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刘元春:应做专门规划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原创: 李晓喻 国是直通车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9年会”上称,实现全面小康、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相对于2010年,2020年中国的GDP和收入要实现倍增。其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最为关键。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他表示,中国2018年最终消费额约为48万亿元人民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0万亿元。按照目前的测算,2019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的第一大国。
“第一大国”的背后,也要看到,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消费出现下滑。“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收入差距并没有保持“十二五”期间持续回落的趋势,而是出现了反弹。在持续性的收入分配不平衡背后,存量不平等的问题正在累积。
刘元春提醒说,中等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最近的变化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中等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之比到2005年达到最低点,2005年之后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持续上扬,到2015年达到高峰,最近持续回落。原因是什么?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全球的背景,有技术持续改进所带来的影响,也有扶贫工作加大力度等原因。也就是我们的政策实际上一方面有利于高收入阶层,另外一方面有利于低收入阶层,这导致的一个趋势叫“中等收入群体消失”。
他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在全世界的潮流里面算好的,所以我们看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最近也有所下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占GDP的比重最近也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最近下降很猛,也就是说大量的消费是依靠政府消费来进行支撑的。各国的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之比,中国处在低水平。
刘元春称,如果中等收入群体持续壮大的态势保持不了,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成长、理想的“橄榄型社会”就很难出现。
他表示,最近拉美的智利、阿根廷、哥斯达、秘鲁等国家经济增速不错,扶贫进展也很好,收入差距也出现了明显下降,但社会冲击却日益高涨。这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在GDP持续增长,小康目标全面达成的时候,社会压力是不是就会减少?
刘元春称,从拉美的现状来看,我们要注意,边际上的一些变化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机会、收入、获得感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明显。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不仅是中国大市场形成的关键,也是未来社会稳定的一个关键。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应在中等收入群体培育和收入扩张上有专门的规划,就像谋划全面小康社会一样,这样才能在收入差距持续下降,贫困问题持续改善的过程中,形成经济增长可持续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鲍一凡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