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滴滴优步估值?

2016年08月01日14:21    作者:钱军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钱军

  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使用P/GMV模型为其估值。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GMV,即平台交易总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Uber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

如何给滴滴优步估值?如何给滴滴优步估值?

  相关消息:传Uber将获滴滴优步合并后20%股权 新公司估值350亿美元

  最近很火的滴滴打车和Uber(优步)都是开放型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滴滴打车牢牢占据中国打车市场80%份额,而Uber位居美国打车市场的第一位,在全世界很多别的国家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两者的估值及估值涨幅更是惊人,滴滴打车值500亿美元,Uber值1000亿美元,似乎每过一轮融资其估值就能至少涨个100亿。

  估值是怎么估出来的?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问题,滴滴打车和Uber现在到底挣不挣钱?从目前披露的信息判断,他们不一定挣钱,因为他们还在大量补贴、烧钱。补贴目的是为了占领更大市场份额,等到某一天市场份额牢靠,不补贴盈利也可以持续,就是价值创造的来源。

  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这种新兴行业如何估值?第一,股价带有前瞻性,股价看的不是过去,股价看的是未来,未来能为投资者赚多少钱?所以,金融学里面很多课都会学到折现现金流(DCF)模型,就是把以后每一年公司能为股东挣的钱(未来现金流)通过一个折现率折现到现在,这个折现后的现金流之和就是股价。用得比较多的另一类模型是市盈率(P/E):分子是股价,分母是每股的净利润,即去除所有费用和成本后能给股东创造多少价值。市盈率高的企业有人会觉得比较贵,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增长型的企业。而市盈率比较低的企业是成熟的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大。但是,市盈率模型的假设前提是该公司是盈的,并不适合给尚未盈利的滴滴打车和Uber定价。

  而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使用P/GMV模型为其估值。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GMV,即平台交易总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Uber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在车辆需求量高的时候(比如节假日或者大型活动后)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车和司机资源,且可以自动定高价。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估值模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当滴滴打车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不烧钱以后市场份额是否还能稳固?还是不补贴时市场份额会大幅下降?这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此外,企业的盈利时间点是什么时候?一年后,还是五年后?这个对投资者和公司今后战略也很关键。

  那么,为什么苹果要投资滴滴打车?你可以说,盈利空间的上限可能都看不到,因为滴滴打车和Uber的目标是要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出行时总要坐车,不管是有人还是无人驾驶,将来有可能在出行时顺便把其他N 件事情都做了,这就是说盈利空间有无限可能,但是里面的不确定性也大。所以,怎样判断不确定性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DBA/EMBA/EE项目联席主任,曾任美国波士顿学院卡罗尔管理学院金融系终身教授。)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滴滴 优步 估值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20万新三板投资者必关注:刘士余亲自站台意味着啥?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