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冯科:加息让银行承担调控成本 加剧经营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4:49 新快报

  冯科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

  此次加息正如我们所预测的,央行将加强紧缩调控,通过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措施抑制经济过热。

  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信贷增速过高趋势不改的情况下,加息属于理性选择。同时,此次加息也是出于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出现的预防性紧缩。加息将减少投资同时也抑制消费,把流通中的货币更多地转为储蓄,有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产生。

  银行利率的提高扩大了人民币与美元及其他外币的利差,将有诱使外资流入的利益趋向,外资流入的压力增大进一步加大了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由于个人比企业对利率更为敏感,存款利率的上调将更多地吸引居民存款,而放贷的抑制效应不大,银行流动性有继续累积趋势,同时银行吸存成本上升,银行盈利压力巨大。利率上调将使债券出现价格向下波动损失,银行大量持有的债券资产存在价值缩水的可能,银行亏损可能被放大。

  加息在短期内对抑制投资过热有积极作用,而且由于银行新增贷款指标已用完,房地产开发贷款几乎停顿,新增房地产投资将减少。但新商品房供应减少,可能进一步推高

房价,加上贷款利率的上浮将使更多居民持币观望,房地产市场需求受到抑制,房地产商面临市场风险。同时加息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企业的盈利状况受到威胁。而企业的经营状况与银行不良贷款存在负相关关系,企业经营不佳将可能使银行出现不良贷款。加息最终使银行存在更大的经营风险。

  此次加息,不纯粹是信号意义,我们相信加息对于抑制宏观经济过热有实质性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加息的宏观调控成本更多地由银行承担,加剧了银行的经营压力。(作者系

北京大学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