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资欲沽空中国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1:34 《环球财经》杂志

  本刊特约记者|杨志荣

  一旦人民币汇率放弃管制,外资必然利用股指期货沽空中国。

  2006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房地产、股票、汇率、外汇储备、国企利润、财政收入全线飘红,股市高涨130%,北京楼市连涨18个月,外汇储备超万亿美元,大型国企利润也近万亿元,财政收入增长30%,接近4万亿,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增1.5%:六高一低,一片“盛世繁荣”景象。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最近发生的几个事情就比较有意思了。

  借势,故暂不做空

  当上证综合指数欲直冲3000点时,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于1月30日在《金融时报》告诫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的危险。次日股市开始暴跌至2600点附近,三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近万亿人民币。

  为此,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国信证券等11家券商研究机构和华安、广发、交银施罗德等9家基金公司在东方证券研究所忙不叠地对股民们振臂齐呼:当前A股市场仅是繁荣初期,目前仅是得了点“感冒”。

  连退休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闲不住了,他告诫中国政府不要干预股市,应顺其自然。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呼吁,中国股市“泡沫论”不成立,政府不应直接压制股市。

  这次股市的“感冒”,格林斯潘、高盛们其实是最乐在心里的。他们担心的只是中国政府此时过多的干预会带给股改后的股市仍然有过多政策市的阴影,影响他们的大利。相反,他们乐见中国股市的短期震荡。

  QFII中国A股基金月度报告显示,QFII们2006年12月末的平均仓位达到96.7% ,但其在1月份逢高减仓,已经赚得钵满盘满,此番正好借助成思危先生的讲话来打压股市,来拉低持仓成本并做多金融大盘股,看空但不做空。

  泛滥美元,阴谋大利

  QFII、私募基金及其关联投资银行们虽然已经通过战略投资、IPO和股市吸取了大量金融股份,但于他们的大利而言,目前准备尚不充分。

  何为大利?沽空中国,变中国为定位于廉价加工贸易基地“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势头,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家的动员能力,促进了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快速增长,已经开始威胁到美元和美国的地位。中国3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已经占有美国国债的8%,保尔森告诫中国,目前中国所拥有的美国国债尚不足其一天的交易量,美国并不担心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实际上,美国财长已经心虚了。那么,消除威胁的根本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来一次金融危机,沽空中国。

  在西方看来,目前已经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金融已经度过5年过渡期对外开放,外资金融以强大的金融服务传统业务能力开始走向前台“摘樱桃”,抢占中国高端贷款市场,并日渐形成了中国银行负责低息揽蓄然后购买外资银行结构化理财产品的金融市场代工格局。

  其次,虽然美国人都明白人民币即使大幅度升值也无助美国贸易赤字的改善,但美国压制人民币升值一是能获取不少政治利益,二则让中国接受了浮动汇率制,只要人民币汇率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机会就来了。

  所以汉克·保尔森1月31日在其新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在他余下的两年任期中,将把敦促中国迈向自由浮动的市场化汇率作为其“主要目标”。而IMF早就夸奖中国商务部智库们所预计的2007年人民币将升值4%的说法“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热钱炒人民币的成本大概在4%,一旦升值幅度超过5%,巨大的套利空间将会诱导更多的热钱流入,这无疑将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5%。今年1月份更是加速攀升了0.6%。

  自美国信息泡沫破灭以来大量的美元输出已经为全球、尤其是中国创造了巨量的流动性。1月31日美元利率连续第五次维持在5.25%,中国由于巨量产能的释放和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必然因不断增加外汇刺激央行增发央票回收流动性而推高利率,从而不断缩小中美两国的利差;日本更是通过央行的不作为促使日元对美元汇率不断走低到4年来的最低位,并保持日元利率在0.25%的低位。这些因素促进了美日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

  实际上,2003年以来,日美等大量热钱就已经通过短期外债和经常项目进入中国热炒楼市,在推高楼市后已经逐步完成了向股市的大规模转移,所以就有了2006年的股市疯牛,楼市已经为国人接盘。而在中国股市,随着股改的深入,郁闷多年的国内券商研究机构和他们的基金客户们开始一窝蜂地发基金,大的一天就发400亿,硬把华尔街的基金比下去。已经集聚一万亿元的国内基金们能不一个劲地为国际大鳄抬轿子企图讨点赏钱吗?!

  把好汇率这道关

  过剩的流动性和无法理智的投机热潮都已经准备好了,沽空中国还需要哪些条件?

  美国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如格林斯潘所要求的“顺其自然”的股市;保尔森为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三步走”规划的第一步,更具灵活性的人民币汇率。

  不过,更为关键的一点他们没说但已经悄悄准备好了,这就是他们为沽空中国必备的一个杠杆——中国股指期货。

  2006年10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推出了针对海外上市国企的中国股指期货,新加坡交易所随后跟进包含国内重点上市公司的中国指数期货,而工行、中行、中国人寿这些超级大盘股正是芝加哥版中国股指期货的成份股!由于超级大盘股的总股本和实际流通股本的比例目前仅达到20%,这导致了超级大盘股的价格对指数有较强的杠杆效应。

  有测算显示,前三大上市公司即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银行上涨或下跌10%,将导致上证指数波动约4%,其对指数权重的干预程度已经超过40%。

  不要以为这些股指期货不能按人民币交易就不能主导中国的股市,实际上,我们已经从中行H+A和工行A+H的过程中看到了境外证券市场左右A股价格的“影子化”现象。

  不要以为中国不是先前弱小的东南亚,国际投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法,2006年我们已经领教过了,高盛、瑞银曾先后提出了两套完全不同的内地银行股估值理论来提升或打压金融

股票。而国际热钱大肆通过经常账户等途径进出,我们也已经领教过了。

  一待人民币汇率放弃管制,外资必然利用股指期货沽空中国。

  事情一旦发生,股市暴跌,国际热钱将席卷股市,数万亿元的资产将化为乌有,而后利用升值的人民币汇率换取更多美元并通过经常账户等渠道胜利逃亡,楼市暴跌,银行坏账巨增,财富被大肆洗劫,人民币大幅贬值,企业利润急剧下降……

  这样,2006年“六高一低的”盛世繁荣景象反转为“六低一高”、内需凋敝的拉美化景象,中国重回低成本加工贸易中心的阶段,成为美国主导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部分。

  文中醒目处:

  汉克·保尔森1月31日在其新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在他余下的两年任期中,将把敦促中国迈向自由浮动的市场化汇率作为其“主要目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