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青: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要开始习惯进入无人区

韦青: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要开始习惯进入无人区
2019年12月25日 20:00 新浪财经综合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韦青:智能时代即将到来,要开始习惯进入无人区

  来源:国是直通车

  在没有答案的时代实干、苦干

  24日,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9年会上,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表示,中国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引领全世界发展潮流。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他说,我们要改变思维定式,开始习惯进入无人区。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包括华为、微软都经常说自己进入“无人区”了,因为未来变化很大,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全世界都不知道答案在何方。

  他认为,某些前沿领域可能没有“道”。尤其是在所有国家都没有“道”的时候,应该想想如何“换道超车”。

  在这个“没有答案”的时代,中国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中国人实干、苦干。“既然没有答案,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卷起袖子努力前行”,韦青说。

  韦青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数字化、智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他指出,数字化是一种思维范式。从思想方面看,中国的优势在于抽象思维能力,而所需要补的“短板”是用数字化的方式来理解和阐述理念和方法。中国所缺的数字化思维方式在数字化时代是容易补上的。抽象的思维优势上再加上一个比较“落地”的思维方式,可能是中国能够引领新时代走向的原因。

  对于智能化转型的方法,韦青解释说,包括数字化,以及专业化、系统化、流程化。

  以下是韦青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主题非常的重要,是关于新时代、新发展、新使命和新动能,今天讲的都是新,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新”字来源于哪里?我们真的认为“新”是凭空蹦出来的吗?在座的各位很多是经济专家,我对经济学是外行,但是我会从一个技术的角度来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观点或者是不同的维度,产生一种碰撞,看一下到底是一个什么世界。

  我们经常问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时代吗?

  两个结论:

  第一,中国在我们看来,是在过去的几百年内头一次,有了成功的前提要素,能够在这一轮引领全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二,如果我们不能产生自己自信的话语权和理论高度的话,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的以为能够从别的地方学到一些理论、经验、知识,可以让我们达到今天,但是无法让我们走到明天,因为我们是需要有自己的一种理论,但是这种理论建立在一个对现状和未来正确的认知。

  我先讲一下自己简单的体会,我刚刚从欧洲回来参加一个闭门的智库会议,感触非常深,在这个会议室里面40、50个人有来自于欧洲、中东、北美、南美、亚洲,从中国去的只有两个人,我是从中国出去的,另外一个人是国外的。

  在座的很多人,首先他们大部分不是搞技术的,我一个技术官去讲好像头一次听到这种观点,另外他们对中国特别的感兴趣,但是同时他们也觉得中国的实力已经这么强大了,但是中国的理论、话语权还没有显现出来。

  他们的理解是,一般来说当你的国力很强大的时候,你的理论高度、话语权同样也是很高的,为什么说没有感觉到?我就说你们别着急,今天我在这边我给你讲你看怎么怎么样,就跟大家讲确实我们面临着一个时代的话,不是讲就是新时代新使命,我觉得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新使命。

  我们真的要开始认真学习和重新梳理我们的方法论、价值观、理论体系,因为这个时代需要这些。

  另外,就是关于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其实这个跟咱们的媒介也挺相关的,我经常参加培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速记员。

  大家知道今天我用这个小的录音笔把今天的演讲录完,10分钟之内就全转成文字了,而且准确度差不多能够到95%以上,我回去差不多花1个小时左右,把这些资料重新整理完之后就是一篇几万字的文章了。

  这说明技术不是说我们看到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其实技术早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我曾经有一次开会讲做速记的小女孩就说,当初引以为豪的速记,已经快被机器代替了,你要升级做编辑还有给别人写笔记,果然现在有一个新的行业就是笔记行业。

  从速记必须要升到笔记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千万要开始理解到,这个技术对于我们生活的渗透力,尤其是在中国。比如说拿速记跟笔记为例,也是在欧洲开会跟别人聊,我有这个设备,我所有的演讲,不管中文、英文的,马上能够变成文字。

  有一个中东来的问我在哪儿,我就把科大讯飞给他看了,他说这个我要买。还介绍了一个美国的,他说他不相信美国相信中国这个。

  其实咱们有很多事情中国已经有很独特的优势:

  第一,我们如何识别我们的优势。

  第二,我们要把它提升到理论高度,否则的话别人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先进了。

  先声明三点:

