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暖心故事:中企帮巴新村庄老乡喝到干净水

“一带一路”暖心故事:中企帮巴新村庄老乡喝到干净水
2019年04月23日 18:48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一直倡导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伴随该倡议的推进而“出海”的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践行这些理念。中国中铁国际集团员工许继鹏日前撰文,分享了自己过去三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其中一些细节体现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带动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也在实实在在地促进民心的“互联互通”。

  以下为中国中铁国际集团许继鹏所撰写文章内容: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自然风景秀丽宜人。

  在许多国人眼里,巴新社会治安较差,抢劫盗窃肆虐,因此对这个“天堂鸟之国”望而却步。

  但是,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叫做“好男儿志在四方”。2016年11月5日,我踏上飞往巴新的航班,耳边还回荡着朋友们的玩笑话:“一定要活着回来”。

  如今,我已经在巴新东高地省工作生活了将近两年时间。这期间,发生了太多让我难以忘怀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还让我感动不已。就像邓丽君《小城故事》中唱的那样,“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那么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拍摄的东高地省风景(有幸拍到巴新国鸟-天堂鸟)

  高标准完成新机场升级改造工程

  2016年11月5日,我从北京出发,来到这个全新的国度。

  我和同事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东高地省的戈罗卡机场升级改造项目。这项工程包括建设航站楼、主跑道、停机坪以及滑行道等。

  高地省的雨季,天空经常变化多端、阴晴不定,降雨不规律,加之当地土地主阻工等等,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也给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工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不过,我和同事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与巴新当地员工共同努力、并肩工作,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和敬业精神,于2018年6月5日以高标准完成新机场升级改造工程,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投入运营的航站楼

投入运营的主跑道(拍摄时间依次为早晨、中午、傍晚)

  改建后的机场整体运力获得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东高地省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对促进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巴新各大媒体都对机场开通仪式进行了集中报道。

  给“邻居”送水

  随着驻外时间越来越长,我和同事们逐渐习惯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跟项目部附近村庄里的老乡打成一片。

  在与附近民众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了他们的一个难题。巴新的高地地区只有旱、雨季之分。雨季时,当地民众将雨水收集起来饮用。但旱季时雨水很少,当地民众的饮水就成了“老大难”问题。

  我和同事们商量之后,打算为这些邻居们做点什么。于是,每到干旱少雨的时候,我们就会从30公里外拉来清洁的饮用水,运到附近的村庄、学校和教堂,让老乡们都能喝到干净安全的水。

  每当运水车缓缓驶进村庄时,友善的村民就会聚集过来,和我们握手、交谈,鼓掌欢呼,感谢中国人的无私帮助。

  邻居们告诉我们说,“水很甜”。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喝一口水,清清凉凉的,确实有一丝淡淡的、若有若无的甘甜。

  驻外工作很辛苦,长期远离故土家乡和亲朋好友,当孤独来袭时,只能靠自己抚平内心的寂寞。不过,能够做一些这种“爱的奉献”,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慰藉。

送水给学校

送水给当地百姓

  赤子丹心

  2017年9月30日,一整天的忙碌工作让我疲倦不堪。在我刚要躺下休息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明天将是我在异国他乡度过的第一个国庆日。

  我心想,不能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留有遗憾,无论如何要让同胞们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

  就在国庆节的前夜,我找到两个巴新员工作向导,驱车到10公里外的村落买了竹子作旗杆,随后又匆忙赶回。

  紧张忙活一番后,成功升起了五星红旗。那一夜我激动不已,祖国啊,祖国!我离你万里之遥,而我的心却那么贴近你!我爱你!中国!

