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拭目以待:看房市大嘴李开发的预言什么时候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10:18 新浪财经

  新浪网友

  李开发,何许人也?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一次提到的李开发,是因为他在新浪上发表“高论”——《专家预测:八条措施到位,07年房价可能下降25%》。发表这样的“高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要么价随声落,一飞冲天;要么楼市如常,语破人“亡”,遗人笑柄。

  关注房市的人多了去了,只要有人敢于站出来预测,便会有人围观,在网络上便会有人出来点击。特别是说房价下降,点击的人就更多。这不,有房的,担心自己的资产缩水;没房的,至少可以平衡一下心理,或是心生些非份之想。于是,预测房价成为当前网络的宠儿,总有人想掀起点波澜,吸引些眼球,炒作一下自己。有点小胆的预测“房价必降”,胆大的预测“2008年后必降”,“有小胆的”得了小名声,“胆大的”得了大名声。这一次不一样了,来了位“没有胆的”——专家李开发说了,07年房价就降!而且连降的幅度都定下来了:25%!其实那些预测房价降的,并不一定内心真的觉得、或真的希望房价下降,说说而已,博个知名度而已。

  李开发之所以敢于口出狂言,豪赌2007年

房价下降25%,是因为他深知,这个世道,没有一番惊天动地的语言,是没有办法获得巨大的舆论效应的。所以为了出人头地、显山露水、博得更大的声名、更大的影响,李开发豁出去赌一把了。深度阅读李开发先生的文章,我看到了字里行间的种种怪象:

  怪象之一:李开发大搞“踩踏别人、抬高自己”的学术霸权

  要蛊惑群众,要“忽悠”政府,自然要装得象个专家,说几句内行话。于是李开发摆出个“一揽众山小”的架势,把凡是与他观点相抵触的、有关

房地产业的观点狂踩脚下,以便反衬自己的眼疾如鹰、把握大势,掌握真理。

  李开发在其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分析07年房价涨跌背景为“幌子”,对其他专家对房价走势判断的观点进行全面打压,扣上“支持房价上涨的六大奇谈怪论”的“大帽子”。“政府是要房价稳定,不是要房价降”,“市场供求关系,有人需求,所以房价上涨”,“打压房价、急刹车会造成相关产业连锁反应,造成不良影响”,“打压房价损害金融稳定”等等业界公认的观点,统统被李开发打入“妖言惑众”的冷宫,定位为“奇谈怪论”。这充分说明,在研究问题上,李开发先生是赤裸裸的“学术霸权主义者”,主张“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能够支撑他观点的都是真理,不能支撑他观点的,特别是那些与他观点相左的,必被其泼污为“奇谈怪论”。

  怪象之二:李开发明显思维混乱、语无伦次

  李开发先生在论证自己观点时,时常角色错乱,一会儿站在群众的立场指责政府,一会儿站在政府的立场维保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会儿又站在国家的立场指责国际跨国公司的“热钱”流入。

  在其文章的第二部分,标题是“预测结果:2007年房价可望在2006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按照常理,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是论证为什么房价会降,而且为什么就降25%的。但内容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讲政府调控房价的理由,而且是一些空泛的,没有新意的理由:一是“暴利推动贫富悬殊日益分化,房价高企是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日趋贫困化,黑市洗劫老百姓的财富,政府再出重拳调控房地产业势在必行。”二是“房价、房市泡沫、金融危机的多个潜在问题危机日益严重,政府应对措施必然出手消减泡沫,平抑房价”。三是“房价高企,挑战政府权威,挑战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治国方略与政府信用。”

  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治文,想来不会是什么有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专家!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就着热点话题抢风头的浅薄之士而已。

  怪象之三:李开发“猴急”之下庸医乱开方

  李开发为保证其房价下降25%的目标能够实现,开出了8味猛药组成的“大处方”。他自以为是、心比天高,狂妄地以为他自己一个人的能耐要比中央政府那些庞大的专家队伍阵容还要顶用、还要牛叉!

