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李慧:反思房改医改和教改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 09:40 新浪财经

  李慧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各位代表对 “房改、医改和教改” 的反思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有的代表甚至还拍了桌子:“就凭你、我现在的这些收入,谁能买得起房?谁能看得起病?谁能上得起学?”不过,话又说回来,议论归议论,热闹一阵吸引点“眼球”也就完了,说归说,做归做,对“房改、医改和教改” 的反思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房改、医改和教改”,已经成为压在普通民众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这样一个结果已是毋庸质疑的事实。但是,现在反思“房改、医改和教改”,就像事后诸葛亮的“马后炮”一样,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比如,对于城市里上万元一平米的房价,能让它降下来吗?即使是下降到一半的价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更何况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城市里的“圈地运动”已经基本结束,以后“见缝插针”式的发展只能是房价越来越贵,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至于“医改”和“教改”也基本上是同样的情况,因为迅速发展的医院和急剧膨胀的教育已经是不堪重负了,对医疗和教育的欠账还没有还清补上,根本就不可能再有新的投入。所以,卫生部长信誓旦旦地说,全民免费医疗根本就不可能,而且“医改”涉及十几个部门,不是一个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教育部的官员也明白指出,教育资源本身就是紧缺的,现阶段只能是根据你的不同收入接受不同的教育,至于教育乱收费也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事情已经非常的明白,对于“房改、医改和教改”,这压在普通民众身上的新“三座大山”,你不但要唱赞歌,还要以更加勇敢的精神和毅力为国家抗起这份重担来。

  国家民政部的官员已经明确表示,在目前阶段要想让重病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要想让贫困学生能够升学,要想让城市贫困人口改善居住条件,只有大力开展捐资救助活动,通过这样一个渠道缓解现实的“房改、医改和教改”压力。然而,不通过政府的主渠道,没有认真对“房改、医改和教改”系统的总结分析,仅凭借着社会的救助体系要想彻底解决百姓买不起房、能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无疑于杯水车薪。要想彻底“房改、医改和教改”的问题,光是这样的“乱吵吵”或“瞎捭阖”,这样的反思根本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近一段时间里,包括吴敬琏先生在内的一批经济学家都主张对改革要进行反思,比如吴敬琏先生就谈到:“2004年到2005年期间爆发了关于我国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应当向何处去的大争论。这种情况向我们表明,认真反思我国改革的成就和不足,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明确今后的方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但是,如何对改革进行反思,反思改革的标准是什么,对改革反思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改革的原则和切入点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不明确,如何对改革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呢?

  2005年的夏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对我国医疗改革的评价与建议》的报告,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至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做出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总体不成功的判断,并对未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框架设计,一时间引起了人们关于对改革进行“盘点”的呼声,这应当是迄今为止对医疗改革是基本不成功的官方评价。但在此次召开的“两会”上,主张对改革反思的吴敬琏先生竟公开对此进行“辟谣”。

  对人们都在关注的这份报告和如何深化医疗改革的事情,吴敬琏先生轻描淡写的说,我们研究中心的一位同志为外单位做了个课题,认为医疗改革问题出在市场化上,并作为一家之言在有关媒体上发表了。把不同的意见拿出来做深入研究,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后来就有媒体报道:国务院直属研究中心认为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吴先生特意强调说:“于是就轰起来了,造成很大的社会震荡”。吴敬链指出:“这个问题没有经过认真讨论,于是网上就出现了很多情绪化的声音,开始‘捣糨糊’。” 本来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事情的结果,竟然叫吴先生比喻成了“捣糨糊”,对改革的反思怎能说是“捣糨糊”呢?

