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毕马威日前发布《2022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指出,面对空前的时代发展机遇、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来自其他资管机构的跑马圈地,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应进行更体系化的布局,不同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走出适合自己的差异化道路。
具体而言,《2022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指出,大型商业银行基于其强大的客群基础、广泛的服务团队和渠道、丰富的集团资源,在财富管理体系转型升级方向上,将更多选择“全能型”的发展道路。区域及中小型商业银行受限于相对有限的资本、客户、渠道等资源,将发挥自身深耕区域、更贴近客户等特有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的特色化财富管理转型道路。外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要利用好自身海外成熟的服务理念、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和特色的产品,才能在广阔的中国财富管理蓝海市场中掘金。
“大型商业银行将利用集团多牌照的资源优势,通过打通集团内部客户信息壁垒、建立集团内部客户资源转介等协同机制,同时利用自身品牌效应、科技平台对外赋能、客户引流转介等方式,打造以自身为中心的财富管理生态圈。区域及中小型银行也有自身深耕区域、更贴近客户等特有优势,可充分利用自身决策半径小、组织扁平化等特点,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提高行内的交叉销售和综合服务效率。外资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其全球范围内积累的品牌形象,挖掘集团协同效应,树立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毕马威中国资管及财富管理战略咨询总监杜剑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杜剑敏认为,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中的应用也将构筑起银行财富管理的新壁垒。银行应重点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全面赋能财富管理的前中后台,具体来看:在前台方面,可通过用精准的客户画像、智能投顾等工具,赋能前台服务团队更好地为客户准备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转化;在中台方面,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创新的风控工具,有效防范愈发频繁的线上交互带来的诸如欺诈、隐私、反洗钱、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提升风控运营能力;后台可开发针对性的报表工具,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更好地评价和追踪财富管理服务效果。全面提升的运营能力,将对提升业务韧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