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船拆分合并的二十年轮回

南北船拆分合并的二十年轮回
2019年07月02日 20:19 界面

  原标题:南北船拆分合并的二十年轮回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 | 庄键 彭强 徐宁

  1999年7月1日,一场高规格的国有企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包括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以及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这些党政要员即将见证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的成立。这十家集团公司由此前的五大军工总公司改组而成,涵盖核工业、航天工业和兵器工业等不同领域。

  根据安排,时任国家工商局局长王众孚亲自为它们颁发了营业执照。这十家获准经营的新公司中,包括了国内造船行业未来的巨擘: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称中船总公司)分拆而来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重工)。

  因为以南北地域划分的缘故,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分别被人们冠以南船和北船之称。这次历史性拆分整整20年后,南船和北船再次靠近,这次等待它们的将是合并重组。

  昨日(7月1日)晚间,南北船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的事宜。如果按照此前南车北车、宝武钢铁等央企合并的惯例,南船和北船有望联手建成一家规模更为庞大的国有造船巨头。

  表面看来,这与20年前的分拆决定截然相反。

  将中船总公司一分为二,源于当时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按照这一文件,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将逐步改组为若干个企业集团。在朱镕基的拍板下,这五家军工总公司最终全部一分为二,十大军工集团由此成立。

  这也促成了中国船舶工业首次实现政企分开,中船总公司从一家部级国家机关变更为两家企业集团。

  成立于1982年的中船总公司,由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和交通部所属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为国务院直接领导的正部级行政性总公司,也是第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工业公司。

  在此次拆分后,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延续了以舰船武器装备为主的军品科研生产,同时面向市场发展民品和第三产业。相较之下,北船更偏重军工生产,实力更强,南船则以民用船品生产居多。

  中船重工主要以中船总公司在大连、天津、西安等地区的造修船企业、船用配套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组成,地跨17个省、市,成员包括大连造船厂、渤海造船厂和武昌造船厂等96家,旗下雇员17万人,注册资本95亿元。

  中船集团则以中船总公司在上海、广州、江西等地的单位组成,地跨8个省、市,成员包括江南造船、沪东造船、广州广船等60家单位,拥有9.5万名员工,注册资本64亿元。

  对于此轮军工总公司的大改组,朱镕基曾定调称,要着力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同时建立适度竞争机制,以利于国防科技工业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企业搞活和脱困等目标的实现。

  在改组前,作为行政机构的中船总公司只能对旗下企业起到监督作用,无法对下属企业的资产统一运营。由此形成的诸侯经济模式,被认为影响了船舶工业国家队的活力。

  南北船成立后,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拥有了诸如投资收益权、重大经营决策权等权利。集团公司与各成员单位不再是管理机关与企业的关系,而是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

  对于这场一分为二的改革,当时也曾有反对声:中国造船业需要和国外竞争,在本来实力就不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一分为二?

  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南北船的产品确有交叉,难免在一些领域形成竞争。

  但这也正是改革主导者所希望看到的——他们希望在适度的内部竞争下,能催生两家企业建立灵活的市场机制,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上述设想在南北船独立发展的20年内,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体现。曾担任中船集团总经理的谭作钧评价称,中船总公司改组为两大船舶集团公司,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在南北船成立的1999年,中国占世界造船份额的比重约为5%。截至去年末,这一数字已跃升至36%。中国相继超越日本和韩国,位居全球造船大国的首位。期间,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在世界造船行业的地位也迅速攀升。

  2011年,中船重工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名单,位列463位,排在韩国现代重工、日本三菱重工之后。五年后,中船集团也首次登上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49位。

  2017年,中船重工成功超越韩国现代重工,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中船集团也在后一年登上了全球造船业三甲的宝座。

  去年,中船重工营业收入3050亿元,净利润69亿元;中船集团营业收入1144亿元,净利润24亿元。

  伴随着南北船的异军突起,两者合并的传闻不时出现。

  压缩央企数量、以重组合并为主导思路的新一轮国企改革,是最重要的背景。2017年,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被问及南北船是否会合并时回应称,“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

  在此之前,南车北车重组为中国中车,宝钢和武钢两大钢企宣布合并。同在20年前,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在去年开始重组。

  截至目前,国资委主管的央企总数量只有97家,相较2010年减少了26家。

  就世界造船业的趋势而言,合并南北船也与其相吻合。

  2018年,韩国船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合并,彰显着全球造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前路。在造船行业并不景气的当下,面对国际巨头竞争,整合资源化解内耗,成为了“南北船合并”的又一推动力。

  南北船在过去一年已完成了多次领导层互换,似乎在印证外界对两者合并的猜测。

  2018年6月,时任中船重工副总经理杨金成调任中船集团总经理;两个月后,中船集团副总经理吴永杰也调任至中船重工,担任总经理。同年10月,双方完成了第三次领导层更替,中船重工副总经理钱建平也出任中船集团副总经理。

  当“南北船合并”的消息最终浮出水面时,已甚少有人对此感到意外。只是这则消息公布的时间点,仍然耐人寻味。

  7月1日上午,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的员工们还在庆祝两家公司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当时,可能没有人会预料到,两家公司筹划重组的消息会在当晚正式公开。

  消息公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南北船旗下的八家上市公司股价全线飘红,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国应急(300527.SZ)和久之洋(300516.SZ)以涨停收盘。

  中国造船业的又一个轮回也由此启幕。

责任编辑:鲍一凡

南北船 中船集团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3 值得买 300785 28.42
  • 07-03 三只松鼠 300783 14.68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27.43
  • 07-02 天准科技 688003 25.5
  • 07-02 睿创微纳 688002 20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