  吴敬琏既然这样说了:“按照现行的医疗改革,推进起来很难,医院的改革与国企改革一样艰难,公立医院继续保持垄断权,既能保持医疗经费,又可以漫天要价,这就出了问题。”卫生部长也说了医疗改革很难,那大家并非改革中人,发表意见当然就更没有边了。但是,实际上人们对医疗改革发表意见,并不是“隔山打虎“,而是每一个人几乎都感同身受地承受着目前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困扰。就像有的”主流经济学家“说改革不需要讨论,正确的观点不需要投票一样荒谬。我想说的问题是,对改革的反思咋就这么难呢?对人们切实关注的利益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不是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而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主流经济学家更是在一边要剥夺人们的话语权,这样对改革的“反思”,不要也罢。

  顶着改革是正确的“帽子”却让人们反思改革,而当人们提出了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时,却像吴敬琏先生说的一样,是在“用造谣、煽动的办法,来‘捣糨糊’”?难道,看不起病的这个最起码的普通事实,也要人们当了经济学家以后才能有发言权吗?难道关系大家切身利益的医疗改革难题,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一起把它解决掉,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还能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吗?要说对改革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发言权,而且是绝对的发言权,因为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人民的改革,而不是少数人的改革,更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并牟利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初期为什么能够冲破重重阻力,顺利地使改革走上正轨,关键是有能正视具体问题,并真正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那种敢于直面问题的改革精神是改革的强大的推动力量,这是不容质疑的。

  爱因斯坦说:“现在我们的世界最缺乏的是善意与力量的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这种“善意与力量的结合”,建立一个强力维护民众公益权利的“强权政府”,而不是邪恶与软弱的混合体下的“强权政治”。一个拥有完备的公共管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不仅是对市场经济的最高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的保证。多年来,我们在发展中欠下了多少“感情账”、“经济账”、“历史账”、“执法账”,这些欠账都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偿还的。而市场经济也并非是没有任何约束的经济,市场经济必须要在完备的公共管理体系内施行,并在价值体系的约束下运行,国家的责任就在于从公义的角度协调社会的公共管理,并维护这个价值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任务。

  但事实上,2003年,在国家高达37960亿元的实际支出中,只有21.33%用于公民最需要的社会保障、抚恤救济、教育、医疗卫生四类项目,而其中的37.58%都被行政人员所消耗,这其实已经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高开支的行政成本和低开支的公共保障体系之间巨大的反差,长期发展下去势必激化社会矛盾,而高昂的住房价格,缺乏公共医疗体系的保障和沉重的教育问题,这些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上的欠账一旦集体爆发,必然是对社会稳定最大的威胁。2005年,中国社科院发表的《社会蓝皮书报告》表明,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已经从1993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参与人数也从约73万增加到了约307万。

  我们一直主张发展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良好环境,但是,提倡稳定并不是在稳定的旗帜下,回避社会现实和忽视具体矛盾,而是应当通过大力加强社会公共管理的步伐,促使社会真正走向稳定发展的方向。因此,那种暂时的“稳定”无疑是有害的。根据国际上的经济发展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时候(中国是2003年),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将会增多,并有可能进入一个高风险期,而这并不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公共管理失衡所造成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一味回避我们发展中的矛盾的话,矛盾的积累效应就将会像火山一样可怕。而事实上,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我们没有办法去解决的, 拖延了许多年的农民工工资和建设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在新一届政府的努力下不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吗? 2001年底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债务占全部贷款的比率已高达25.37%,但事实上国有银行的自有资金比率只有3%左右,这样高风险的问题我们不是也同样轻易地把它化解了吗?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只注意了向前发展的速度,却忽视了决定性的文化问题,忽视了均衡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忽视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研究。从表面上看,中国的“房改、医改和教改”的确是成功的,城乡居民的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各种医疗制度不断健全,国家也在想方设法解决医疗保障难题,而中国的教育规模更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这些无不是改革的巨大成就,对此任何人都是无法予以否认的。但是,就在政府官员对此沾沾自喜、并认为改革已经值得肯定的时候,却出现了另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没有人能买得起高价房,没有人能上得起高价学,更没有人能安享有效的医疗改革成果。因此出现了中国人最大的困惑。那么,中国“房改、医改和教改”三大难题的困境究竟在哪里?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没有把“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中心,没有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搞了好多年的市场经济,结果却还是吴敬琏先生说的:“使目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权贵资本主义,或权贵资本主义指导下的改革。”所以,对公众利益的轻视就是必然的了;

  二是缺乏正确的改革方法和改革家实事求是的实践精神,那种只图表面上的形式,却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改革方法是不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的。比如各地开展的公安局长接待日活动,群众凌晨三点就来排队,问题已然成堆,那些个领导一天都在干些什么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不能像胡总书记、温总理那样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呢?

