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实录|从小巨人到冠军的跃升之路

论坛实录|从小巨人到冠军的跃升之路
2019年05月30日 13:51 新浪财经综合

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圆桌论坛:从小巨人到冠军的跃升之路圆桌论坛:从小巨人到冠军的跃升之路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小巨人是企业成为行业冠军不可逾越的一步。小巨人企业,应该如何放大优势,早日实现新的飞跃和突破?

  5月29日,在《中外管理》杂志社和湖南省工信厅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暨湖南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论坛上,来自星邦重工董事会秘书、常务副总黄喜华,安徽新远科技董事长程振朔,明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首席数字化转型战略专家赵兴峰,江苏联测机电总经理米建华,品胜股份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李彦奇,以及本场论坛主持人、兴富资本董事长、“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评委王廷富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成为隐形冠军的进阶之路

  王廷富:小巨人跟”隐形冠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注于做细分市场,有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小巨人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全省排名前三名,”隐形冠军”必须是我们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名,今天也来了刚刚获评”隐形冠军”的三位企业家,请三位”隐形冠军”的企业家分别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企业如何成长为”隐形冠军”的?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关键节点?

安徽新远科技董事长程振朔安徽新远科技董事长程振朔

  程振朔:我们是做固体矿样的,因为固体矿样就是靠量,2002年调研,要找到新的赛道。当时国内吸收剂是散而乱,也不太环保,所以我们就找到了细分领域,然后跟南京林业大学一个专家合作,送了他10%的股份,2004年正式成立公司,成立的时候比较坎坷,因为国内第一没有规模,第二我们打市场的时候也很艰难,价格便宜还是没有人要我们的货。后来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我们再贴2千元进去,终于把这个市场打开了。用户用了之后都说好,而且我们在产品生产上注重环保。做到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因为2008年次贷危机,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到了2009年、2010年寻找国内的吸收剂客户,因为我们是国内最大的,所以就找到了我们,花了两三年的测试,我们企业是2014、2015年才开始爆发的。

江苏联测机电总经理米建华江苏联测机电总经理米建华

  米建华:因为我们公司是2002年成立,我们公司怎么样成为”隐形冠军”的?四个字,一个是“专注”,一个是“专一”。在产品上专注于动力测试行业,我们对这个行业很专一,没有移情别恋过,17年一直专注于测试动力这个行业。第二专注专一于我们的客户,很多客户从我们的创业初期开始就一直是我们的客户,成立到现在一直合作,没有断过。第三我们对我们的技术研发是专著专一的,汽车行业是我们的主要用户,还有航天、军方、舰船。汽车行业换代、迭代比较快,三年一个品种,两年一个品种必须出来,这两年汽车行业竞争很激烈。我们研发进度必须要赶上,所以我们在技术更新方面,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要想着这个客户产品更新怎么跟进?所以这块17年前专注专一。还有人才培养,我们的员工是我们的事业合伙人,公司的核心骨干有众多现在挑起大梁的伙伴,给期权和股权,所以才会一直跟着我们。

品胜股份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李彦奇品胜股份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李彦奇

  李彦奇:我们是做消费者市场的,思考维度不一样。我说一下我的思考。我觉得品胜的核心产品,像充电报、数据线,实际上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不像几位企业家有非常强的专业门槛,别人想进来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在思考和选择的维度都是居安思危,一方面除了专注之外,品胜16年一直专注于3C的技术配件,技术门槛不多,但是用心把产品做好。从营销端考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用户。第一是深耕,大家很少会看到数码配件产品做广告的,我们很重要的就是渠道的深耕,企业走市场要么沉下去,要么走出去,沉下去我们做的更进一步细化。走出去二次出海,第一是传统贸易方法,第二次出海采用的是跟我们手机维修捆绑在一起。

  所有的”隐形冠军”说要专注,一直做这个行业,我有一点不同的观点,可能站在不同的维度上。有的时候你也要考虑为你所在的行业是否有潜在的竞争者,对你原有的市场份额影响很大,小米开始做配件的时候对我们的影响就很大。

  在战略选择的过程当中,要识别你核心的竞争力,你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技术这块可以稳稳站稳脚跟,品胜面对的是消费类市场。2013年做全渠道的时候,用户在天猫买品胜的产品,是离用户最近的门店发货,今天看来天猫很多新零售的合作方式也都是这样的,我们开发系统中积累了数字化能力,这是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当中慢慢演化出来的能力。

  王廷富:感谢三位”隐形冠军”的企业家的分享。黄总是高空作业平台的,先是湖南的小巨人,在未来发展成中国的”隐形冠军”,我们做了什么准备,有什么样的困难没有?

  黄喜华:刚才三位”隐形冠军”的企业家分享来看,一个是踏实,一个是专注,华为的任正非讲到了一个是人才,一个是教育。星邦重工作为一个创业至今十年的公司,十年磨一剑,到现在成为了一个国内的高空作业平台有一定行业定位的公司。同时星邦重工也是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20强的制造企业,这是英国做出来的排名。

  创业到现在为止有10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创业的想法到2007年试制机的落地,到去年实现了6个亿左右的营收,达到了五六千万利润,公司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每个装备制造企业都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共性的问题。碰到困难没有办法,只有踏实地去做,务实地解决困难,才能够跨过这个槛。

