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资料

  • 活动主办: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债券》杂志
  • 战略支持:新浪财经
  • 颁奖典礼时间:2013年4月26日
  • 颁奖典礼地点:中央结算公司报告厅

为表彰年度优秀文章,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集英拾萃,以飨读者,《债券》杂志2012年度“十佳文章”评选活动在今年春季拉开序幕。经过个人和机构投票,以及专家评委评审,10篇获选佳作从参评的162篇文章中脱颖而出。

评选活动投票在中债信息网和新浪财经举行,市场反响十分热烈,网上投票异常踊跃,短短两周内共收到实名个人投票2393张,机构投票66张。[详细][滚动][评论]

债券杂志十佳文章评选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15名文章从初选中脱颖而出,进入终审即专家评审阶段。最终结果将在4月初揭晓,新浪财经届时将公布评选最终结果,主办方将择时举办“十佳文章”颁奖大会。

欢迎投票评选《债券》2012年十佳文章

《债券》杂志举办2012年度“十佳文章”评选活动,新浪财经提供网络支持。奖项设“十佳文章”10篇,颁发获奖证书。

[我要投票][全部30篇入围文章]

我要投票(多项选择,5-10篇) 查看30篇入围文章>>

暴雨将至 债券为上——欧美去杠杆形势下的中国债券市场(屈庆)
当前经济运行周期下的投资时钟(何一峰 谢海玉)
分级型债券基金的设计原理与投资策略(简奖平)
欧美高收益债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李清 黄纪亮 姜超)
如何寻找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基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合约的计算(周文渊 刘颖慧 朱昭霖)
从“海龙事件”看短融投资中的信用风险甄别(梁山)
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郑园园 陈毓敏)
我国现行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及完善建议(刘凡 柯荆民 魏蒂)
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比较与我国政策选择(杨辉 傅雄广 李一鸣)
国债期货的功能及对债券市场的结构性影响(许辉)
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戴赜)
投资策略应由攻转守——2012年第三季度经济及债市展望(刘俊郁)
债券牛市接近尾部(石磊)
欧债危机:最新进展与中国的对策选择(李建军)
货币市场运行对央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崔小龙)
金融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课题组)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影响与启示(陈岚 姜超)
运用泰勒规则对无风险债券进行定价的研究(明明)
LIBOR利率操纵事件原因、影响及启示(彭作刚 严敏)
国际信用评级业的教训及解决途径探讨(吴晶妹)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制度介绍及启示(陈代娣 陶丽博)
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作用及效果预测(陆晓明)
由回购交易的市场分布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机制建设(罗晶)
协议存款的供需特性以及季节性效应研究(张旭 邓怿帅 阎嘉)
短融信用风险事件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林喜鹏)
基于真实评级与外部评级差异的交易策略研究(习倩 龚洁)
主权国家政府债务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案例点评(罗蔚 赵风)
信用利差和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研究——以中美两国为例(黄文涛)
中国基准利率的泰勒规则检验及2013年走势展望(郭济敏 张嘉为)
珍视经济分析中的历史与社会学视角——对失业、滞胀等问题的再讨论(王晶)
电子邮箱:
手机号码:
(必填)
所在部门及职务:
(必填)
姓名:
(必填)

初选入围文章(共30篇)

屈庆暴雨将至 债券为上——欧美去杠杆形势下的中国债券市场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面临被动去杠杆的局面。鉴于比以往更糟糕的条件,本轮去杠杆可能长期化,并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外围经济回落、欧洲银行资金需求较大、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甚或贬值的情况下,2012年外汇占款将出现大幅回落。而金融市场不稳定因子较多、海外经济可能明显回落和欧元区可能面临衰退的外部环境,将给国内债券市场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评选理由:本文在年初以宏观大视野角度,对欧美经济形势进行解读,分析框架和逻辑清晰,结论明确,论证有力,对形势判断较为准确,富有前瞻性,特别是对机构进行资产配置、投资策略选择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何一峰 谢海玉当前经济运行周期下的投资时钟

文章简介:债券市场走势背后的驱动力量中最为核心的两个变量是通胀和增长,两者都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那么对投资而言,认清当前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什么位置对于制定大类资产的配置策略非常重要,对不同阶段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总结就构成一个投资时钟。最有名的投资时钟莫过于美林投资时钟,但这个投资时钟是一个静态的时钟。

评选理由:本文借鉴了美林投资时钟,在此基础上原创性地提出了一个动态的投资时钟,大致勾勒出基本框架,并结合国内宏观经济和债券市场的表现进行了阐释,发现了一些富有价值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宏观经济和市场进行了展望。全文的思想性和分析框架,能给投资者提供很好的启发和参考。

