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 15:04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主笔◎李伟

  1984年,世界银行派遣以林重庚为团长、艾德里安·伍德为副团长的经济考察团,来中国进行考察。这是世界银行继1980年对中国进行第一次考察后的第二次考察。第一次考察后,世界银行写出了一份长达100万字的考察报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详细论述了中国建国30年来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次考察后,又写出了50万字的《中国:长期发展的经济问题和方案》,分析了我国今后20年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供选择的办法。

  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问题第一次被置于全球化视野下做剖析,直至多年后,这两份报告仍被中国官员给予很高的评价。20多年后重新翻阅,很多预言仍旧值得深思。

  在讨论中国未来的第二份报告中,世界银行专家的态度既乐观又谨慎。他们发现,改革开放之初,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大概是中国的10倍,而且今后大概每年还将递增至少2%,也许3%。中国要在2050年赶上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必须每年递增至少5.5%,也许6.5%。“这种高速增长,在其他国家尚属罕见。1960?1982年,除了几个盛产石油的小国以外,只有两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人均收入每年递增率达5%——韩国每年递增6.6%,希腊每年递增5.2%。只有日本一个国家,毋庸置疑地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地位赶上了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无法预测,作为人口第一的贫穷大国,中国能否成为“罕见”国家的一分子?实现的路径是什么?如果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又会给世界带来何种影响?

  80年代初,几名外国记者在对中国微观考察后,发现现实状况令人沮丧。

  重庆炼钢厂当时还在使用140多年前的机器。一名日本记者发现,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其中,那台14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蒸汽轧钢机竟然还在使用。那记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指着机器上的标牌问厂长:“这是不是把年代搞错了?”厂长的回答是:“没错,因为质量好,所以一直在用。”

  1978年7月,《华盛顿邮报》记者杰伊·马修斯获准参观中国桂林的一家工厂。在这篇题为《尽管宣布要对工厂进行改革,工作仍然松松垮垮》的报道中,马修斯写道:“同中国的大多数工厂情况一样,桂林丝袜厂的工人看起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闲聊着。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3名女工同正在旁边桌上的另外3名女工聊天。我一进去,她们就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交叉着双手坐在那里,好奇地向我张望。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1名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最后马修斯断言:“这种松松垮垮的工作态度,仍然是妨碍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但是,2007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近30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数据,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人均340美元,提高到了2006的人均1740美元,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584%。这个数据正好达到了世界银行追赶发达国家的要求。

  很多经济学家将这个“奇迹”归功于中国的快速工业化以及由此推动的城市化。仅在十余年时间里,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成为“世界工厂”。尤其是2003年以后,中国重新启动的第二轮重化工业,在装备制造、造船、资源、钢铁、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与寡头抗衡的力量,获取了高额利润。这使得现在的美国和欧洲谈论应该如何面对来自中国的冲击,就如同1990年初他们谈论日本一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