  第一,要想理解技术对我们的影响,在科技行业有一个词叫范式的转移,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思维方式不变的话,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世界本源的认知,如果这个不改变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儿了,我们会在无形中就被抛弃掉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经常讲,最危险的其实不是说你赶不上时代,最危险的是你连赶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个世界最危险的是相关性,最怕的是你的工作不相关了,努力了一辈子,到了地方一看人家早就不在这儿玩儿了。

  这个世界是没有专家的时代,比如说今天在我这边,我绝对不是专家,因为专家没有了,但是这个世界有两类人:

  第一,实践者。

  第二,空想家。

  当你所有的范式全部变革之后,已经没有答案可寻了,如果我们还尝试找答案的话,这就是现在有很多的问题,当然也是咱们教育的优势,我们特别的善于在有答案的时候,找到答案之后可以飞速的增长。

  但是,现在我们要改变一个思维定式,我们要开始习惯进入无人区了,国内像华为公司,任总一直说华为进入无人区了,像微软也是,我们的CEO也经常说微软进入无人区了。就像上次我去欧洲参加智库,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屋子里也在特别想了解从这边了解答案呢?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果当我们觉得未来变化很大,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我跟你讲全世界都不知道了。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说中国的机会是非常的好,就是当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咱们中国人有一个优势,我们实干、我们苦干。当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答案时代的话,我们就不要想那么多了,卷起袖子努力前行,这是它在这个时代特征在里面的。

  当然,最后一个,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时代,当你是要努力前行的时候,就要知道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经常跟人说有两个寓言新解跟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个现在是一个盲人摸象的时代,第二个是小马过河的时代。盲人摸象的话现在这个时代,其实从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话,真正变革的帷幕远没有拉开,才刚刚掀起一个角,甚至像原来咱们京剧后面讲的舞台上,当当当敲锣,敲了半天其实主角还没出来呢,现在出来的很多人、很多公司包括很多国家,还都只是一个前奏罢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话,一方面知道是盲人摸象,第二牛说的水浅跟你没关系,兔子说的水浅跟你也没关系,只有你自己下水你才知道水多深多浅。

  谈到这个的话,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刚才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真的知道我们面临的时代吗?

  我们人类都有一个特点,尤其是在技术界可能更多一点,每隔十年就有人站起来说,各位同胞们我是大英雄,我是伟人,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发现了比方说通讯,我在通讯行业做过十多年,发现了互联网,发现了物联网,发现了人工智能,但其实很大概率的事件可以说这些都只是即将到来的一个智能时代的一个皮毛罢了。

  今天是国是论坛,首先我要非常感谢国是论坛给大家这么一个机会,同时我也觉得国是论坛在这么多年已经越来越充当了一个先进思想的引领者的角色。就拿大家最熟悉的媒体界来做个例子,其实这是百搭任何行业的。

  大家现在知道,现在这时代经常说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知道技术的变革造成了社会的变革,但我给大家提出另外一个观点,供大家思考的,不是答案,我们是不是面临着一个新的文艺复兴的时代?

  这是在上次我参加国是论坛的时候曾经提过,从过去这两年发展来看的话,这个现象越来越明显了,你发现没有?现在大家怎么去跟这个变革,其实都是跟不上的,我们很多想法,我们以为变了,结果又不行了,所以也促使我们在技术界的思考,我们到底是一个工业革命,还是一个文艺复兴。就拿印刷术来讲,其实印刷术大家知道,很简单就是印刷,但是很少人去研究这印刷术,发现印刷术才是真正的改变了过去人类几百年从文艺复兴到宗教革命,到启蒙运动,到资本主义革命,到工业革命,它是一个巨大的加速器,也是一个催化剂。

  另外,正是因为这个印刷机的流行,让知识、让信息变的无所不在,当然当时是纸质的,其实那时候已经丧失掉一个行业,就是刚才我讲的咱们新一轮的信息的数字化,让数计变成笔记了,当时是让书记员失业了,因为书记员他们是上几千年从埃及时代开始就知道他要抄书,那个时候的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被很少人把握住的,而且知识是被很少人去解读的。但由于印刷术的出现,知识可以被很多人解读了,但是大家想现在知识是可以被所有人去解读,所以这对我们的媒体,对我们整个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机会,我们还能够按照过去的方法来管理这个,来推动这种社会吗?但是信息本身已经管不动了,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法的话。

  而且当时的马丁路德他写的95条宗教的革命意见,据历史记载,他在贴到德国教堂门口的时候,17天之后英国满大街就是了,当时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当时要有这么一本比如圣经或者一本书的话,那是可能举家一辈子的收入还买不起一本书,那个时候由于印刷术的普及,整个知识的泛滥,当然这个话也有问题,它其实也成为了后来过去几百年全球极速动荡的一个引子。