简奖平分级型债券基金的设计原理与投资策略

文章简介: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国内分级型债券基金是一种具有杠杆放大效应的创新型基金,借鉴了海外杠杆型基金的特点及优势。一般而言,分级型债券基金将全部份额分为可获得稳定收益的A份额和风险较大、有机会博取高收益的B份额。不同风险特征的份额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也有不同的投资要点。

评选理由:本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对分级型债券基金这一创新品种进行了清晰、透彻的讲解,其中关于投资特点及策略的介绍既可适用于普通投资者,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也有所启发,极富实用性。

李清 黄纪亮 姜超欧美高收益债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文章简介:高收益债券是中国舶来的创新产品。通过研究这一产品在欧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政府的政策支持起到一定推动的作用,但真正的发展要靠市场的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杠杆收购为高收益债券带来了发行需求,而米尔肯力推高收益债券的投资价值使其赢得了充分的投资需求。中国的高收益债券的投资者将以机构为主,这一新产品的出现不会冲击现有债券市场的供需情况,但产品推出过程中所克服的障碍和问题将对债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评选理由:本文将高收益债券在海外发展的数十年历程进行了浓缩和精炼,提出该产品发展的核心关键在于市场推动,并对于这一产品在国内推出的模式及影响进行了预测。国内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出印证了本文的判断,同时本文的分析对读者判断未来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展情况给予了思路和依据,为读者观察其影响提供了多个视角。

周文渊 刘颖慧 朱昭霖如何寻找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基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合约的计算

文章简介:2012年2月份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始推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因为国债期货是给予空头选择交割券种的权利,空头面临在期货价格已知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问题。

评选理由:本文通过对国债期货定价模型的分析,基于当前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寻找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债券,其分析框架清晰,逻辑严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梁山从“海龙事件”看短融投资中的信用风险甄别

文章简介:海龙债的违约风险在最后一刻得以平息,中国债券市场再次有惊无险地与信用违约事件擦肩而过,“海龙事件”留给市场诸多思考,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短融投资中进行信用风险甄别,要着重于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及治理结构。

评选理由:本文追根溯源地分析了海龙债信用风险的端倪,并阐述其对信用市场的影响与借鉴,分析深入,所思所想给人颇多启示,随着债券市场扩容,“零违约风险”被打破的概率增大,本文的思考更具价值。

郑园园 陈毓敏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文章简介:从外部环境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需求,保险公司、债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债兴趣日益浓厚,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成功的市场基础基本具备。但从当前的发行制度设计来看,需要关注承销商的风控能力、债券的增信措施、信息披露程度、信用评级和定价等几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恰当处理,事关中小企业私募债推出后能否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评选理由:本文撰写于中小企业私募债大幕正式拉开之际,文章简明地指出该产品在发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不仅事关发行人、承销商,更是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随着我国信用债准信用风险的出现,这些所指问题更显得富有价值。

刘凡 柯荆民 魏蒂我国现行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及完善建议

文章简介: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投资者利益受损事件鲜有发生。但随着信用产品规模和种类的增多,潜在风险日益加大,因此,完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非常重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高度监管的场外市场,信息披露具有易懂性的特点。加强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应该注意信息披露的差异化,加强对私募制度的监管,加强首次发现披露和持续披露的协调,以及加强第三方披露。

评选理由:本文具体总结了债券市场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对加强债券市场披露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银行间债券的特点,提出了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文章内容详实,对于我国债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思考。

杨辉 傅雄广 李一鸣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比较与我国政策选择

文章简介:政府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导致了金融抑制和资本低效率配置,经济学家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取消金融抑制政策,放松利率管制,恢复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能力,奠定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溯源至1982年,经多年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进程相对较慢的仍是存贷款市场。

评选理由: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有力地得出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易成功的结论,再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现状,对未来推进利率市场化困难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于市场利率将产生的影响,认为实际利率可能上升,短期名义利率波动加大,中长期利率波动率有望上升,富有见地。本文为读者全面理解和分析利率市场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和思想。

许辉国债期货的功能及对债券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文章简介:国债期货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影响将集中于完善市场的期现套利功能和风险对冲功能两个方面。国债期货是促进债券做市商业务发展的关键,并将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向报价驱动的方向发展。国债期货推出之后,需要完善相关规则:建议培育买断式回购市场,鼓励融券交易发展;建立回购交易抵押品和保证金管理制度;发展债券借贷业务;建立公司整体利率风险管理系统。

