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沈明高:建议大规模放松财政赤字上限至6%

广发证券沈明高:建议大规模放松财政赤字上限至6%
2018年12月28日 17:16 证券日报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建议大规模放松财政赤字上限 6%可以接受

  徐天晓:今天我们也非常荣幸迎来了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博士,为大家带来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沈明高:感谢证券日报的邀请,参加今天这个活动,这一节是关于高质量的发展,重点不是在讨论明年的经济增长走,明年从经济的走向来看,明年上半年会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只要明年下半年经济在低位企稳的可能,明年股市比今年的确定性更多一些。明年市场有四个相对的确定性,第一个确定性中美贸易谈判到2月底之前有可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果,这个阶段性的成果有助于避免中美贸易摩擦的恶化,甚至短期之内有减轻,我并不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结束,只是在短期之内不会恶化。

  第二,明年美联储结束加息的可能,我们预计美联储明年再加息两次,市场已经开始调整了,两个月市场预期两到四次的加息,现在预期只有一次或者是两次。所以美联储明年结束加息周期,对美元有可能从深转弱,通常美元转弱的时候,新兴市场有可能会受益。

  第三,中美经济是错峰发展,从1997年到现在错峰发生过第四次,错峰发生了以后,每当在低位企稳的时候,中国经济会好于美国,中国经济会在低位企稳,美国经济从高位下来,这给股市带来中美周期错峰的红利。

  第四,财政政策明年到底多积极,多优先,实际上决定了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的影响,如果明年是财政优先,货币政策为辅,我觉得利好股市,如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辅,可能是利好债市。

  今天的讨论是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会,第一,中国经济,十六大说得非常清楚,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减弱。横轴是人均GDP,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将近是1.4万亿美金,按照名义汇率来看今年是9千多美金,红色是中国,蓝色是日本,灰色的是韩国,基本上人均GDP压力购买力平价达到1.4万美金的时候,日本和韩国GDP增长速度从原来10%左右,掉到了4-7%之间,未来如果中国经济真的进入高质量的发展,很有可能我们的GDP增长速度会继续放慢,在4-7%之间,我认为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增长速度。如果这个增长速度之下,增长的质量同时改进,这个对市场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我们现在跟很多投资者交流,投资者对GDP增长速度并不太在意,GDP增长速度重要就在于对企业的盈利产生影响,如果企业盈利能改善,经济增长速度慢了一点,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从高质量发展过程来看,高质量首先是意味着增长速度的放慢,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转换期,这个转换期我个人的看法,不是一年就完成了,现在有一个错觉,好像现在已经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时期了,我认为还没有,现在正处在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的时期,这个转换期也可能需要三年,也可能需要五年,这个取决于我们政策的方向。

  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看到过去增长的动能,高速增长时期的增长动能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投资,一类是出口。一条是房地产增长速度,一条是制造业产能投资增长速度,一路在往下走,短一点的是基建,今年下滑的速度也非常快,今年基建可能有所反弹,但是基建的反弹真正意义上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除了房地产业有大的放松。

  明年房地产政策到底怎么放松,取消限购和限价,这些我觉得都应该早就取消了,不应该限。关键是明年限贷政策到底能放松多少,蓝线这条线是我们计算的居民中长期的新增贷款的速度,红色的是二手房价70个城市的同比变化,蓝色线领先红色线6-12个月。明年房价涨多少,跟政策放松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跟信贷政策尤其高度相关,如果明年是一个信贷大放水,当然房价一定会暴涨,但是我觉得后遗症非常明显,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加大。如果明年控制信贷,房价会涨,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地区放松,也比较明显的。

  在高速增长时期管用的刺激政策,实际上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已经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边际效果越来越差,你搞一个刺激计划试一试,再搞一次基建,这些过去传统的刺激政策,我认为边际效果都在下降。最好的一个办法是尽量避免使用这些传统的刺激政策,但是要适当容忍经济增长的放缓。产能投资面临产能过剩,基建投资面临着地方政府高杠杆的压力,还有出口增长同时也面临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说到出口,左边这个图是计算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有三条线,往下的蓝色是美国第一批征收25%关税的商品,今年是负增长29%。上面这条线,就是第二批加征10%的关税2000亿美金的商品,9月份增长23%,大家都在抢出口,没有征收关税的,到9月份增长是9%左右。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很明显中国明年的出口会面临着更大的下行压力。我的预测是明年会有阶段性的缓和,这个对出口会有好处。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型传统的动能增长速度在逐步的放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节点,美国GDP结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1840年以来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和中国有一定的可比性,1840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是工业化,从农业到工业,第二次是工业占比没有上升,但是工业增长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升级,第三次是从工业到服务业的社会。

