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集团丁建勇谈营商环境:变化翻天覆地

摘要

“作为企业,对营商环境是非常敏感的。这几年我们可以感受到营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不断地简化审批流程,作出一些公开的服务承诺,办事效率也大幅度地提高,让我们感觉到很欣慰。”——东昌集团丁建勇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已经来到了第40年了,同时我们中国也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想要了解我们东昌集团是如何把握住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好政策、好机会?】

  东昌集团是赶上了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90年代初期的时候呢,我到上海创办这个公司,选择的这个地址就是现在的浦东新区。这十年来,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它不断开出了富有吸引力的政策,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浦东。

  通过与这些优秀的企业合资、合作、我们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引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可以推动我们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到现在。

一条马路带来的灵感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的每个角落在四十年间都发生着变化。可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最大、最让人震惊的变化无疑属于浦东。

  “浦东”的地名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年间,因地处黄浦江以东,故而得名。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并没有浦东浦西概念的划分,那时候的所谓的“上海”,主要是指现在的浦西。

  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老市区。当浦西已经发展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享有“十里洋场”、“东方巴黎”之称时,与之一江之隔的浦东却依旧是一派荒凉景象。“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上海人都耳熟能详的话,直观地勾勒出了开发开放前浦东的历史面貌。

  建立在河流两岸的国际大都市不少,如纽约、伦敦、巴黎、布达佩斯,皆有一河穿越,但都是两岸兴旺。像上海浦江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别如此巨大,是罕见的。实际上,近百年来都曾有人筹划开发浦东。从孙中山先生到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再到国民党政府,都曾经有过开发浦东的打算,但都没有成为现实。

  直到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开发正式拉开序幕。

  二十多年来,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么一个小故事。

  90年代初期到浦东来注册公司,注册公司不是一件,当时的时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浦东都是一片农地,当时这个叫东昌路,算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商业街,我觉得这个名字寓意不错,非常好,代表了浦东繁荣昌盛,所以呢,我把东昌作为我们公司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在回过头去看,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当初繁华的商业街东昌路,和现在目前陆家嘴金融贸易区CBD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与此同时,我们过去的东昌公司也已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东昌集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东昌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共同成长的,东昌也是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我们知道,我们也一直非常关注,上海东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实它是主营的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它已经被上海市统计局列入了上海市企业集团综合实力的前五十强,在全国首批通过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SEDEX的认证,并且已经被评为率先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同时东昌还是中国驰名商标。

社会责任是企业内在的需求

  【请丁总来谈一谈,您是如何使企业取得了如此多的优秀的成绩和荣誉?】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每个行业它都充满了发展的机遇。把握住这个发展机遇呢,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企业走得很快,但是你怎么去想走得长远,更稳健,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的合作伙伴当中有世界500强公司,也有非常优秀的公司,在跟这些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非常注重社会责任。所以我们签定的商务合同上面,他们要求我们加上员工的权益、环境的保护、社会责任这样的条款,可以说他们不仅自己主动承担了这个社会责任,还要求我们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起这一份社会责任。

  这件事让我逐渐意识到,企业本身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只有当企业主动处理好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关系时,它才具备长远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十多年之前,当得知浦东新区打算发起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东昌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在第一时间里边积极参与,在政府的指导下,与上海国有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一起成为了发起人,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达标评估体系。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我充分体会到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内在的需求,也是东昌公司能平稳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失了的岗位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其实对于营商环境非常敏感,您在未来对于改革开放,最迫切的期待有哪些?】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政府自身观念转变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营商环境的变化。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敏感度是最高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星星之火,发展到现在的燎原之势,民营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也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

  作为企业,对营商环境它都是非常敏感的。这几年就是说变化是蛮大的,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营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不断地在简化政府的审批流程,作出一些公开的服务承诺,办事效率也大幅度地提高,让我们感觉到很欣慰。

  我在这里可以讲一个我们公司的例子,过去我们东昌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岗位,叫工商岗位。为什么要设立这么一个岗位呢?因为我们要到工商局去注册公司,它的流程是比较复杂,而且今天你去这个窗口办事,明天你去那个窗口办事,它掌握的标准不够统一,所以要快速成立一家公司,要迅速地投入经营,那么我们自己要努力,必须配套地弄一个专门的人跟工商去对口,可能还要去托熟人、找关系。

  现在不同了,工商办事可以直接在网上提交材料,它的流程透明、快速、高效,为我们企业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成本,所以这个设立多年的工商岗位,现在已经取消了。

  当然站在企业的角度上来说,希望政府部门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通过法治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为我们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自身的动力跟活力。

人口红利在减少和恶化

  【那么在这次的论坛活动当中,有没有一些给您留下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儿,或者说您本人在这次的论坛当中,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2018年50人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在会上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带给我了很多的启发。让我思考这个问题,在这一轮变化中,企业应当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找对方向?