评选理由:本文对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深入具体的介绍,特别是对期限套利功能、风险对冲功能及其操作进行了逻辑严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债期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戴赜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文章简介: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起源于18世纪末,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从分散到集中、从自律到强制、从局部到全面的特点。美国现行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以法律为后盾,以政府监管为主导,同时充分发挥自律监管组织和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

评选理由:本文精辟地将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现行框架概括为五个层次,按照发挥作用的先后秩序对五个层次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言简意赅,短短两三千字即将美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全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美国成熟市场的经验和完备的制度安排,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俊郁投资策略应由攻转守——2012年第三季度经济及债市展望

文章简介:资金面对经济的贡献率将变得有限,经济增长将主要体现为两大趋势:一是整体经济难以单靠投资拉动实现快速复苏,筑底走势将持续到第三季度末;二是通胀下行趋势还将延续到整个第三季度。上半年债券市场延续牛市格局,但建议下半年的债券配置策略从前期的侧重进攻转为侧重防守,防御未来投资格局变动所带来的收益率变动及品种轮换风险。相对而言,高票息品种有望在下半年受到追捧。

评选理由: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资金面、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债券市场出现牛熊转换之际对投资人提出风险警示,对于投资策略调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石磊债券牛市接近尾部

文章简介:当前的债市估值水平已经很高。从影响债券市场较大的三个长期趋势——经济潜在增速与通胀、资金成本和金融体系向直接融资的托媒进程来看,未来债券市场将经历收益率趋势性上升、波动性增加的长期过程。经济增长将在第三季度企稳回升;下半年总需求将会回升;今年出现展期的项目融资将在明年上半年集中到期,届时融资压力可能推高信用风险。第三季度将是债券市场牛市尾部,真正的大浪淘沙将发生在2013年。

评选理由:本文不仅对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的结束进行了预警,而且文字流畅易读,全文充满思考性。文章涉及但未局限于当下及未来几个月的行情,同时对于中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前瞻。

李建军欧债危机:最新进展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文章简介:2012年5月份以来,欧债危机因法国大选、希腊大选和西班牙银行业危机出现了持续恶化的倾向,市场甚至已经开始为欧元区解体作相关准备。不过,6月28-29日召开的欧盟峰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然而,欧债危机并没有出现实质的好转,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仍然受到掣肘。

评选理由:本文阐述了欧元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困境,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取向及外汇储备配置的影响,并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角度,提出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适时适度对欧洲施以援手,稳定增长中寻求转型,区域合作中促进发展、防范资金异常流动等建议。本文紧跟全球经济热点,层次清晰,文笔流畅,分析独到,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可操作性。

崔小龙货币市场运行对央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文章简介:机构投资者为更好管理流动性,对债券需求规模骤增,尤其是央行票据,成为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品种之一。直观来看,货币市场回购利率不仅直接对央票二级市场产生需求影响,也对一二级市场的供给端产生不可忽视的间接影响。

评选理由:本文发现7天回购利率对1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有着显著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波动上是单方向传导,同时多空的信用冲击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市场对于利空消息往往过度恐慌,而对于利好消息往往抱着“等等再看”的态度。论证有力,结论对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课题组金融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

文章简介: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2年央行的两次非对称性降息预示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

评选理由:本文回顾了金融市场发展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作用,分析了金融市场在促进利率市场化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文章基于央行工作实践,课题调研深入,论证翔实,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陈岚 姜超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影响与启示

文章简介:利率市场化始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通过渐进方式推进。从利率市场化前后美国GDP和CPI的波动率来看,都明显低于利率市场化之前,国债收益率的波动率也明显变低。这说明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市场主体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同时,利率市场化促进了美国投融资结构的改变、美联储调控方式的变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相信这些影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也将有所体现。

评选理由: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实际利率、存贷利差、国债收益率、收益率曲线斜率等数据的实际变化情况,客观而清晰地说明了利率市场化对于各金融市场要素所产生的影响。这对于当前我国所推行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明明运用泰勒规则对无风险债券进行定价的研究

文章简介:当前,对无风险债券进行定价主要是参考GDP、通胀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因素,从这些因素的种类和结构来看,与根据产出缺口、通胀目标差来确定短期利率的泰勒规则基本相符,因此本文探讨了能否运用泰勒规则对无风险债券进行定价。实证研究发现,3个月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符合泰勒规则,1年期央票和1年期国债虽然与泰勒规则不符,但仍可将计算得出的协整方程作为其定价参考。

评选理由:本文逻辑严谨,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无论是在变量的选取还是在数据的处理上,都有理有据,分析结果令人信服。尽管随着宏观经济变量和市场变量的变化,结论也将动态变化,但从方法论上来说,此分析方法不失为研究无风险债券定价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彭作刚 严敏LIBOR利率操纵事件原因、影响及启示

