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重工业常被视为“民族的脊梁”,翻阅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的发展力度明显减弱,这个时期的重工业更多是在前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及调整,更多体现在追求“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的转变”;到最近几年,可持续发展问题愈发受到重视…… |
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以高档耐用消费品、装备制造业、电子及电器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国力的重要标志。全文>>
东北区: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体系。
华北区:以燃料动力、钢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综合性工业区。
华东区:中国基础雄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机电、轻纺、化工在全国更有重要地位。
中南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纺织、制糖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南区:战略后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冶金、机械、化工、燃料动力已具相当规模。
西北区:重点发展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棉毛纺织等部门,两地成为西北最大的两个工业区。全文>>
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
煤炭资源分布
电力工业分布
冶金工业分布
1978-2007年原油产量(万吨)
1978-2007年原煤产量(万吨)
1978-2007年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978-2007年粗钢产量(万吨)
1978-2007年汽车产量(万辆)
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将着力改变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促进全行业到2010年初步进入循环经济轨道。“十一五”期间,全行业通过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全文>>
中国能源管理经历了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然后再次集中的过程。1982年和1983年,石油部分别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简称中石化),两大企业同时具有行政职能。1988年,中国政府撤销石油部。1998年,将化学工业部与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职能合并,组建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三大石油公司正式挂牌,实现政企分开。全文>>
2004年1月1日,成品油国营贸易进口取消配额管理,改为自动许可管理;2001年4月,逐步开放了由国家控制的石油进口贸易市场;2004年8月底,15家非国有贸易企业取得原油成品油进口资格;2004年12月11日,中国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外资石油企业将可以独资在中国进行成品油零售。全文>>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方案,以煤炭基地为依托、建设大型煤炭集团,是未来几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煤炭业因此将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期”,若干神华集团一样的煤炭巨头将逐个涌现,小煤矿的生存空间将被大大压缩,产业结构将升级。到2010年,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预计将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全文>>
在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中国电力“巨头”华能集团与中国电煤“领军企业”山西同煤集团签订了煤炭供需长期协议,中国首家“国字号”煤炭交易中心--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开始担当媒介煤炭市场交易、打造能源交易现代化服务平台的重任。全文>>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2007年11月29日召开的《煤炭产业政策》发布暨宣传贯彻会议上指出,我国煤炭工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但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低层次、粗放式发展的道路,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同时提出优化开发布局、完善开办煤矿资质管理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等七点要求。全文>>
2007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以上燃煤小机组,以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力争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全文>>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正面临着两大趋势。中国电力工业要应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就要充分借鉴国外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努力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必然选择。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改变了单一国家投资体制,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电力工业不断跨上新的台阶。“十五”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加快发展,“西电东送”、城乡电网改造等工作成效显著。全文>>
随着政策的促进以及市场的不断完善,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以宝钢为主导的跨区域收购兼并模式或将成为其他钢铁集团效仿的对象,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加大突显了中国钢铁业产业重组的紧迫性,钢铁产业整合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钢铁大国的世界话语权。全文>>
中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粗放型特征非常明显,产能过剩的后果开始显现。全文>>
1978年12月23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第二天,宝钢打下了第一根桩,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不失时机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宝钢,给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引进了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树起了钢铁工业现代化的样板。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钢铁工业今后能否顺利发展除取决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外。全文>>
