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2005 > 正文
 

《财经》最新封面文章:健力宝之乱源头与嬗变(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4:24 《财经》杂志

  宋德平做出选择

  健力宝之乱的死结是怎样系上了最后一扣

  以三水区长宋德平为首的政府方对李志达的敌意,似乎由来已久。据多方当事人分析
,宋对李的敌意,渊源有二:

  其一,早在2004年10月李志达介入对健力宝的调查摸底,并进而在11月与原股东方多方洽谈之时,宋就一度怀疑李与张海有染,并根本不相信李的资金实力和经营能力。

  李本人曾多次向媒体表示过他对宋的费解,据说宋多次问李:“你知道不知道健力宝的资产是多少?如果是负8亿的净资产,你怎么办?”

  其二,李于10月有意进入健力宝时,正值政府方急欲启动经销商“体外循环”方案,接管健力宝之际,而李以绝对控股股东的身份进入健力宝,无疑打破了政府方筹划已久的计划。

  一位健力宝前高层分析认为,三水政府在饱偿了张海团队入主健力宝以来的一切苦果之后,对来历不明的外来投资者尤为过敏,可谓当年仓促转制落下的“后遗症”。

  此种心态下,政府一方面分外关注新股东的资金到位状况,一方面随时做好启动“体外循环”方案的准备。

  为此,政府在股权交易次日,即将张海的股份冻结,以阻挠李志达完成股权过户和工商变更。政府以此为要挟,要求李志达划拨总计1.66亿元的资金进入三水公投账户,结清历史旧账。

  但此时的李志达,已经日益感到来自政府的某种敌意,因此并未立即接受以1.66亿元资金换股权过户的条件。

  尽管如此,李志达团队自11月17日入主健力宝董事会之日起,还是陆续向企业注入资金总计1.08亿元,分别用于购买原料、支付经销商欠款和销售公司欠薪。但因为原料到货尚需一段时日,所以迟至12月初,健力宝并未真正复产。

  与此同时,厉兵秣马已久的经销商们打着保护民族品牌的旗号,不断向政府施加影响,以图迅速成立贸易公司,以“体外循环”方式启动生产,回笼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以宋德平为首的三水政府必须在经销商和李志达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宋德平选择了政府接管方案,放弃了李志达。

  12月6日,宋德平赴健力宝总厂召开中高层干部大会,宣布成立健力宝复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三水区白坭镇原镇长欧柱明担任组长。

  当天,一家新公司在佛山市工商局注册成立,公司名为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贸易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股东为三水公投。

  7日,新股东方派出健力宝集团的六名董事被复产小组驱逐,健力宝集团董事会仅余谭超一人。

  政府以贸易公司接管企业之时,先前李志达购买的生产原料已陆续到货,生产得以启动,贸易公司开始产生大量营业额和利润,但所得利润全部留存贸易公司,与集团公司无关。

  之后发生的一切,已广为媒体报道:政府一直三缄其口,而张海则频繁会见记者,就健力宝足球俱乐部归属问题,对李志达大加指责。新股东方则于12月下旬协同两名出让股份的老股东祝维沙、叶红汉,发表措辞严厉的联合声明,指称三水区长宋德平“操纵和指挥”他人组成复产工作小组,强行接管健力宝公司等行为“极其严重地践踏了国家的宪法、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

  时间进入2005年之后,双方一度沉寂。而据《财经》了解,三水政府虽如愿启动健力宝生产销售,且从复产以来健力宝已有数亿元销售额,但实际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北京法学界人士指出,三水政府此举,或许有其可以理解和同情之处,其当初的改制方向也应予肯定。但地方政府最初在国有股权退出,选择新股东时过于轻率,缺乏对收购者起码的资信调查和资格考量,致使企业在落入投机者手中,损失惨重。

  如今,企业处于危局,因事关债权人、员工和当地经济,也关乎国有小股东的利益,地方政府当然有责任和义务有所作为。但政府所为不应离开法治轨道,须以尊重投资人的合法财产权利为前提。

  如果擅用公权行事,无视大股东权益,甚至驱逐大股东、查封公司帐册资料去搞企业的“体外循环”,则会直接影响当地建立公正的投资环境,只能是饮鸩止渴之举。

  分析人士还认为,政府目前的做法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而且体外循环的贸易公司本身也难以持久存在,一旦春节销售旺季过去,产销利润下滑,经销商联盟也将濒于瓦解。与此同时,李志达一方业已做好起诉准备,一旦和谈破裂,即将向广东高院起诉三水政府。

  时至今日,尽管外界仍有种种传说、猜测,围绕健力宝事件的种种迹象却表明,双方已有和解倾向,持续数月的这一轮健力宝之乱有望重回法治轨道,获得根本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5]

  相关专题:

  健力宝股权变局

  《财经》杂志2005封面秀

  《财经》杂志封面系列报道:

  张文魁:健力宝收购案凸显治理转型挑战

  李经纬与健力宝2002年转制

  张海其人

  健力宝大事记

《财经》杂志2005年1月24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沪深股市
健力宝案原委 股权分置症结何在?
健力宝案凸显治理转型挑战 香港股市
李经纬与健力宝2002年转制 “自下而上”的市场
张海其人 公司与产业
财经观察 奇瑞美国“梦计划”启动
谁控制冯明昌? 米塔尔探险中国钢铁
经济学家 中国普尔斯马特之陷
吴敬琏:实现“机会平等”应有期 财经速览
乔纳森·安德森:2005年股市无波澜 焦点
文萃 事件
财经数评 中国周边
《财经》宏观经济调查:经济政策评估与前瞻 科技风尚
国家统计局2004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 人物志
观点评述 读者来信
政府如何摆脱“海妖”歌声蛊惑 财经专栏
“金融支持”理念走到尽头 随笔
经济全局 海啸、经济与爱心
专访中国人民解放军审计署审计长李景春 生命的价值
《环评法》不是摆设 读书
市场与法治 《袁氏当国》书评:转型时代的政治枭雄
“夫妻巨贪案”疑云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书评:新闻界:能...
企业家的自杀现象 财经动向
法治·动态 商界.现场
资本与金融 大鹏证券折翼
河松街中行资金窃案 APEX反控长虹
东北高速谜团重重 商事.动态
监守自盗者高山 商界动态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健力宝新闻 全部汇中天恒新闻 全部李志达新闻 全部张海新闻 全部三水区新闻 全部宋德平新闻 全部祝维沙新闻 全部叶红汉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