  在80年代初,日本的制造业成本里面,员工成本占45%,八十年代初,日本的低端制造业开始大举向中国转移,2016年我们也发现中国制造业成本里面,人工成本占45%,所以从这个图可以告诉我们说,中国从全国水平来讲,低端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中国低端制造向海外转移已经开始。

  大家再看右边这个图,深蓝色这条线是我们计算的中国劳动力密集产品出口占G20的比重,90年代初的时候,劳动密集型出口只占G20的10%,2013年到了35%,2016年开始下降,以中国为主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中国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移的过程当中,就发生在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关口。然后在叠加贸易摩擦,在这样一些关口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服务高质量的发展,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总体上来讲,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化期,在这个转换期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政策是财政政策,应该以财政政策优先,以货币政策为辅。这是一个政策形势图,往上是结构性的政策,就是改革,往下是周期性的政策,就是货币政策。政策执行的时候分难易,左边的政策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壮士断腕,往右的政策比较容易执行,发一次文件就可以解决。

  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政策实际上主要分成两类,左上和右下两类,包括降准和减息,放松房地产投资,推动基建投资,这都是过去的老办法,降准和减息很容易,发一次通知就搞定了,但是左下角的政策容易,但是要有负作用,很有可能继续加杠杆,很有可能是资产泡沫更高,所以我们希望右下的政策少用。左上的是改革为主,我认为是政府瘦身,政府裁员是最困难的,这可能是未来要做的事情。我们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政策就是减税费,是财政政策的一部分。我个人的建议,如果从现在到未来三五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的优先。

  货币政策可以为辅支持财政政策的推动,大家现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减税,减税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市场预期是多少?我个人的判断,现在市场预期明年减税费的规模是一万亿左右,也有人说未来五万亿,就是每年一万亿的概率。从整个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一万亿是不够的,要超过市场预期才能改变市场的行为,如果说未来五年或者三到五年,每年减税费的规模能够超过两万亿人民币,就超市场预期,就有可能使得我们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更加好,使得股市的机会就更大。

  如果政府要减税费的空间来自于哪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提高财政赤字率,今年是2.5%,明年提高到2.5,那就是2.5个百分点的增加,政府有一个原则是不能突破3%,正常时期不突破3%是可以理解。我们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转化过程中,是一个特殊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应该大规模放松财政赤字的上限,6%是可以接受。但是短期之内我们判断比较困难,有可能两会公布的财政赤字率还是3%,光靠提高财政赤字率的空间比较有限。

  第二个渠道就是减支减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还有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个V字形是非常明显的,八十年代财政占GDP的比重大概22%左右,一路下行到94年下降到11%左右,减了一半。94年之后,一路上行,最高到将近最高26%,在这个过程当中,GDP增长了很多倍,财政支出占比又增加了,所以我们的支出确实是负担很重,如果不能减支,就不能减收。能不能政府瘦身,或者是其他的路径,我认为应该是有空间的,但是现在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第三个是国有资产,按照今年国有资产的普查,2017年中国国有资产总规模是454万亿人民币,拿出来进行减税,我认为是有很大的空间。未来高质量发展之前,在这个转换时期,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一点,帮助我们实现这个平滑的转换,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市场期待。这个过程不会一下子满足市场的期待,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

  最后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我们到底看到什么样的变化,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点在这样一个转化时期,我们特别迫切的希望看到长期政策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在这个转换不确定性当中,我们未来的方向应该更加确定,给市场,给投资者以方向。第二,未来直接融资占比,我认为会有更大比重的上升,过去以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时期,间接融资能够满足我们发展的需要,但是未来以消费和创新为主的,对风险的定价变得更加重要,所以我认为直接融资的机会应该更大,换句话说对银行来讲会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大的银行和小的银行会出现比较大的分化,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认为在未来高质量发展时期,长期资金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们的人均收入到目前这个水平,有一部分长期投资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慢经济,这个慢经济需要更加长期的资金,这个长期的资金包括养老和保险,也包括老百姓自己在资产配置方面对长期投资的需求,比如说教育和未来资金的需求。

  总体来讲,从金融的角度将,怎么样更好服务高质量的发展,短期之内我们更加期待财政发力。从未来三五年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三个方面,第一,政策的预期越来越明确,市场的机遇越来越明确,第二和第三个方面,就是上面所讲的。

  谢谢!

  徐天晓:谢谢沈博士。下面一位出场的嘉宾在行业的体量不大,但是是不折不扣的行业明星企业,我们实体经济谈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甚至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给了非常多的关注和声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涵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9 青岛港 601298 --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01-04 青岛银行 002948 4.52
  • 01-04 苏州龙杰 603332 --
  • 01-03 蔚蓝生物 603739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