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市资源竭泽而渔要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05: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卫文省

  近来,有财经媒体透露,某某省、某某市的相关领导明确要求,自己管辖的区域内今年要上市多少家公司,有的甚至规划了以后每年要上市多少家公司。笔者以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同样适用。利用资本市场使企业做大做强,利用资本市场募集经济建设所需资金,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该尊重企业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律,应该更多地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如果对上市资源过度开发,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首先,这容易造成攀比效应,追求速度而忽视上市公司的质量,将给

资本市场埋下新的风险隐患。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旦某某省市制定这种每年上市多少家上市公司的目标,其他的省市就会出现跟风攀比,给一线监管部门带来很大压力,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新上市公司的验收把关工作,就有可能放松把关,导致个别公司“带病上市”:比如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很清晰,“三会”运作不规范,等等,导致以前出现的大股东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继续发生,给资本市场和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其次,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上市资源,可能会导致优质上市资源的枯竭,出现竭泽而渔式的不良后果。尽管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客观来讲,对于具体省市来说,优质上市公司的培育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总量也应与其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相匹配。如果地方政府官员过分看重任期内的上市目标,急功近利,不断地从矮子里面拔将军,由于将军毕竟有限,而矮子又不容易被市场和投资者接受,一旦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新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下滑,市场和投资者都不会满意,可能选择用“脚”来投票。当然,监管部门也不可能坐视不管,在各方压力下,这个地区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形象就会受到损害,未来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能会一蹶不振或陷入低谷,与地方领导的主观愿望相违。

  最后,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上市资源,可能会使公司达不到利用资本市场获得更好更快发展的初衷,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公司上市不仅是要筹集项目建设资金,还需要利用上市扩大公司本身的影响,甚至引进战略投资者。但公司上市也需要把握一个时机,并不是每个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市都会获得最佳发展效果。如果急于上市,可能会选择不到更合理的股价,不但募集不到企业预想的资金数量,还有可能使投资者对公司的质量缺乏信心,影响到公司未来的发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反面的、负面的力量也无限大,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

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单位和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更畅通。如果上市达不到公司上市的初衷,其他的拟上市公司就会出现等待观望心理,甚至对通过上市发展壮大缺乏信心。而这样的结果,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

  (作者单位:山西证监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