文章简介:英国巴克莱银行于2012年6月被曝涉嫌操纵LIBOR和欧元同业拆借利率丑闻,此后,汇丰、花旗等多家机构也被卷入,整个操纵事件影响范围广、存在时间长。操纵事件的出现,既有LIBOR形成机制存在缺陷的自身原因,也有机构受巨额非法利率驱动、相关监管疏失等外部原因。操纵事件令LIBOR信任度下降,其形成机构面临改革,也加剧了欧美基准利率的博弈。对我国而言,借鉴该事件教训,有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基准利率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评选理由:操纵事件令LIBOR信任度下降,其形成机构面临改革,也加剧了欧美基准利率的博弈。本文在LOBOR操纵案爆发后及时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主要原因及影响,兼具新闻性与研究性,帮助读者全面认知操纵事件。

吴晶妹国际信用评级业的教训及解决途径探讨

文章简介:百年的信用评级业,应市场需求自然产生,几大寡头控制全球信用评级市场,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在信用评级方面金融监管的教训,反思了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夸大评级作用、扩大评级范围、造成评级垄断,并围绕破解信用评级发展难题及政府监管,创新性提出破解信用评级行业难题的途径是自身应业态升级——从风险预测到资本定价,发展多元化、多层次、更广义的信用评级,并提出了鼓励竞争、特殊业务监管、明确法律责任等具体建议。

评选理由:文章观点鲜明,富有创新,善于借鉴国外经验,对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剖析深刻,为破解其发展难题提出的建议富有价值,对于推动我国信用评级发展有所裨益。

陈代娣 陶丽博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律制度介绍及启示

文章简介: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关注,国际监管机构和各国围绕完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及开展监管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付诸实施。其中,美国的监管改革很具代表性。经历了多番立法改革,如今美国评级机构的监管法律制度覆盖范围已显著扩大,内容也更为充实和具体,并形成了上下两层的体系结构,分别从注册申请工作、信息披露、利益冲突防范、建立内部管理制度、非公开信息的使用制度、禁止有损市场公平秩序的行为、SEC的现场检查等七个方面完善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法律制度。

评选理由:本文对国债期货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深入具体的介绍,特别是对期限套利功能、风险对冲功能及其操作进行了逻辑严密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债期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陆晓明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作用及效果预测

文章简介:美联储前两轮量化宽松的良好效果及美国就业复苏欠佳、财政支出削减的现实情况,促使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以达到“巩固疗效”的作用。由于与QE1-2意在“治病”的目的和背景有所不同,QE3调整了作用机制,来促进房贷和消费信贷、使资金逐向高风险资产、适度提升通货膨胀预期、拉动GDP和就业增长,但同时,也可能造成房贷利率缺乏进一步下调空间、美元贬值从而推动物价上升及未来缩减资产负债表时冲击市场等负面作用。对于中国而言,QE3的正面影响相对更大,但对美元资产长期风险等潜在因素不可忽视。

评选理由:本文作者身处美国本土,以更加准确、精辟的视角分析了QE3的特点、作用及影响,有别于一些略显“隔靴搔痒”的分析,其对美国货币政策透彻的理解在文章诸多细节之处都能体会到,因此令人信服。

罗晶由回购交易的市场分布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机制建设

文章简介:从2008至2011年的数据来看,交易所市场回购交易的活跃度和流动性都大幅提升,回购交易换手率明显高于银行间市场。具体分析,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交易制度设计不同,促使企业债在交易所市场的托管增长较快,而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更具优势。这种制度设计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交易所市场采用的场内标准券回购模式、中央对手方机制等方面,当然,一些做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全部风险集中到证券托管机构,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而言,建议解决信用债券作为履约担保品的问题,完善自身回购制度,并支持引入三方回购等担保品管理机制,来提升回购市场的效率。

评选理由:本文由表及里,对数据与表象背后的制度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较为客观地评价了交易所相关制度的优势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银行间市场提出建设性意见。文章具备较强的分析性和专业性。

