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持仓 > 正文
 

基金重仓股沦为弱势族 蓝筹G股缺乏整体性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7:06 证券时报

  □华夏证券 王凯

  在股改试点行情结束之后,市场普遍预计“股改+价值”将共同决定行情的中长期趋势。但在近几个月的行情中,以基金重仓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明显弱于大盘。为何以往“有行情蓝筹必涨”的情况这一次却没有如约而至?

  经济向淡预期削弱向上动力

  使股指摆脱千点困扰的并不是市场内在的价值力量,而是来自于市场之外的制度力量。由于股改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市场中的关键词,而“价值投资”继续成为主角的可能性并不大。从市场环境来看,股改所导致的估值紊乱现象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如果从价值投资的思路来看,当然要选择那些业绩优良且增长稳定的以基金重仓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板块,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等因素而进一步增加了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变数,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价值判断的难度。由于上游产业利润增速下降和下游行业的利润挤压,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根据宏观经济结构变化选择价值投资品种的难度都会很大。

  半年报的数据显示,由于成本增加的影响,上市公司已经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因此,2005年全年业绩能否保持增长值得疑虑,甚至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拐点。而国内经济也很可能受到近期油价飙升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希望借助“价值”引领行情走向深入的判断缺乏基本依据。

  选股思路趋于多元化

  目前机构在基金重仓股板块的价值挖掘上已经显示出极大的趋同性,这点在基金持股结构的变化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验证。新进场的资金要想继续在这类

股票上获取短期超额收益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新进场的资金只能从多个角度挖掘市场的阶段性机会。资金推动作用下的热点变化在对价值投资理念形成明显挑战的同时,也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选股模式。新进资金主要集中到投机味道较浓的重组股和股改“寻宝”游戏之中。虽然其中有些股票即使考虑对价因素也已出现高估现象。如果说过去市场仅仅关注少数具备“高成长”或“价值”特征的基金重仓股的话,现阶段市场可选的投资品种则变得更加丰富。尽管那些因经济增速减缓而业绩增长一般或减速的上市公司从长期来看或许并不具备长线持有的价值,但从中短期来看,在资金推动的作用下,却可能因当前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资金环境和理念环境而可能备受关注。实际上,这个时期内的亮点并不在行业属性和基本面的变化之中。

  蓝筹G股缺乏整体性机会

  对于像宝钢和长电等已率先完成股改的基金重仓股而言,由于已经股改完毕,不存在含权概念,短线很难再吸引大资金的关注。目前市场最关注的仍是股改概念,焦点还在于那些尚未进行股改的公司。准股改股票跌时抗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抵消了参与其中的风险,这使得纯粹对价套利的抢权行情成为目前股市主要的兴奋点,谁会率先进行股改、谁的对价会更高将是热点中的焦点。个别G股可能会受到部分资金关注,但作为一个板块,宝钢和长电等这些蓝筹G股还不存在整体性机会。虽然从长期来看,市场对于G股的未来仍较有信心,但G股真正走强的时机可能会出现在股改大局基本已定的情况下,未来市场G股的机会要可能要等到新老划断之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3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