  三是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其发展主要是投资者具有几乎不可满足的需求。然而市场化改革以来,我们并没有真正地改变这种总量投资增长型的经济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就是用“市场手段”与“计划手段”进行区别的,实际上,没有卓越的计划经济模式,仅仅依靠单纯的市场手段是不行的,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一片无法控制的混乱经济,这是那些盲目鼓吹市场化,却对市场化本质一无所知的“主流经济学家”误导改革的关键的原因。比如吴敬琏先生就信誓旦旦地说,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水火不容”的,但是,哪些是计划经济,哪些是市场经济却没有明确的指出来,相反,大家倒是感觉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中的计划手段不是减少了,而是越来越强了,而有些该开放的市场反而更加集中化了。而当我们再深入地向“主流经济学家”们追问下去的时候,他们根本就说不清楚哪些是计划的手段,哪些是市场的手段了,在这样一种所谓的市场化改革中,怎么能清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呢?

  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早在1977年写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中就已经指出:“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经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 市场在现代管理技术和公共管理体系之中,已经可以变得处于可控的状态下,亚当·斯密所指的“无形的手”并不意味着就是“混乱的手”和没有秩序。因为这只“无形的手”在不同国家体制下的效果是不同的,早就有人明确地指出,“无形的手”在英国是有效的,在德国则是混乱的。衡量市场经济的标准并不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而取决于市场活动和经济增量的大小,实践证明,“无形的手”要比“有形的手”更能有效地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并不是市场经济就能决定一切,市场经济还要形成和谐的、良性的、积极的流动氛围。正是“主流经济学家”盲目地主张市场化改革方向,而不认真地考虑国情和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异化和扭曲了改革的精神实质,背离了科学的市场化改革目标,造成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的一面。

  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靠行政命令和投资拉动的粗放式增长,而市场经济则主要是规范的自由竞争体系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来实现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独立的、可以调控的市场体系,而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所在。可以说,公平竞争才是市场游戏规则的核心。所以,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不是要将发展经济当成目标,而是要把建立市场的公平制度和充分竞争体系作为目标。换句话说,从本质上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是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了完整、独立的市场体系,因而其具有较强的市场防范性,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起大落的经济现象,从而起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但是,综观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发展情况,仍主要是靠投资增长、政策的利好和市场的空缺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实际上,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计划经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虽然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了,但这主要是因为整个知识经济时代产业方向的改变,并不意味着经济竞争能力的增强和投资拉动经济力量的减少,那种过剩的酒店热、高尔夫热、渡假村热、商业热不仍然是在靠投资实现经济的增长吗?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进行综合治理、减压减负、结构调整、环境治理、规范市场呢?在这些冠冕堂皇名词背后实际上正是没有充分依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造成的,特别是我们没有与市场经济匹配的文化传统,没有从市场经济的本质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所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迄今并没有真正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 “公共通道”的概念,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通过这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使政府的公共政策更加获得均衡的力量。公共管理是社会转型最重要的保证,没有好的公共管理体系,包括政治、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实现强权政府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完善这种“公共通道”,就是要通过加强公共管理的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结构的和谐发展。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假如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任何一种单项的改革推进都将是极其危险的,不管这种单项的改革从道义上看有多么重要,从理论上讲有多么完美。因为单项改革的示范会对已经开放的市场和价值观形成一种危险的诱导,而在体系尚不健全的时候,市场却已经开放的情况下,这种诱导就会像一种潮流瞬间冲破社会脆弱的防护体系,造成社会动荡的加剧。

  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上议事日程,说明中国已经从构建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上,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明白了中国“房改、医改和教改”三大难题的困境究竟在哪里?也就解开了正确认识“房改、医改和教改”发展方向的难题,不仅要体现对公共利益事业的尊重,对人文价值的关怀,还要真正能抓住问题落实下去,更重要的是实行充分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人们对目前中国“房改、医改和教改”的讨论,正是我们反思改革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新认识开始。“房改、医改和教改”走到了今天才开始反思,虽然实际上已经于事无补,也不会有多大的真正的意义,但是,却对下一步的改革指明了理论方向,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理解改革,实现从经济社会向和谐社会的转变,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相关评论:

    李慧:中国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改革是最成功的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