张旭 邓怿帅 阎嘉协议存款的供需特性以及季节性效应研究

文章简介:近两年来,在银监会的存贷比监管压力下,商业银行对于协议存款的需求出现了显著提高。银行的需求引发协议存款利率攀升,从而刺激了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协存供给意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协议存款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贷款业务的发展规模;而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协议存款是一类风险/收益特性较好的优良投资标的,其对协议存款的供给意愿受到投资渠道扩展、市场发展、利率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评选理由:本文利用历史数据、从多个视角、采用多种方法,探讨了影响协议存款供需的若干关键因素,并深入分析了协议存款季节性效应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协存利率的量价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发现超过60%的误差处于[-10bp,10bp]区间,基本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对现实中协议存款供需方作决策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林喜鹏短融信用风险事件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文章简介:2006年的福禧短融风波、2011年滇公路引发的城投债风波及山东海龙等企业引发的降级风波,已屡次对债券市场带来阶段性影响。通过对几次短融评级下调事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发现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的冲击在减弱,说明投资者预期在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后,政府一定会兜底,即政府向所有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卖出期权。但一旦信用风险真的出现,投资者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评选理由: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犹如“狼来了”的故事,屡次险些出现,但都没有最终实现。本文以量化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市场对于信用风险的反应,角度颇有新意,得出的“市场对此越发麻痹”的结论值得信服,也更具警示意义。

习倩 龚洁基于真实评级与外部评级差异的交易策略研究

文章简介:在投资中,β策略是指寻找产品相对价值的策略,对于整体看空时有刚性配置需求的机构而言富有价值。债券市场中,大约10%的信用债定价与其评级是相分离的,这为采取β投资策略提供了依据。本文依据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剩余期限等数据,提出债券“真实评级”这一概念,通过分析真实评级与外部评级偏离的原因,来寻找投资机会,并对照实际数据进行检验。最终发现,利用真实评级与外部评级调升的时差,可找到增加投资收益的机会。

评选理由:本文所研究的投资方法对于诸多债券市场投资机构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说明清晰,论证严谨,实证有力。文中所述的投资机会,很大程度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当然,随着投资机构对这一方法使用的增多,信息传递会加快,类似的投资机会也会减少。这是投资者操作时应当注意的。

罗蔚 赵风主权国家政府债务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案例点评

文章简介:自本轮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明显增加,一方面源于这些国家采取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是因为大规模潜在的、未显性的隐性债务显性化。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相关理论体系支持以及数据支持,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分类并判断其影响一直是较为困难的工作。穆迪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政府债务图”分析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初步方案,同时该方法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也能较好地应用于一般的政府债务分析。

评选理由:本文对“政府债务图”分析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同时以美国为例,结合最新的数据对美国政府当前的债务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后续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黄文涛信用利差和国债收益率相关性研究——以中美两国为例

文章简介:随着信用债的高速扩容,中低评级债券占比放大,对于信用利差的研究愈显重要。信用利差和国债收益率都受到宏观经济状况、货币环境等变量的影响,或许会呈现某种相关性。目前对于二者关系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两种解释,那两者在不同的经济阶段的相关性变化到底是怎样的?

评选理由:本文通过选取中美两国的样本数据,认真细致地从复苏期、繁荣期、衰退期、滞涨期四个阶段来研究信用利差和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得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二者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反向运行关系的结论,并对未来信用利差的走势及其与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做出预测,预计2013年信用利差将趋势性大幅上行。本文实证分析详实,研究结果分析及预测对于实践富有指导意义。

郭济敏 张嘉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泰勒规则检验及2013年走势展望

文章简介:泰勒规则主要描述中央银行如何根据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调节基准利率,以保持通货膨胀率稳定可控、避免产出和就业剧烈波动,因其简单、实效性强,成为发达国家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本文运用泰勒规则对我国基准利率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三种情景并运用带利率平滑的前瞻型泰勒规则模型,对2013年基准利率的走势做出预测。

评选理由:随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对于如何构建稳健货币政策的利率规则,提高我国宏观调控质量的研究不但具有学术价值,也富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针对这一理论难题,通过严谨的实证检验、清晰的框架模型,得出了一些富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王晶珍视经济分析中的历史与社会学视角 ——对失业、滞胀等问题的再讨论

文章简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在经济领域所呈现出的景象愈发纷繁复杂,原有的经济理论不断遭遇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还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在面对诸如滞胀、大萧条、长期失业等问题时,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这是因为诞生于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理论都存在着突出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微观经济理论在不同时期却呈现出广泛的一致性,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始终保持与人类社会行为的高度一致性,即社会性。

评选理由:本文跳出惯有的经济学逻辑思考模式,从历史和社会学视角重新探讨了失业、滞胀等问题。从经济史视角看,资源浪费、失业、滞胀等经济现象并不是经济周期过程所固有的;从社会学视角看,种种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社会结构僵化的结果。文章视角独特,文风清新,观点明确,读来耐人寻味。

主办单位

网络支持

专题制作

  • 专题制作:张为 分机:6278

入围文章 更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