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 15:04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的企业家们也曾兴奋地认为,他们等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即世界重工业向中国大转移,他们可以利用这种转型进入更高端领域,为全世界造纸、造钢铁、造船、造汽车甚至造飞机。如果中国拒绝这个重新分工的机会,无异于自废武功。

  但恰恰在这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作为拉动中国这架大车最重要的引擎——“中国制造”却陷入了一种复杂的境地。

  一方面,在中国商品冲击下,各国制造业受到致命挑战。在很多领域,中国企业都在不断挑战成本极限,无论服装、鞋帽还是新能源、汽车和医疗器械,只要技术壁垒被打破,总能找到便宜至少30%的中国商品。中国企业的崛起把全球竞争的残酷性推到了极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竞争的格局。它带来的问题是,中国制造的发展模式,能否实现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向技术与品牌优势的转化?而跨国公司们,能否适应这个更快、更便宜、更残酷的竞争规则?

  另一方面,巨大的需求与不断膨胀的制造能力,不断推高石油、铁矿石、土地等资源价格,加速了全球通胀。马修斯们于是关注的不再是中国的速度,而是担心中国的全面工业化究竟会“吃掉”多少资源。高速工业化也同时给环境带上了沉重的镣铐,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沙漠化在吞噬着几十年来环境保护的成果。对于仅仅进入到工业化进程中段的中国,至少还有15年工业化的路程,重化工业仍旧是主要的动力之源。那么,高耗能发展模式能否顺应低碳经济的潮流,并迅速跨越到新型工业,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际上,中国要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全面提高13亿人的生活水平,并在短短几年内走完别人在几百年内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由此占世界23%的中国人口,势必要使目前总量才7亿人、占世界人口11.6%的发达国家恐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斯蒂芬·格利茨说:“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开放的浅滩,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他们意识到: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不断高速发展,不仅使全球能源和原材料紧张,更使商业竞争加剧,全球财富与利润亦将面临重新分配。

  这本质上是一场全球化的冲突,中国的难题就是世界的难题。“中国制造”由此必须在国内与国际、发展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寻找出路。-

  (本期封面故事包括以下内容:

  全球工业体系的再分工

  40 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42 中国产业的动力之源

  52 一个崭新的产业基地正在崛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