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供应链金融是纾困小微企业融资难有效方案

周延礼:供应链金融是纾困小微企业融资难有效方案
2019年05月19日 09:56 新浪财经

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于5月18日-19日在福州举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并演讲。

  周延礼认为,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普惠金融的服务方式,是金融服务纾困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有效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将分散的产业参与者通过构建的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供给新模式新生态。

  以下为演讲摘编: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2017年10月,国办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利于拓宽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为全面落实国办《指导意见》,2018年4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强调指出,要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开展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问题提出新方案。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想尽办法解决企业的融资渠道的内在需求,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供应链金融是实现企业融资的渠道优化的路径

  供应链有利于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环境下,产融结合促使金融机构纷纷研究数字化转型发展,这给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可能。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把单一企业的不可控的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由此可见,企业的融资方式体现了创新、协同等特征。供应链金融服务比传统金融服务更有能量和效率,它为产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从传统供应链与金融服务来看,信息不对称,存在信息孤岛问题、非实时信息交换,存在结构性信息不足。实现企业供应链透明化,需要实现在库存、在途中、在生产中的货物、材料以及产品的实时可视化,实现了的ERP系统很难实现的目标。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化协同运行,在可视的平台上就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互,让企业能轻松掌握整个供应链网络全景,解决了传统企业供应链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协同制定生产计划和流程,难以实时的、智能分析和预测等产品技术问题。数字化供应链与物联网实现网络扩展、数字化协同和人工智能,提高了预测准确性。一旦企业采用数字化供应链技术,重新设计运营模式,顺应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合理控制产品数量,管控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收入、就可预先确保企业经营利润。

  (一) 供应链金融是优化金融服务、实现转型升级动能来源。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提升,供应链金融已搭上数字技术进步的快车,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化和智能化可借助数据集中、数据分享、数据整合的优势,推动金融机构及企业合作,共同分享核心数据,依靠金融科技作为支撑,打造智慧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可通过供应链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善金融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银企合作效率,实现互利共赢效果。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在银企合作在连接不同的系统,实现供应链“端到端”的可视化监测、处理海量数据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还需要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合作。

  (二)供应链金融是银企融合发展、互利双赢的载体。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数字化供应链上不断创新,从智慧化平台、数字化运营、智能化作业入手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通过对海量数据分析,积极推进自动化设备进程,实现无人送货,优化分析和配送优化等。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智能商业预测与补货、自动化设备提升仓库库存存储与管理效率。如京东物流实现高效的物流服务,24小时履约订单率达到90%。再比如美的集团,从2011年开始实施数字化转型,重构IT系统,确定623战略,投资近30亿元进行系统重构。通过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美的集团员工总数从2011年最高19.6万人,降至9.3万人。2015年美的集团营收达到1384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40亿元,利润从66亿元翻倍提升到136亿元。

  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应用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是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更是行业内的跨产业的大变革。这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金融机构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转型升级,不能错失机遇。未来供应链金融将是数字化的金融、物流、信息、业务构成可追溯的、实时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大系统。可预期随着供应链金融迎来5G的时代,我相信任何交流或交易不再区分线上线下,而是全时空24小时实在的畅通无阻的全球交易市场。相信各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得到实体经济的欢迎。未来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将会极大丰富了金融市场供给,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二、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供应链金融服务即可纾困小微企业融资,也可为企业数字信用打通普惠通道。小微企业融资难”卡脖子“的是抵押品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可依托供应链内核心企业的信用,打破以往依赖不动产抵押,可依据流动资产提供担保融资,解决了供应链内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为近年来广为推崇的金融服务小微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效率还比较低,主要是信用信息不透明。尽管供应链金融已发展多年,但是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仍颇为有限。随着国家的鼓励性政策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供应链融资视为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探索,积极开展等多种形式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打破信息不对称,打造数字信用,为供应链中的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风险可控的普惠金融服务。

  一是金融科技赋能有利于数字信用打通最后关口。风险管理是金融的职责。传统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辐射范围有限、深度不足,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会加大整个风险。众多新金融机构正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将企业数字转化为信用资产,以克服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弊端,打通普惠融资最后难关。

  二是供应链金融拥有较好的风控手段。供应链金融创新,改变了企业授信方式,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数据化供应链金融,将传统的企业主体信用转换为数据信用,提升供应链金融的风控能力,降低业务综合成本,彻底破解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三是供应链金融获取的公开数据,可判断用户特征。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可做风险评估分析与定价的数字信用,这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关键。

  四是供应链金融利用大数据可研发风控系统。通过做小微企业或经营者的经营状况画像,形成立体化的风控体系,解决了风控难题。

  五是供应链金融可运用金融科技连接数据信息。实现信用信息在线共享,形成实质的信任信息流通,为供应链管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和便利。

