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为广交会的门槛鼓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16:4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炳辉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有一个论题曾被讨论多次,“先做大,再做强”,就如现在的广交会。自1957年以来,广交会已经举办了98届,每年两届,每届的成交额近300亿美元。广交会已经很大了,接下来就是要做强。大者不一定代表权威,但强者则一定会代表权威,广交会正在逐渐发出强者的声音。

  广交会在招展方面有了一条新政策,西部地区的流通型企业年出口额必须超过50万美元。据广交会的内部人员解释,这是因为这几年来外贸企业的数量正在减少,而生产企业的比重正在增加,所以,对外贸企业的要求做出相应调整。但这并不能解释由于比重减少,就对流通型企业进行限制。所以,又有人解释为,这种规定是国家为了鼓励生产企业,限制流通外贸企业而制定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广交会正逐渐发挥展会的高层次功能,已经开始有能力影响整个产业布局了。

  在《参展准入管理规定》中还有一条,广交会分配性和招展性展位一律按量化评分与优选原则的办法安排,不得采取招标方式安排展位,展位按评分高低依次安排。这意味着,假如企业实力不够,达不到标准,交再多的钱,也没有办法参展,或得不到好的展位。相信,这是无数会展主办方渴望的现象,选择企业而不是被企业选择。

  对于广交会主办方来说,出台这些规定,更有利于提高展览会的质量,有利于对参展企业进行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似乎则变得麻烦了很多,要想参展首先要接受某些机构的调查和评估。另外,即便是参展了,也不一定是能够随心所欲,通过特装展位、谋取好的位置在展会上做“吹牛”广告,可能性不大了。

  广交会的规矩越来越多,对于一些企业,仅仅是提前排队已经不能实现企业的参展目标了。看到新招展政策,总让人不由得想到去美国前的签证过程。当一个行业或者某个活动变得商机无限,日益诱人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条“门槛”。这条“门槛”是为了规范展会,是为了提升展会的质量,是为了展会发挥更强的功能。无可厚非。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