全过程和企业全体员工,当质量与发展速度、质量与订单、质量与交货期、质量与效益等经营指标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坚守质量底线,真正做到以质取胜。

  二是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主动对标达标国际先进水平,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使资源向优质产品集中,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层次。

  三是要加强品牌培育。改变重视产品轻视品牌的现象,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实现品质与品牌同步提升,培育企业独特竞争优势,推动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向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转变。

  (五)把握全面开放新机遇,实现全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开放到全面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这对广大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是要树立全球化经营的新思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相适应,企业发展的参照系也应该从单纯的国内市场拓展为国际市场。要将高水平“引进来”与主动“走出去”有效结合,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重组资源,努力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是切实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随着全面开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即使不走出去,在国内市场也将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还没有对外开放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国际化意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都还不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广大企业要增强危机感,按照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未雨绸缪,主动变革,提升能力。

  三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工作重点。企业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在国际贸易、技术合作、人才交流、资金融通、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资本投资、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中寻求与沿线国家和企业的合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各位代表,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立时代潮头,创新拼搏,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谢长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