30年中,改革开放的伟力反映在机械制造产业上,制度变迁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80年到1990年代的体制改革,为制造业的发展清除了制度性障碍,而国家对管理体制的放权,使得企业外部环境逐步宽松。30年中,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该行业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贯彻。全文>>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装备部门,对加速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实现高加工度化具有关键意义。“十五”期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关键过渡期,机械工业应当以治散、治弱为重点,加紧进行体制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尽快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机械工业由于物质基础较为雄厚,并在一些行业形成了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入世”后所受冲击比汽车工业要小一些。全文>>
中国最尖端的航空制造力量有望在近期凝聚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据悉,该集团最快将于2008年8月28日挂牌,旗下整合了中国一航和中国二航的所有业务项目。中航集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但是“大飞机”载体——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更是我国“大飞机”的主供应商。全文>>
获国务院批复同意纳入第三批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的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首期规模达10亿美元,这是继首只试点产业基金之后的获国家批准设立的天津第二只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民营企业,中通远洋物流集团跻身其主要发起人行列。设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是用直接融资方式购买大型船舶和特种船舶,建立以基金为一方主体的船舶运营模式。全文>>
在中国重型工程机械市场活跃着三股势力:以卡特比勒、沃尔沃、宝马等为代表的国际重工巨头、以徐工科技等为代表的国有重工企业和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民营重工企业,后者以体制优势、追求品质和服务竞争力的强烈意识,迅速打破了“洋品牌”的垄断,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后发优势。全文>>
大小不一的民营企业正踊跃地介入到中国这一轮以重化工业打头阵的“新型工业化运动”中来。成本低是民营企业家们认定自己做重工一定能赚钱的最大原因。民营企业对资本、设备、技术、人员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将是对一个重工业巨头最根本的挑战。全文>>
东北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张国宝表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要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出一条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集约型增长模式下的现代新型重化工业是今后中国重化工业方向。
扩大内需、资源节约、稳定增长三战略是实现增长模式转型必需的。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在2006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警告说,目前外资并购我国优势机械企业的势头很猛,与此同时,我国机械工业自主创新却困难重重。对此,如果应对失当,我国机械工业振兴主体将失去依靠,机械工业也将长期固化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全文>>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第八届绿色中国论坛的讲演中“呼唤企业绿色责任”,并表示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基本战略,进行绿色转变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来自首钢、中国电力集团、三峡总公司等一百多家高耗能产业领域内特大企业的老总联合承诺,积极承担社会绿色责任,节约资源。全文>>
油价的起伏跌宕,还在悄然改变着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各国国家石油公司借此迅速崛起,正在成为世界油气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石油作为中国能源安全的守护者,必将在世界油气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全文>>
中国神华333亿元战略性资产的收购包括收购集团矿业资产和国内外煤炭资源并购。在中国神华制订的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中,选择性收购高质量的储量被排在第一位。从中国神华的角度而言,收购海外资产肯定是长期战略。全文>>
16年来,中联重科完成资产由50万到100亿的跨越;这是一个几何级数的跨越,其背后是一个中国行业领先企业以国际标准精心打造现代资本运行体制与自我约束体制的努力。资本与中联重科的相互发现就是中联重科的快速成长之路。全文>>
2007年岁末,宝钢开始真正进入徐乐江时代。宝钢的国际化战略已经很明确,实现产品和贸易的国际化;积极寻求国外的收购机会,在海外新建钢厂以及建设宝钢的生产基地;第三步才是到海外上市。全文>>
依靠廉价劳动力以及技术模仿和创新,管彤贤带领振华港机迅速成为集装箱机械制造业的全球霸主。迅速崛起的港机帝国处处带着管彤贤的印记,令人吃惊的是,这位耄耋之龄的老人正是振华港机加速扩张的原动力。全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增速与前5月持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重工业增长的下降是国家主动调整的结果。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对钢坯等高耗能产品加征关税政策,都使得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下降。全文>>
2008年1月2日,梁稳根辞去三一重工总裁职务,由原执行总裁向文波接任。向文波曾因“炮轰”凯雷并购徐工案而闻名天下,业内称他为“一个极具个性的理想主义者”。在梁稳根看来,向文波是“三一战略第一人”。全文>>
从全球最大的羊绒制品公司到全球最大的硅铁生产企业,鄂尔多斯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下了重注。全国人大代表、鄂尔多斯董事局主席王林祥表示,几年来,集团羊绒的利税一直在5亿元徘徊,不能不思考企业战略转型的问题。全文>>
针对学者提出了所谓重化工业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的理论,从而把重化工业热的质疑,说成是企图绕过这一必经阶段的无望努力。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无法得出中国经济必须经过“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结论。全文>>
2004年12月,针对重工业化的讨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目前这一轮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劳动力过剩,应当更关注劳动密集型而不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