  公司由小到大,资本实力不够,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控制有限资源的分配,同时在外部获取相关的资金支持,所以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吸收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让公司的实力在自身的积累之下,同时也得到了外部资本的支持,让公司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人才方面,人才确确实实是公司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企业成长就像人一样,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资源,需要匹配的人力物力,包括管理的措施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星邦重工从一个租赁厂房到2013年自建厂房,到智能工厂开始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停地吸收和引进相关人才,星邦重工虽然是小公司,但是我们的管理层有来自于全球细分行业第一大公司的供应链总监。在不同阶段付出的人力成本不同,引进的人才也不同,所以人力成本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匹配,是公司不断调整的过程。

  先解决百米短跑的问题

  主持人:赵总你服务了很多企业,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从初创成为小巨人,成长为”隐形冠军”,是一条非常艰苦的,你对企业的成长有什么样的个人建议和见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首席数字化转型战略专家赵兴峰明悦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首席数字化转型战略专家赵兴峰

  赵兴峰:我个人从咨询的角度服务了很多的小企业、大企业,也见证了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我从两个方面来分享我的看法。

  我们的企业从初创到成为小巨人,到”隐形冠军”,首先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第二是如何持续的问题。

  如何发展的问题是短跑的问题,前面是100米短跑,后面要想持续的话是长跑,前面很可能快速成长,快速发展,成为了小巨人,或者是成为了”隐形冠军”。未来如何持续?德国的”隐形冠军”和日本的”隐形冠军”周期很棒,而中国强调短短几年成为”隐形冠军”,这只是跑完了一个短跑,你短跑跑得比别人快。

  第二个是持续的问题,其实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注重短期市场机会的把握,很难去考虑真正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这家企业,包括机制、文化、理念,可持续性的东西。

  最后我简单总结,要想做到持续,把握三个点。宏观方面是趋势,中观层面是模式,微观层面是优势。我们要在大的驱使下来创新我们的竞争模式,打造企业模式的创新,在趋势、模式下企业构筑持续的优势,才能够让我们做到持续发展。先解决百米短跑的问题,再解决马拉松持续领跑的问题。

  压力虽有 机会同样存在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40年的黄金时光,从去年开始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国内的成本越来越高,第二全球经济化面临倒退,你们每个人回答一下你们有没有感受到外部的压力和影响,如果有压力和影响的话你怎么样应对?

星邦重工董事会秘书、常务副总黄喜华星邦重工董事会秘书、常务副总黄喜华

  黄喜华:压力肯定是有,我们的政府报告,每年总理报告总是讲困难很多,压力肯定有的。星邦重工作为高空作业平台的细分行业,应该来讲跟国家的GDP发展水平是相关的,人均GDP是8千到9千美元,这个是细分行业产品需求开始大量爆发的阶段,所以目前来看市场给我们的机会是比较多的,只是在经营环境上面,从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带来问题,我们都可以克服。

  程振朔:对我们来讲只要理念正确了,其他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说向日本的稻盛和夫学习,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要追求卓越,要做就做第一。我们也要把企业的文化打造好,应对好中美贸易战形势的变化。

  米建华:我们企业也有压力的,最近国内国外的形势变化对我们有推动,也有反作用,好的方面在哪里?因为中美贸易战之后,因为我们测动行业高端顶级的设备都是国外的,随着中美贸易战知识产权发生冲突之后,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开了一个口子,我们企业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进入航天航空领域,这是好的方面。压力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做企业,我们有这个好的机会,我们要抓住它,我们只能做好,不能做砸,所以我们必须要专注于动力测试,技术更新,不能因为航空航天,直升机个发动机用了我们的产品,性能不稳定,所以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开发,这个压力非常大。第二个压力是市场环境在进行波动,有两个波动,一方面是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市场需求量在下降,对我们企业的产品而言有滞后性,我们企业作出反应,做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在新能源方面在细分领域我们也是第一,我们前期投入比较长,技术积累比较多。面临国家政策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们大量投入的时候怎么样对抗不确定性,新能源领域的不确定性,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挑战,我们还是一句话,公司只能通过专注、专一去做好我们的产品,这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有了人才的保障,在复杂的环境当中还是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李彦奇:每一位企业面临的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人力成本上升,所有的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我的解决之道就是识别核心资源和核心要素,如果你依然是依靠人工成本优势去做竞争力,我建议你赶紧转型。

  第二个问题是全球化的经济退步,我个人的观点全球化是震荡中进行前进的。现在整体的趋势就是全球的供应链协同是未来的趋势,其实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思维,中国海上商船,军用飞机到底炸不炸?不炸,因为这是国际的商品,这是未来的趋势。从贸易的本质来讲大家都是协同的。

  主持人:面对严峻的形势之下企业们都有信心。最后请赵专家总结一下,面对这个压力形势,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国企业该如何去面对?

  米建华:这几年来看了很多的民营企业,我感觉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是单条腿走路,持续发展的企业,特别是面临行业市场整个经营大环境压力的时候,要想真正能够持续走下去,两条腿走路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说是两条腿?中国的企业特别喜欢看到空间、设备、厂房、所有硬件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产品等,从一定意义来讲指的是产品和服务方面这块。中国的企业不太重视在管理上的投资,华兴分享的时候把管理做得更精细,做得更好。中国企业在这个方面偏弱的,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化,管理的精准化方面相对来讲是注重程度不高,甚至说整体水平偏弱。

  我觉得未来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民营企业由于经济环境压力蛮大的,要想解决问题的话,不仅是在空间设备或者是厂房的智能化追求上,更要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化的管理,让我们的管理水平也能更高效更精准,这样就有两条腿,一条腿是硬件的腿,看的见的腿,还有一种无形的腿,就是管理的腿,希望大家两条腿都重视。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