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终得恢复,把知识分子从乡野厂矿、从市井摊头汇聚到了大学这座象牙塔里,点亮了他们的人生,风云幻变,当时的天子骄子纷纷转变为国家栋梁。四十年节点回望高考,看教育领域拨乱反正导致的家国巨变,在新时代里畅想未知,看高考如何为前进中的中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
一位蛰伏乡野的教书先生,两名踏实肯干的产业工人,在没有上升通道的岁月里,在艰苦的条件与无忘的生活,他们如何向生而生……
高考点亮了他们的人生,而他们也注定会回馈给社会更多鲜活的颜色,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激励下,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坚力量。
高中毕业后在湖南湘潭钢铁厂当了四年电钳工,恢复高考后考入湖南大学外语系,现为IDG资本全球董事长。
初中毕业后进入北汽工作十年,1977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现任中房集团理事长,曾任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的秘书。
出身军人家庭的熊晓鸽,作为激烈变革时代里最早的一批大学毕业生,在经历和平时期的风云变幻之后,他转身成为了IDG资本全球董事长;新闻专业出身的孟晓苏在履任中房集团、创办幸福人寿之后,成为了一在名政、商、学界长袖善舞的名流;而当年的教书匠陈平原仍在教书,不过,他的讲台已经从岭南的乡村变成了北大的讲堂。
此前在广东潮安县的乡村教书,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高考作文《大治之年气象新》被《人民日报》刊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原系主任。
从那无数人改变命运的时刻起,高考开始助力沸腾改革,40年来,高考制度不断改革完善,为砥砺前行的中国输送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