五星红旗飘扬在营地上空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沁人心脾的微风扑面而来时,每一个中国同事都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那一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即使隔着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中国人的赤子丹心。

  “一带一路”谱写新篇章

  我来到巴新后就一直在东高地省工作,期间对该地区做了深入的了解。1996-1997年巴新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旱灾,粮食歉收引发大面积严重饥荒,导致饿死人现象发生。中国与巴新素来有着深厚的国家情谊,两国人民守望相助,为了有效解决巴新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由福建省负责具体委派实施,于1997年5月份组成了以林占熺教授为首的专家团远赴巴新东高地省Lufa地区,帮助当地人民开展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援助项目。林教授带领的团队担负着中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凭借着谨慎周密的科学精神攻坚克难,经过多次的实验和研究,最终让菌草和旱稻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专家团的亲自指导下,东高地省建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菌草、旱稻种植示范培训基地,同时组织培训当地人民掌握先进技术,推广种植菌草、旱稻的科学方法,这些举措在缓解当地粮食危机、实现农村人口脱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造福一方的创举。

林教授在菌草种植园 (右为东高地省计划厅厅长Frank)

林教授查看旱稻长势情况

  2017年11月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中国中铁国际集团与巴新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中巴新综合农业产业园项目谅解备忘录》,随后正式启动了“一带一路”中巴新综合农业产业园区项目。我作为该项目的实际参与者,在这样一种机缘下,有幸与林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携手工作和学习交流。专家团务实专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学术风采深深影响了我,在与专家团默契无间的通力协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只要一心一意做事就能够结出硕果,而一群人只要全心全意的付出,就一定能够获得坚实的友谊。在祖国万里之外的巴新,我不仅看到了专家团内部情同手足的美好友谊,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与巴新人民之间的兄弟般的伟大友谊。

“一带一路”中巴新综合农业产业园

新华社记者采访“一带一路”中巴新综合农业产业园受益群众

  如今的东高地省省会Goroka市市郊建立起了崭新的菌草、旱稻基地,并且承担起了巴新菌草、旱稻技术示范和培训的任务。由该基地开展的示范栽培的紫孢平菇、秀珍菇、鹿角灵芝、毛木耳等食药用菌的相关技术课程,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欢迎,参加技术培训的学员通过相应的课程掌握了这门技术,直接参与到当地食用菌栽培生产的产业发展中,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巴新的人口就业率,而且有利于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

新基地的菌草和鹿角灵芝

新基地的紫孢平菇

  笔者跟随林教授的团队组织培训期间,亲眼看到巴新人民像对待亲人一样靠近专家们,这些乡亲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求知识的光芒,我深信这里的人民急切希望利用科学知识改变当下的生活处境。

林教授团队成员林应兴老师现场示范并传授旱稻种植技术

林教授团队成员林应兴老师现场示范并传授旱稻种植技术

  感动其实就在不经意间。如上图所示,林老师亲历亲为,传授知识。这一刻林老师真的让我感动了,没有国别与肤色差异,只有爱和温暖,他想把自己全部知识教给乡亲们,不需要回馈什么,只是为了能让大家吃饱饭,不再饿肚子,不再让大旱季饿死人事情重演,不再让本来捉襟见肘的政府花巨资去进口粮食,只是为了想让您“好”。拍摄镜头旁有一个父亲模样村民蹲着,手里拿着半截铅笔认真的在破旧的本子上记录种植要点,我蹲下来几乎贴着他看他记录,很久很久,他完全没意识到有人在观察他,他没有钱买手机能录音能录像,他渴望通过种旱稻维持生计,能给孩子买一双新鞋、一个新书包。

  人总要做点什么吧,林老师多年来守护着这片热土,把最好的青春留在这里,没有电没有水,任劳任怨,用一颗发光发热的心去照亮别人、去温暖别人,一棵菌草、一粒稻谷、一把锄头,事听起来不大也许听起来也不太时尚,但林老师足以了不起。以林占熺教授为首的援外团队和千千万万为此努力的中国人为“爱”做了最好的诠释。如今,年过七旬的林教授仍然辛勤不辍的躬耕在田间地头,守望着他亲手培育的一片片实验田。想到这些,我的眼睛湿润了,人的一生有多少岁月。以林教授为首兢兢业业的科学家们,从发如青丝意气风发的为国“远征”,到鬓染霜雪老当益壮坚守着一生的事业,是多么了不起。

(本文来自于环球网)

一带一路 巴新 中国中铁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
  • 04-25 新城市 300778 27.33
  • 04-24 日丰股份 002953 10.52
  • 04-23 有友食品 603697 7.8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