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缩减收益下滑 银行理财吹响变革号角

发行缩减收益下滑 银行理财吹响变革号角
2018年12月28日 01:51 新浪财经综合

  发行缩减收益下滑 银行理财吹响变革号角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李玉雯

  14年前,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第一款标准意义上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这项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的理财产品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就此拉开了序幕。

  十余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蓬勃发展,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以及深远的品牌影响力,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是公众心中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理想投资渠道之一。《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5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9.35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9%。

  纵观2018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保本型产品的发行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的收益水平也是一度下滑。在这一年里,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落地,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空前巨大的革新浪潮。打破刚兑、净值化转型,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变革的时代已然到来。

  ●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下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2018年前11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平均每月的发行量超过9000款。其中,1月份发行量最多,当月有483家银行共发行了11013款银行理财产品;10月份发行量最少,前11个月中只有当月的发行量低于8000款,10月份有400家银行共发行了7012款银行理财产品。

  从发行机构分布来看,2018年前11个月,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平均每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占比均超过三成。其次是国有银行,发行量占比约为18%,股份行的发行量占比约为11%,外资行的发行占比约为3%。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403家银行共发行了8419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分别为1480款、978款、2988款、2709款、264款,发行量占比则分别为17.58%、11.62%、35.49%、32.18%、3.14%。

  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以来,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便是大势所趋,银行也逐渐开始缩减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而这一点通过数据可以更为直观地反映出来。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2018年前11个月,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发行量为每月3055款。其中,发行量最高的为1月份,当月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为4196款;发行量最低的为10月份,当月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为2172款。

  最新数据显示,11月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为2452款,较1月份所发行的4196款减少了1744款,缩减幅度超过四成。

  具体来看,11月份,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分别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105款、707款、311款、1135款、194款。相较1月份,除了股份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增加之外,国有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的发行量分别减少了365款、807款、922款、45款,缩减幅度分别为78%、72%、45%、19%。

  相比上述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量明显下降的趋势,今年以来,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却并没有发生大幅度波动。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平均每月发行量为6008款。其中,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外资行平均每月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分别为1402款、824款、2121款、1595款、67款。

  ●保本与非保本收益率都在降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在降”,近期记者在走访上海地区多家银行时,几乎每位理财经理都如此感慨。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屡创新低。融360数据显示,受流动性宽松影响,市场利率继续走低,11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0%,较10月份下降0.08个百分点,降幅较大。而这已经是连续9个月下跌,并创近18个月最低收益水平。

  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不同期限的保本型与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保本理财产品方面,期限为3个月以下,11月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27%、3.94%、3.66%、3.67%,较1月分别下滑1.24个百分点、0.16个百分点、0.47个百分点、0.52个百分点。

  期限为3~6个月,11月份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32%、4.10%、3.97%、3.88%,较1月分别下滑1.07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0.37个百分点、0.47个百分点。

  相比保本型理财产品,同期限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偏高一些,但纵观2018年前11个月,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同样屡屡走低。

  封闭式预期收益型非保本理财产品方面,期限为3个月以下,11月份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94%、4.58%、4.61%、4.43%,较1月分别下滑0.92个百分点、0.52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

  期限为6~12个月,11月份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收益率分别为4.19%、4.59%、4.74%、4.55%,较1月分别下滑0.82个百分点、0.66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0.48个百分点。

  此外,期限为6~12个月以及1年以上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保本、非保本理财产品,其收益率水平较年初同样有明显地下滑。

  从区域来看,11月份,普益标准监测的31个省份中,只有1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其余30个省份则是环比下降。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山西、辽宁、新疆,分别为4.05%、3.95%、3.94%。而山西也是当月唯一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4%的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回看年初,各省份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均在4%以上。1月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新疆,为4.47%;平均收益率最低的是西藏,为4.1%。而在11月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山西,为4.05%;平均收益率最低的是广东,为3.56%。

  收益率的下行趋势同样体现在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方面。11月份,普益标准监测的31个省份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环比下降。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天津、辽宁、上海,分别为4.46%、4.45%、4.44%;平均收益率最低的省份则是西藏,为4.14%。

  年初,各省份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均在5%以上。1月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非保本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的同样是天津,为5.13%;平均收益率最低的是西藏,为5%。

  ●净值化产品是未来业务主流

  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标志着中国金融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史无前例的严格监管条款将对资管领域的发展格局予以重塑。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继落地,银行理财变革的时代也随之而来。

  其一,保本理财将不复存在。

  在大众心中,银行理财产品往往被赋予“保本”“无风险”等诸多传统固有的标签。不过,当下转型乃大势所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颠覆公众对其传统的印象。理财新规中对“理财产品”的阐述为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同时,银行已经发行的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应当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而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保本理财将退出历史舞台。

  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自从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出,行内资管部门就有意识地缩减保本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但我们银行客户群体的购买习惯已经养成,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维护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他同时提到,“按照现阶段产品发行及销售的情况,理财产品规模还将继续下降。”

  “以前银行理财可能都是刚性兑付,但未来要打破刚性兑付,只要是银行理财产品,就不要问是否保本保息,不存在这种概念。先问风险等级,一级到五级,然后看收益率,再看产品的投向,要有这个思路”,某股份行的理财经理如是说。

  其二,短期理财产品退出历史舞台。

  国信证券研报中提及,按照理财新规的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期限不得低于90天,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的,也要严格实现期限匹配,按目前主流非标期限1~3年来计,那么理财产品也必须是期限1~3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或是定期开放式产品(开放周期长于非标期限)。

  融360数据显示,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银行理财产品中期限为3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12月,银行理财产品中期限为3个月以内的产品占比为35.35%,而2018年11月,这一占比为19.73%,环比下降2.34个百分点,也是今年首次降至20%以下。

  其三,净值化产品将是未来的业务主流。

  “受客之托、代客理财、投资者风险自担”,银行理财将回归资管业务本源。理财新规明确,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确认和计量理财产品的净值,并定期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商业银行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

  某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资管新规出来了,以后所有的短期产品都不会有保本的了,都是非保本,而且原来说‘预期收益’,以后都会变成净值型,连‘预期收益’的说法都没有了。”

  在记者走访上海地区的银行时,多位理财经理表示,未来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渐消失,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以及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品种将增加。

  “未来一年银行理财会更加趋向多样化、多元化。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客户会更加便捷地了解到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会因产品投资标的不同而有多种期限,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收益率方面除了固定收益类外,会出现较多浮动收益类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如此表示。

责任编辑:赵子牛

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 保本型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9 青岛港 601298 --
  • 01-08 华林证券 002945 3.62
  • 01-04 青岛银行 002948 4.52
  • 01-04 苏州龙杰 603332 --
  • 01-03 蔚蓝生物 603739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