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该不该对海外买房客收税

2016年08月01日11:22    作者:叶毓蔚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叶毓蔚

  2016年8月2日起,海外买家在加拿大大温地区购买民宅将被征收15%的特别物业交易税。这意味着,一套100万的物业,海外买家将额外多交15万的税。在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对海外资金的流入采取这样一种“粗暴干预”,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压力及政治考量的。

加拿大该不该对海外买房客收税加拿大该不该对海外买房客收税

  加拿大BC省政府于7月25日突然宣布了一项重磅改革,将于8月2日开始,向在大温地区购买民宅,却没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海外投资者(包括没有在加拿大注册的海外公司或者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司)征收额外房产转让税(Property Transfer Tax),税率高达15%。

  简单地说:目前大温地区的平均房价约为100万加元/套,海外投资者买100万的房,需要在原先的各种税费外,多交15万加元的税给政府。或者换个更直观的例子,今年5月份一名周姓中国留学生以3110万加元买下一栋豪宅,创下2016年温哥华豪宅最高成交纪录,如果这笔交易发生在8月2日以后,则这位神秘买家需要多交466.5万加元(折合人民币高达2300多万元)的税款。

  有没有刺刀见红的感觉?

  7月26日,在该重磅消息发布后仅仅一天,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就向各大银行发出警告,要求进行压力测试,检验一旦大温房价下跌50%,大多房价下降40%,其他地区房价下跌30%,可能带来的冲击。

  而加拿大本轮楼市的另一领涨龙头——多伦多市及所在的安大略省,马上也成为关注的热点。安省财政部长近日表示,可能会〝做出决定来减缓多伦多房市上涨〞,但拒绝提供任何细节。

  对于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而言,对外来资金的流入采取如此“简单粗暴”的干预手段,是非常罕见的,何况房地产行业还养活了许多周边行业,包括房产经纪、房产律师、建筑施工等等。

  但温哥华高房价已不单是经济的问题,更引发了社会稳定的话题。

  据RE/MAX的统计数据,仅2015年,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就上涨了17%,平均房价达到家庭平均收入的10.6倍。畸形的高房价对温哥华本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了巨大的排出效应。从今年初年轻群体发起的“我们没有1百万”抗议活动,到近期一些当地居民占据空房和建筑工地,抗议拆迁和高房价,由房子引发的社会矛盾日渐发酵。反对党也借此发起抗议,要求现任自由党政府采取措施,收集、调查、公开相关房屋数据,严厉监管本地楼市。

  这种情况下,执政的BC省自由党政府考虑到明年省选的选票,因而对房市采取打压措施,讨好那些认为大温房市高涨是因为“海外买家尤其是中国人把贪污的钱和非法黑钱带入温哥华房市”的主流选民,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

  实际上,从今年2月份开始,BC省府“关门打狗”的节奏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2月17日起,BC省要求房地产交易中买家需披露国籍身份;

  3月份,政府放风开始研究限制外籍人士炒房,并宣称已与CMHC(加拿大按揭和住房公司)合作,收集海外买家资料;

  6月份,BC省正式对外国购房者实行注册登记,并要求其提供纳税证明。同时温哥华市长对征收空屋税进行民意调查,跨代政治家及不同年龄段民众的意见空前一致,18岁到34岁的80、90后年轻人当中呼声甚至高达89%;

  而就在7月初,OSFI给各大金融机构发送了长达4页的信件,要求在放贷时加强对贷款人的审查,密切关注贷款者的身份以及来自哪些地区,当时即已被认为是对海外资金来源的重点关注。

  这些消息出得零零散散,当时被很多人认为只是放放风吓唬民众,在心理上打击一下而已,加上加拿大各级政府办事素来龟效,没人想到BC省府此次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推出重磅政策。不过回过头看,突然的背后,实际上已是各方大半年博弈的结果。

  此次BC省的政策一公布,第一个拍手的是温哥华当地民众:根据Angus Reid的调查,大温地区支持新税的居民比例高达90%。

  但把矛头都指向海外买家,靶子定位是否精准呢?

  就在宣布该项政策不久前的7月7号,BC省财政厅长Mike De Jong首次公布了海外买家在BC省置业的详细数据。以6月10日至6月29日的数据为例,BC省共录得超过1万宗房屋成交纪录(房产交易总额超过76亿加元),登记为海外买家的仅占337(其中258个来自中国大陆),占总交易量的3.3%(投资额为3.9亿加元)。温哥华市的比例稍高,温西、温东和市中心共成交1139宗房产交易,总金额为16亿元,其中有47宗交易与海外买家有关,比例为4.1%(投资额为6400万加元)。这意味着,外国人对大温地区的楼市影响,至少在明面上,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对于海外投资借助有加拿大身份的人群进入加拿大市场的行为,当然会有,但是政府恐怕无能为力,因为它不能承担压制整体房市的责任,也无法针对一个特定的族裔进行选择性的控制。

  从这个角度讲,此次改革对房价的真正影响,恐怕仍然是心理暗示大于实际效果。因为这是加拿大省一级政府首次对类似的海外投资进行直接限制。BC省动手后,民众会联想,这是否会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开端,后续政府还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其他省份(尤其是经济龙头安省)是否会跟进。这些猜测在舆论的推动下发酵、传播,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可能远比政策本身影响要大得多。

  至于在加拿大本轮房市上涨中饱受诟病的中国投资者,某种程度上,被当地舆论当做靶子,也与自身的心态以及对当地规则的不融入、不了解有一定的关系。

  “在多伦多,大把俄罗斯人和伊朗人拿着现金购买公寓房;在东部海洋省份,美国富人横扫海边度假别墅;说起买旧宅推倒重建,在各地市场上规模做得大的也绝对不是中国人。为什么环球邮报之类的老是喷中国人?”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房产经纪的感慨或许代表了一部分的实情:“中国富豪爱竞价抢房,不少人还以上当地媒体头条而沾沾自喜,觉得老子有钱为国争光了,你们当地人是羡慕嫉妒恨。再看看其他国家的富豪,豪宅照买,但人家又是信托基金,又是离岸公司,而且参与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各种工具用得多娴熟,闷声发大财!到最后,政府为了安抚民心,一棒子又打回到中国人头上!便宜不是占得最多的,黑锅全背了!”

  如果摒弃情绪,回归经济的角度,真正要解决居者有其屋,恐怕还是“热钱往哪里去”的问题。如果政府继续采取直升机撒钱的方式疯狂印钞,实体经济持续萧条,资本热钱全世界乱窜,那么,资产的泡沫化恐怕不是能否被强行遏制,而是像决堤的洪水,哪里有路往哪里去的问题了。

  作为逐利的资本,追逐泡沫无可厚非,热衷于创造更大的泡沫,其实已经是在给自己掘墓,到最终若躲闪不及,死于泡沫恐怕仍是不可避免的宿命和循环。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现居多伦多,从事金融理财服务工作,媒体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温哥华 华人 买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