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著名爱国侨领林文镜:我的三大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1:35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娟娟/福建报道

  8月11日,著名爱国侨领、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林文镜在其寓所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谈起了他一生中最想完成的几项事业。

  重视新华侨余资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知道,你在很多场合都会提新华侨余资的问题,让我们也感觉到了你的焦虑。

  林文镜:我常年在国内外来回奔走,对海外乡亲回国投资情况都有相当了解,非常痛心地看到:老华侨投资或捐资祖国意愿在降低和新华侨力量被浪费、闲置问题。

  老华侨,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走出国门的华侨。因为年纪大了,失去了回来投资的精力和可能;而老华侨的第二代,由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长达近20年的级左影响,年轻时没有机会回国内受教育,又不能常随父辈回乡探亲、投资,他们与祖国的感情不及第一代华侨那么深厚,在执掌家族企业大权后,他们投资祖国或捐资家乡的热情远不及前辈。

  新华侨,指的是祖国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华侨。他们在海外辛苦打拼,勤俭节约,每个人累计储蓄了约10万到15万美元。目前福清有新华侨30万人,约有余资300亿美元左右。

福建全省有新华侨100万人,约有余资3000亿美元左右。新华侨没有拿到侨居国永久居留权,在海外投资难度大,因此他们把一部分余资寄回国内,但这些钱保值增值的少,挥霍浪费的多。

  作为一名老华侨,我为新华侨的余资被浪费而痛心。更重要的是,我担心一旦新侨失去了回来的投资机会和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华侨与祖国经济联系的逐渐减少,他们必然会成为老华侨的第二代,使祖国失去重要的几千万华侨的海外力量。我自己亲身经历,倍加感触,改革开放之前,华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无法回国投资报国。今天我非常希望国家珍惜这一力量,能通过为新华侨余资保值增值使新华侨永远与祖国心连在一起。有位做经济工作的官员告诉我:现在世界上空飘荡着1万多亿美元的华人余资,不在几年内抓住,他就飘走了;抓住了,不但1万亿多美元能参与祖国建设,而且还会有第2个、第3个1万亿如期到来。因此,我有很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带领新华侨投资祖国。

  开发江阴半岛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也看到了你在带领新华侨投资祖国方面做出的努力,开发江阴半岛就是其中之一,在你的设计中,未来的江阴半岛将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

  林文镜:我想在开发江阴半岛中做个尝试,吸引新华侨余资加入祖国建设。在家乡福清市工业产值从50亿美元向500亿美元发展的宏伟规划中,没有深水良港已成为制约瓶颈。于是,我和当时的福清市委书记练知轩一起去寻找深水良港,终于在福清找到了可建世界级大港的江阴半岛。

  据勘探江阴半岛可建1万吨至30万吨的深水泊位100个以上,而且有500平方公里腹地及天然避风港和黄金水道,长年不淤不冻,港口天然资源与面积超过新加坡,建成后将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亚洲、全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而且,在此建港区投资成本非常低,仅是新加坡的六十分之一、香港的三十分之一。这里,可建全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目前,澳大利亚有意在此建矿石、煤炭营运中心。美国粮商也有意在此建亚洲粮食营运中心,将美国富余的粮食运到江阴港,再由江阴港分运到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国家,而美国则从这里将中国制造的日用品运往本国。

  具体的开发思路是:一是要使江阴半岛的开发成为推动福清、福州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开发和新经济增长点;二是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运转中心和临海重工业基地;三是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联结两岸同胞共同发展,推动海峡两岸“3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重要基地。

  这个港还有一大特点:与台湾的高雄、台中、基隆三大港口的距离都在180海里之内。台湾现有港口已满负荷,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建深水良港。所以,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清江阴港,必将成为台湾工商界不得不仰仗的“第四大港”,而且随着江阴港成为海峡两岸工商界的共用“心脏”,将对祖国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建立新侨银行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利用新华侨余资、开发江阴半岛方面已经有了进展,接下来你还有其他的计划吗?

  林文镜:我现在希望中央政府支持我们办一个华侨银行或者是新侨银行。我们可以合法广泛吸收新华侨的资金,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国家建设。可能是一百亿,也有可能一千亿美金,甚至是一万亿美金,这些都可以吸收进来作为一个股本,既可以解决祖国急需的建设资金,又可以使新侨的余资得到保值增值,还能借助经济这条红线将新侨的心永远与祖国连在一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