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易宪容:政策市窠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37 《环球财经》杂志

  文 | 易宪容

  市场和个人如何看股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决策者如何来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言论。

  近来,国内股市震荡不已,使得投资者面对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对此,有人认为是政府政策的结果。比如,早期的下跌有人就认为,是政府严查银行资金入市、严禁企业高管抛售、严禁外资非法入市、是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因素造成的,甚至有人认为是政府当时不看好股市,而后期的上涨则是政府淡化股市泡沫论、“做旺”股市的信号。

  对于这些观点,市场和个人如何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决策者如何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言论。

  中国股市发展十几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政策市”。

  早几年,政府的政策要让市场上涨,那么股市就上涨;政府的政策要让股市下跌,那么市场就会下跌。正是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股市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信心的丧失。

  但从本世纪开始,国内股市政策开始有所转机,特别是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市,股市制度性缺陷有所纠正、基础性制度建设在不断完善,从而使得政府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国内股市也开始走出“政策市”的阴影,投资者信心也逐渐在建立起来。

  然而,随着最近股市的震荡,市场有人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思维考虑问题。当股市上涨有人肆意吹大股市泡沫时,有人就认为得重估国内股市价值,使之与

中国经济实体发展相联系,就得让股市市值及与GDP之比跟国际接轨。

  这时,一些颇具影响的人说,中国经济形势大好是股市大涨的基础,未来的持续增长更是股价快速上涨坚不可摧的动力。更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早就仅次于美、日、德了,而这些国家股市的市值占GDP之比已经达到130%或100%以上了,而中国仅占40%左右,所以上涨空间还大得很。

  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政府每出台一项政策,调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重新放行基金入市等,都是有意来促进股市繁荣。特别是主办2008年奥运会,更是政府有意展示中国的“国力”,而股市理应与此“国力”相协同。因此,这些人就认为中国股市只可能上涨不可能下跌,因为政策就是在“做多”。

  正因如此,有人就在股指上涨时推波助澜,而在下落时又以种种舆论来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出台政策刺激上涨;否则就是政府业绩的失败。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适应变化了的股市和市场环境来思考问题,而是希望政府重新走进“政策市”的窠臼。

  比如,

银监会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特别是个人消费信贷入市,这本来是银监会的基本责任,是防范银行风险、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与平常的政策,可这些人就非得认为是政府要打压市场。

  还有,股市价格快速飙升、上涨幅度获得世界第一、金融股炒得鸡犬升天时,尽管有分析人士认为政府不该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否则会让泡沫吹大,对股市发展不利。但市场却对他置之不理。而当股指下跌时却有许多人出来大喊危害,呼吁政府应出台政策托市。

  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股指上涨或下跌根本就不是政府的事,而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政府既不要对股市价格的暴涨负责,也不要对股市价格暴跌负责,政府能够做的仅是市场规则的设定与完善,仅是维护与完善市场的秩序。只有这样,中国证券市场有效的市场机制才能确立,国内股市才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政府应保证市场规则的有效性,应该做的不是让出台的规则与制度让市场出其不意,而是让市场有更多的可预见性。比如说,基金发行的突然停止及突然放开都是不明智的做法,而应根据市场的短、中、长期规划给予一个明确的预期。

  文中醒目处:

  政府不可以“做多中国”的心态来发展国内证券市场,而是要让市场自由发展,不可把股指的上涨或下跌作为其关注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