  我是这么想的,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将近40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它的问题大家也都看到了,人口红利在减少,资源环境也不是很好,也在恶化,(这)的确需要我们主动去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为发展高质量经济腾出这么一个空间。

  从微观角度上来说,身处其中的每个企业,都将面临着如何应对这个转变,这么一个话题,可以预见到,从高速到高质量这一轮转变,将带来进一步的社会化分工,产生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行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过程当中,需要你自己去识别你的核心业务,把你的核心业务做精做强,同时呢也需要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发包给一些优秀的公司来经营,为你配套,不断地来提升你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

  谁能在这轮产业链中专注于自身的细分领域,并做到极致,必然会在这一轮转变中脱颖而出。一个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企业,必将主动参与并融入到这一轮变革中去,如果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参与到这轮变革当中,中国经济将具备更旺盛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那么这就回到我们东昌集团自身来说,也将碰到这么一个问题,如何通过自身的优势,来挖掘自身的核心业务

  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把握住这一轮变革的机遇,我们也将不断地去探索这么一个命题。

《亲历改革》全集

  【第一集】吴敬琏回忆按劳分配之争:在当时是惊天动地的事

  【第二集】杨伟民直面改革难题:为何难推进难落实?

  【第三集】白重恩忆94年税改:一次建章立制的改革

  【第四集】曹远征:中国银行业的“破产”自救之路

  【第五集】李扬:经济大国不等于金融大国 人民币国际化步调应放缓

  【第六集】陈东升:“92派”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

  【第七集】黄益平:要稳汇率还是人民币国际化?

  【第八集】对话汪同三:我国第一个经济预测模型是如何向总理“要钱”的

  【第九集】易方达基金总裁刘晓艳:公募基金行业刚刚迎来发展的起点

  【第十集】宋晓梧解密新农合出台幕后:卫生部与财政部激烈争论

  【第十一集】周远志:我国经济体量已是巨无霸 还能有6%以上的年增长是奇迹了

  【第十二集】吴晓灵回忆金融业改革:央行主动革了自己的命

  【第十三集】魏杰:对张文中案的重新审理 是保护产权的信号

  【第十四集】王一鸣:比出台文件更重要的是政策落地

  【第十五集】段国圣:保险资金应在股权和项目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十六集】许善达:实践证明当年的财税包干不是个好办法

  【第十七集】王志全回忆建中国高铁:白加黑5+2地干 拼掉了几层皮

  【第十八集】夏斌收拾央行的烂摊子:央行曾管典当、彩票和基金会

  【第十九集】隆国强:中国靠什么解决了出口创汇问题?

  【第二十集】东昌集团丁建勇谈营商环境:变化翻天覆地

  【第二十一集】刘世锦: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断试错试出来的

  【第二十二集】段永基被逼上四通:遇到很多第一个吃螃蟹的事

  【第二十三集】张志洲:看空中国的大空头败在哪里?

  【第二十四集】蔡昉:人口红利还有 但必须通过改革才能挖掘

  【第二十五集】樊纲:中国的改革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转轨

丁建勇
上海东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生学历,现任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国际商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开明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大代表等。

栏目介绍

“亲历改革——中国经济50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新浪财经的合作项目,旨在记录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采访对象包括吴敬琏、杨伟民、樊纲、吴晓灵等著名经济学家与企业家。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1998年6月在北京共同发起组成的非官方、公益性学术组织,由刘鹤、吴敬琏、杨伟民、周小川、易纲、楼继伟等50位财经界官员、著名经济学家组成。

出品方

制作团队

制片人:徐剑 邓庆旭

监制:李兀

组织策划:朱莉 杨春 李江洪

统筹:梁斌

视频编导:郑伟

摄像团队:郑伟 仇泽程 汪海涵 张成 王雨昕

后期编辑:郑伟 仇泽程 汪海涵 张成

采访编辑:刘丽丽

运营编辑:谢长杉

页面设计: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