  六是供应链金融共享信用可改进服务方式。降低链条上供应商的融资成本,提高供应链链条的上下游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七是供应链金融可借助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有利于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风控系统可对产业供应链中交易方式和参与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对相关的交易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线上的合同、支付、单证等完整记录,以证实贸易行为的真实性,提供丰富可信的贸易场景。区块链不可篡改和数据可追溯的技术特质,可以解决多级供应商的信用问题。

  三、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金融已成为普惠金融的服务方式,是金融服务纾困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有效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将分散的产业参与者通过构建的信息平台连接起来,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供给新模式新生态。

  一要构建产业供应链服务商品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体系。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将链条内各类信息汇聚,实现全链条信息可查、可追溯,保证真实性,打破信息不透明,增加了各环节企业获得融资的可得性,实现了通过构建供应链带动资金流与风险可控。

  二要构建供应链金融解决了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构建起一个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

  三要构建供应链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畅通体系。供应链融资能够盘活企业信用,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链接核心企业与多级上下游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提供金融风控方案,实现多级信用穿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与对策

  目前,供应链金融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受信中的道德风险。但是,由于供应链融资中的企业自身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且供应链金融参与者众多,而且可能涉及不同的产业、技术领域,其运作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供应链自身风险。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其影响会迅速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而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一定会受到最大的影响。

  二是运营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要提供多样化服务,而且客户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因此,银行需要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信息来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同时企业各部门考虑重点不同,也会给银行的工作带来各种阻碍,特别是在供应链融资和服务过程中,企业销售部门希望能增加销量,决策部门则要求保证现金流周转速度,资金管理部门则希望能保证安全性,这就要求银行要能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和服务。在扩大供应链金融运营范围,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自然放大了各种风险隐患。

  三是企业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数据等方面,可能对银行采取虚假或不实信息的行为,使银行无法获得真实数据,难以有效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无法降低资金的使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主办或开户银行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也就难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这将使其无法根据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经营,调整相应的信用贷款或服务方案。

  因此,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注意做好风险管理:

  一要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主办银行要时刻关注供应链运作情况,掌握供应链企业的内部薄弱点,观测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临界值时必须发出预警信号,减少意外并维持连贯性的资金周转,增加资金运作弹性,确保目标供应链良好有效的循环。同时,银行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建立信用模型和数据库,对供应链的各方之间的相互关系设置信用值,进行评级、授信、物流资质考评和关联客户相互监管等管理方法,变过去的静态评估为动态评估。

  二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链群。对供应链成员企业要不断优选,重点在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电信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进行优选,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要引导核心企业在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要及时予以淘汰,保证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和谐发展。

  三要核心企业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在产品和服务方案设计中要从核心企业入手,借助核心企业向外辐射,贯穿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如对上游的原料供货商重点开拓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理等产品,对下游的经销商着重提供动产和仓单质押等产品,编织供应链融资网络,体现“横到边、竖到底”的纵深服务。要结合产品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企业供应链、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的创新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四要建立供应链建设保障机制。要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封闭运行。供应链金融要选择一个强大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物流公司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和物流等服务,帮助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企业的应收款指定账户开在银行,付款企业配合银行将采购款汇人指定账户。银行在给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掌握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营信息,减少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可以通过订立各项契约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同时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五、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工作建议

  第一、充分意识到供应链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对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主体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将供应链金融发展上升为重要发展战略。

  第二、鼓励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从国际实践看,国外银行一般是从核心企业出发,向其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服务;而国内一般都是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出发,将存货作为不动产之外可以抵押的资产, 开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这种业务仅仅是抵质押物的范围拓展,并没有真正从供应链的角度去开展业务。对此,要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供应链金融专营机构等特色分支机构,扩展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设立供应链金融类投资基金。加大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增强其资本实力,为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坚实的资本基础。

  第四、建立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参与各方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连接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第三方物流等参与主体数据信息,实现信用信息在线共享、产品在线服务、非标资产在线交易、政策发布及非现场监管等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各参与主体通过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征信系统等国家级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对接。

  第五、成立供应链金融行业协会。制定规范标准,目前供应链金融平台仍在各自为战,存在标准不一等问题。明确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发布行业自律准则,形成行业统一惯例, 并制定数据采集、指标口径、仓储物流管理体系、交易单证流转体系等行业标准,打破不同供应链金融平台间壁垒。

  第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法律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多方主体重大利益,包含质权所有权的原始分配和质权所有权流动带来的再分配,容易引发所有权纠纷。相比国外,中国《担保法》和《合同法》中有关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条款并不完善,抵押权、担保物权等法律概念的界定与纠纷处理还不明晰。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我就讲这么多,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