  现在的数字化,为什么中国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呢?咱们中国其实是在这一次是跟全球同步把我们的信息、汉字也数字化了。这是当初王选做的激光照牌,不要小看激光照牌,当初是把整个我们的传播途径完全数字化,这个而引申了后来的电子书。

  今天的第一个结论实际上是说数字化、智能化,我们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话,是下一轮中国民族复兴的一个极大的原动力。

  但是数字化是一种思维范式,原来我以为数字化挺简单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其实这是在十多年前我自己深受冲击的,这跟咱们现在的比方说中美之间谈判,有时候为什么谈不到一起,包括我们比如微软是个外资公司,我们在跟我们美国和欧洲的同事谈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够把握住全球的话语权和话语方式的话,我们也很吃亏,所以我在公司里也跟年轻的同事跟他们交流说怎么样在这种国际话语体系把握话语权。

  我们都知道喝茶,我很喜欢喝茶,原来《茶经》写的水温怎么定的,水温那时候定的叫谢眼泡,把水烧成蟹眼泡,就是温度够了。

  我在十多年前去美国的时候跟我美国同事也是,因为我很喜欢喝茶,带了一堆茶具去跟他们演示中国的茶艺,我就说你看水烧到蟹眼泡的时候,你就可以冲茶了。撒茶是若干、一把,很牛啊。结果我再过了不到半年再去他们家了,他说我已经学会你们的茶艺了,我给你冲茶,怎么样?

  他的茶桌上面放了三个东西,一个电子温度计、一个电子秤、一个电子计时器,他把我所有的动作全都数字化了,但这个数字化大家想象这个好处是什么呢?这个好处就是说你不需要再依靠一个大师和一个很玄学的说法,就能把事情完全做出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语境方式的一个很大的差异,造成的。有时候,其实咱们东方的文明咱们不是原来说过叫做诗人的国度嘛,我们的思维方式是非常抽象,而且非常高效的,一句话甚至如果是佛教的话,一个微笑就把信息全传完了。但是在整个现在国际话语权,经常参与叫数字化,你如果不用数字化去衡量的话,和逻辑去阐述的话,他有时候不能理解,我们发现很多这样的沟通的断桥的地方是因为这个造成的。

  为什么说这个呢?其实这个也是整个一个国家,像我们认为在中国这一次的这个复兴,需要把握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在我们的思想方面,又有我们的抽象长处,同时又要知道我们还需要补什么样的缺位,咱们补的最大的一个缺就是用逻辑的方式来理解和阐述我们的理念和方法。

  就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他曾经当初做过结论,说中国的政治从在明朝开始,一直下来之后,不习惯用数字去管理,这个为什么?这个实际上可能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可能是我们不足的地方。其实这种非常规律性的、数字化的思维方式是容易补的,抽象的这种非常高维度的思维是难补的。那么我们在这种很高维度的思维上再加上一个很落地的思维方式,可能也是我们能够在这种新时代的新使命上能够突破的一个方法。

  时间有限,几点建议。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刚才讲的可以说很多原因,说这个社会在变了,但实际上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人跟机器之间的关系有点混淆了,我们很习惯从2001《太空漫游》那部电影里面,猿人把这个骨头扔起来,啪,骨头翻来翻去,变成一个飞船,那也就是寓意着人类由于会使用工具了,造成了人跟其它动物的不同。

  过去这几百年的进步,其实还是在用外围的这种机器代替人的四肢力,但是现在信息革命过去这几十年,信息的出现,使这个机器开始代替我们的大脑,但是大脑是不是全部可以被代替?值得重新的反思,我觉得像现在很多说的,说机器会代替人,但是我觉得那个方法有局限。因为人是一个比较懒的一种动物,所以大家说很多科技的进步是由于懒造成的,人是由于我们的结构和我们大家思考经济学,我们不太愿意思考,尤其不太愿意重复性的思考和那种特别费脑神经的思考,所以我们大脑有动物脑和心皮层。