  且看李开发先生的“第一味药”:大建保障性住房。这一点无可厚非,中央政府也明确要求各地做了。但李开发又言之凿凿地说,保障性住房的比例要达到70%。这简直是在痴人说梦,李开发先生还不如直接建议中央政府走“回头路”,推行过去的公有住房制度了!回顾过去,大家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实行公有住房制度那么多年,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善。通过政府包办来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是可行的,但要解决70%的人的住房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建议李开发先生认真地研究一下那个段历史和那些数据,并对两种不同方式的住房供给制度的效果进行量化对比。

  李开发的“第二味药”更绝!他要求政府把2004年以来的住房进行一次拉网式彻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用什么钱买了这些房子,并收缴违规资金和“黑钱”。看到这样想当然的建议,真让人忍不住笑喷了。不知道李开发先生写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这需要多大的工作量啊!难道要全国人民都停下手中的事来理清房地产这本烂账?更想不通的是,不知道李开发先生有没有一点宪法精神,有没有一点人权意识,懂不懂得对私有财产的尊重,懂不懂得对人权的尊重?是不是李开发先生所住的小区里被盗了一件衣服,我们就可以组织警力和群众把每家的房子都搜查一遍?

  且看李开发的“第三味药”,“非本地居民与外来工作者未满5年,在所在城市购房,只能购买

商品房,且应在同等的基础上额外征收30%的税率。”我不知道作为李开发先生的重要舆论支撑点的农民朋友对这样的馊主意作何感想。难道农民朋友的命就这么苦,他们进入城市的门槛就应该如李开发说的这般高?中国农民为共和国的建设和繁荣做出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奉献,城乡二元结构也好,工农剪刀差也好,农民们都毫无怨言地认了,今天社会进步了,经济相对繁荣了,你李开发要站出来,在城市的边缘上围起栅栏,把农民朋友阻挡在城市化进程之外,挡在分享城市文明的餐桌之外,你居心何忍?

  “第四味药”李开发提出“对非享受相关待遇而拥有大面积住房者征收持有税金”。在他的眼里,享受大面积住房是一种待遇。我不知道李开发先生把住大房子的这一待遇给了谁?是官员,是文化人,还是他自己这样的专家,看来只有李开发自己清楚。既然想开征房地产持有税,那就应该一视同人,为什么要分“待遇”、分面积大小呢?碰到没有权的有钱人就想方设法去宰一刀,这只能鼓动这个社会不思进取的依赖心理,甚至会滋生仇富情绪。效率,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尤为重要!当前,效率和公平应得得到同样的重视,我们还没有到忽略效率的时候。再说了,在高房价的情况下,还是富人买了房,交了税,穷人就了业呀!政府只要保障普通老百姓有房子住就成了,有必要把房地产市场打压下来吗?现在普通群众所说的买不起房,是买不起富人们买的房子。真正没房子住的人,才是政府要关心的重点。往往,那些真正没有房子住的人,既不会在网上闹,也不会在媒体上叫,他们很纯朴,不像李开发这样,得了便宜还卖乖!

  李开发的第五、六、七“味药”,都是针对房地产销售和交易而言的,无论是提高首付,提高税率,都没有任何新意,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已经采取了这些措施。大概李开发先生也是个唯心主义者,想凑足“八”条建议而已,又可以与“国八条”相媲美。第五、六、七条虚,那第八条就更差,居然是要把城市分为“穷人区”和“富人区”,要把商品房建在城市郊区,让没有钱的人住在市区。这在眼前,这在绝大多数城市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可能,李开发思考问题的主要基点都是放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如果是这样,李开发先生就大可不必骇人听闻地把标题做得如此宏大,如此放之全国而皆准!

  就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吧,看看李开发信誓旦旦的预言什么时候实现!一年的时间很容易过去,一年后的情况谁都可以看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李开发的观点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在事实面前、在舆论界因此而“壮烈牺牲”了,这本身并不可怕,这只是一个信口雌黄、爱出风头人的面子问题。但,透过“李开发现象”,反思“李开发式的学术及处事方式”,我们广大专家学者们要学会谨言慎行,要确立科学的、厚道的、扎实的学术观,避免因浅薄、浮躁、求名、逐利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错乱了自己的心态,这才是根本,这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也才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的、不至于流言纷飞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等待,看看李开发到底是怎么‘死’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