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超谈资管新规:保险资金比银行资金抗压能力更强

刘光超谈资管新规:保险资金比银行资金抗压能力更强
2019年09月05日 10:33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由绿法(国际)联盟、新浪财经、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的“金融开放新格局下保险及保险资管行业创新与法律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于8月31日举行。在谈及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法律蓝皮书(指数&专题)时,绿法(国际)联盟理事长、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光超表示:今年针对2018年的数据、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优化和调整,指数用数据说话,法律是定性的,用定量来做一个比较。这对行业本身,对市场本身,对很多机构参与行业来说,切入点和重点的把握都有好处。以法律为核心元素,不断向行业渗透和延伸,形成一个绿色立体的法律生态圈。

  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他也有很多的期待,他期望:第一,从立法上更加的系统和持续;第二,行业要结合国际中的定性趋势,更加解放监管的理念和市场的思维;第三,保险和非保险的融合空间还很大,希望可以做好。

  以下为对话实录:

  新浪财经:今天是2018中国保险业法律健康蓝皮书的发布,这当中有很多关于保险的健康指数,这个蓝皮书您觉得能够解决行业一些什么问题?

  刘光超:实际上这是第二次发布,去年发布2017年,今年针对2018年的数据进行发布,指标体系做了一些优化和调整,一个是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监管以及规范。实际从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来,我们关注行业整体的法律环境和法律治理的健康度,指数出来会用数据说话,本来法律是定性的东西,用定量来有一个比较,现在整体的评价比原来高。当然四个维度不一定完全一致,可以看到里面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同时也会注意到参数有一些不太规律的变化,从这里面发现行业的问题,特别是法律健康的问题,所以从主体来讲,这四个角度的风险有可能潜在的包括法律的实质性的系统性的问题。

  这个指数出来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市场的健康是一方面,法律的健康也是一方面,所以对行业本身,对市场本身,对市场主体的本身,对于很多机构参与行业来说,它的切入点和重点的把握都有好处。持续的发布会对行业形成持续的冲击,每年都会发布,这是我们对指数希望达到的效果。

  新浪财经:这次发布的蓝皮书去去年12月16日以后,算是一个数据的更新迭代,我们看数据的变化也好,2018年保险法律健康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刘光超:从经营来说还是逐步的规范,保险行业从第一家到现在将近两百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混乱。今年能够感觉到监管的加强,规范的提升,特别是在保险资管方面,我觉得这些年的重视,这部分的指数是最高的,比2018年的平均指数还要高,充分反应提升程度还是比较大,因为也可能跟保监会把一些保险资管的权限到保险资管协会,年初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的私募资金,原来由保监会审批,现在由保险资管协会审批,会带来管理上和监管上进一步规范。

  法律和市场看起来联系不紧,但是最后还是反应到指数上。如果从市场的规范,从监管的加强,主体运营的有序,能够感觉这两年保险行业的变化还是实实在在。客观来讲,没有大的跨越,没有出现哪个指数一下子从100点到150点,没有这样的变化。针对行业的调整、优化,还是相对比较平缓,也符合行业特点。

  新浪财经: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这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刘光超:如果把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来比的话,实际上影响更大是银行资金,银行理财,银行通道等等,对他们来说资管新规对他们的实质性的影响比较大,很多私募资金里面,原来银行资金认购的份额,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出资,这是大家共识的现象,但是保险资金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保险资金它的投资更直接一些。也就是说资管新规的抗压能力比保险资金更强一些,保险资金可用的大概是16.4万亿,现在用于股权投资才四千多亿,这里面10%都不到,这里面的空间巨大。

  有一些方面的资金相对压缩空间,这个空间自然是保险投资的机会,只要保险投资有自己理念上的共识,在政策上给予保障,我觉得保险资金投资私募股权领域一定有大发展,当然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团队、经验,包括私募资金天然的风险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空间巨大才值得探讨。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契合点,期限匹配性强,很少有资金可以有这样的期限匹配,保险资金从期限匹配跟私募股权资金非常匹配,但是从偏好有一些错位,怎么解决错位问题,需要市场检验进行加强。

  新浪财经:绿盟发布保险行业法律健康的蓝皮书,做了很多事情,无论是不良资产行业也好,还是保险行业也好,绿盟担任的角色是什么?

  刘光超:绿盟一开始定位很准,行业跟法律的跨界研究。我们首先是一个研究院,研究院把两边连接起来,一边是法律人,一边是行业人,我们选择一些有公开数据,有一些共同特点,规律比较成熟的行业,来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法律作为一个元素,这样会形成系列的行业法律健康的蓝皮书,指数,报告,这样就会推动各个行业的法律健康。这是研究院,或者联盟平台的初衷,最后是想打造以法律为核心元素,不断向行业渗透和延伸,这样一个立体、绿色的法律生态圈。

  靠法律元素联系起来,但是对话不仅仅是法律人,参加会议的嘉宾都是非法律人,要么是学者,要么是专家,要么是行业一线的人士,当然也有律师。这样的对话是基于一个理念,法律一般总是滞后,因为是经济基础决定,但是我们尽可能缩短滞后的时间,尽可能跟随经济的规律,这样反过来会让法律人更加敏锐,不管是产品也好,服务也好,还是最后跟行业的对接也好都会更到位。

  中国的法律行业服务一般滞后于行业对法律的需求,原因就是对行业规律性把握不够,对法律的创新不够。那我们怎么办?希望在平台吸取营养,但是这个平台不挣钱,甚至我们有大量的投入和支持,但是产生的效果会反哺法律行业,研究各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有促进,我们做一件有学术性、公益性的事情,客观来讲也是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对行业的深入思考,只有这样越来越有新的东西出来,抢先一步就赢得市场。

  新浪财经:咱们也是基于法律为核心,涉及到经济界各个行业,都会进行对话,或者进行一定的深耕研究,发布蓝皮书等等。这次以连接的桥梁为出发点,您对于保险行业或者是保险资管行业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刘光超:从立法上更加系统和持续,现在能够感觉到大家缺少一些系统性的安排,不管保险还是保险股权债权等等,有一些东西有系统,但是系统里面存在的东西,包括自己的系统本身和其他资管系统的衔接,这块还是有缺乏。

  另外一点,我希望这个行业还是要结合国际的一些定性的趋势,更加解放监管的理念和市场的思维,16.4万亿可投资金,我们只用几万亿,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发挥作用是因为理念不够解放。比如说保险资金投到股权里面,是不是可以对当期收益没有硬性的限制,很多保险公司自己搞PE,但是搞得好的很少,我们能不能更多吸纳社会资本的力量,这种思想的解放还不够。

  还有一点,保险和非保险的融合,这个空间还特别大,比如自己做健康险,还有自己的基础在,不要只为本业服务,保险是金融,金融要服务实体,要对各个行业实体进行研究,金融工具找到连接点,金融工具不仅仅是保险产品,因为保险有大量的资金可以运用,把这块做好,保险就有一个大发展。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5 科博达 603786 26.89
  • 09-16 天奈科技 688116 --
  • 09-11 交建股份 603815 --
  • 09-10 宇瞳光学 300790 --
  • 09-05 五方光电 002962 14.3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