  那么,机器恰好把咱们所有动物脑的功能,就是人类最不愿意干的事情代替掉了,让人可以有精力、有能力干我们擅长干的事儿,但是由于它耗的能量太大,所以人类有时候不愿意干。那么这一轮到底怎么去重新评价机器人的关系?取决于一种文明是否可以拥抱一种新的机器或者外围的设备、外围的手段,让我们这个民族的实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那么其实也就讲到我们真要开始重新审视碳机跟硅机的关系,碳机是人,以碳水化合物,咱们吃碳水和吸氧气,产生能量。人是一个一百瓦的发电机,大脑差不多是个20多瓦的计算器,不排除意识,人其实跟机器很相似,但是又不完全一样,大家看到这种相对应性,大家可以仔细考虑一下人跟机器的关系。

  那为什么这样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知道其实现在我们中国现在一个最大的机会是如何能够在这么海量的人口情况下,提升我们的数字化能力,同时把机器的能力用足,因为机器能力不用足的话,我们的很多竞争有时会一瞬间消失殆尽不见的,因为人力有些上面是比不过机器的。

  这种发展又说什么呢?今天我很高兴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实践者来参加这个会议,因为技术跟行业是互补的关系,像现在很多行业有一个问题,行业总觉得没有技术人才,想去自己培养,培养不出来。技术业内又总觉得自己有行业知识,也没有。所以现在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什么呢?行业跟技术的配合。

  时间关系,我就把我们总结的一个智能化转型的方法论沟通一下,不多解释了。

  第一,数字化。为什么数字化?大家回去可以仔细考虑一下为什么数字化,几个词也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一个是数字孪生,或者国内有时候叫CPS,这是为什么,大家其实已经在数字孪生里面了,而且充分享受数字孪生的好处了,是导航。

  在汽车我们的手机把我们的信息放在云上面去,他帮你算完把你的路径发回来你按照它走,这就是一种数字孪生,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效率很高,但是前提就是数字化,这就是数字化的特点,它能够把物理性粗颗粒的变成细颗粒的,所以现在有技术界有一个名词叫颗粒度。

  我们的媒体、传媒、工业,由于我们的颗粒度不够细,包括现在全世界的各种动荡是什么造成的?它的颗粒度很细了,但是如果你的颗粒度很粗,你以为你站住的空间实际上你被别人站住了,这包括了思想、时间、一切。

  第二,其实现在在基础界,谈这三个词,实际上就谈到了本源,如果我们在本源上没有很多人去分析的话,什么叫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大家回去查一下,这三个其实对我们接下来的这种社会的发展和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力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由于技术是向水一样渗透到空间的,所以要全员赋能和全流程再造,还是以媒体为例,媒体的采编已经很数字化了,但是媒体的审批是不是全数字化了?媒体的人事、财务是不是数字化了?我们在报销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填纸票呢?

  这些都是数字化潜在的内涵在里面。

  第三,就是专业化、系统化、流程化,这个就不多说了,为什么说是系统?因为复杂系统就是水桶效应,所以我们在解决中国现在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如果没有一个系统论,这个不只是说系统,系统论是一个非常完善、非常先进、科学复杂的。理解了复杂系统论之后对我们的发展也是非常大的帮助。

  云物大智我就不多说了,实际上我们最终是要进入智,但是智能社会的前提是数据,现在的数据其实是既不大也不好,我们万物互联的社会并没有建成,其实这种以云以海量的计算能力(无处不在)并没有在的话,这个社会其实没法真正的进入智能社会的,这是一个路径发展论的问题。

  大家在谈智能的时候经常会说算力、算法和数据,但是我想和大家讲,真正做过智能化转型就知道了,算力和算法是很多公司没有能力做的。公司可以在数据储备和行业痛点、生态培养上面提前下功夫,你现在不下功夫以后就来不及了,在算力、算法方面,要跟专业的公司合作。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光说无益,我们还是要挽起袖子干,另外要明白需要对技术理解,最后有两个点,不做解释,只是供大家思考。

  我们谈了很多加,“互联网+”、AI+,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讲,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建议在加完之后一定要内化。加是什么?比如说你脸上起了一个包了化妆叫加,什么叫化,吃药、调整休息水面那叫化。

  另外,弯道超车与换道超车的概念,以我现在在全球各地跑的经验来看,小心弯道超车这个说法,就怕到时候道都没有了。

  尤其是所有国家都没有道的时候,大家其实想的不止是弯道超车,其实想的是换道,我们怎么去靠换道超车,或者是另起一个游戏规则,而不是只想着晚稻,这一点其实供大家深思的。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赵慧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2 万德斯 688178 --
  • 01-02 和远气体 002971 10.82
  • 12-25 八亿时空 688181 43.98
  • 12-25 侨银环保 002973 5.74
  • 12-25 易天股份 300812 21.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