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先从紧后布局 2008将出现结构性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8:08 《私人理财》杂志

  文/桂浩明

  现在,大家都在谈如何布局2008年股市,将资产重点配置在什么样的股票上。而在笔者看来,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把握住2008年证券市场运行的环境。因为任何市场热点的出现,都是需要得到环境的配合。进一步说,证券市场的环境,又是受制于整个宏观经济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应该看到,紧缩将是2008年宏观经济的一大特点,那么,2008年的证券市场也就必然会深刻地受到影响。相应的,紧缩也就成为人们在布局2008年时的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定调整实施了10年之久的货币政策,即从“稳健”改为“从紧”。中国经济这几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随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当前,比较突出的就是流动性过剩以及物价上涨过快。客观上,前几年中国经济的特征是高增长、低通胀。但在这两年,低通胀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居民储蓄出现了为时不小的负利率。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之处就是要控制流动性。而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流动性。虽然这只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的,但是一旦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全面推行,各行各业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尽管股市的资金并不来自于银行,表面上看银行压缩信贷似乎不会对股市产生直接的冲击。但是,在整个市场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流入股市的资金不可能不打折扣。在2006、2007这两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股市成交量不断放大,大量资金涌入,这成为推高当时股市的一个关键因素。显然,这种局面在2008年恐怕是不那么容易再度出现了。这样,人们在考虑布局2008年的时候,就不能把资金极度充裕作为前提条件,同时在选择个股时,就必须考虑对于资金面的需求。今年上半年曾经出现过题材股大幅上涨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对于资产重组的预期,二是资金泛滥。这些股票凭借着朦胧的题材,通过快速的换手,不断抬高入市者的交易成本,实现了股价的连续飙升。而现在看来,再出现这种行情的市场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沪深股市现在的日成交金额大体上在1200亿元左右,这和几个月前的3000亿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在这样的成交量条件下,的确很难再有题材股的全面暴涨。换言之,2008年的股市将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结构性行情。这样,布局2008年,就不能只是考虑把握市场节奏,同时还需要的是把握板块行情。

  说到板块行情,现在比较多的研究机构将银行、房地产列为2008年最为看好的行业,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它们的业绩仍然具有高增长的可能。当然,股市的基础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也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是放在紧缩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恐怕就要再作认识了。从目前来看,央行采取的从紧政策,重点是使用数量化的手段,譬如调高准备金率。对于银行来说,准备金率的调高使得大量资金退出经营活动而上缴央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侵蚀利润。现在,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来证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银行的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银行股,的确应该多一份谨慎。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也与之相似,虽然现在来看房价依然居高不下,房地产公司也仍然有很高的效益。但是,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到位(包括最近央行与银监会对于“二套房”的解释),显然会压缩对房地产的有效需求,这样一来房地产行业是否还能够保持很高的景气度,这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事情。所以,房地产板块在2008年能否作重点配置,显然要再作考虑。

  当然,也不能说紧缩的背景对任何行业都是不利的。中国的紧缩是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启动消费等,来弥补执行从紧货币政策后可能带来的问题。由此,对于广义的消费行业,人们就不妨多加留意。在这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具有消费刚性的医药行业。以前,因为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庞大的医疗消费(尤其是农村医疗消费)要求无法实现。随着国家全民医保制度的逐步建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明显释放,这对于现在的医药企业。特别是生产普通常用药的企业,会构成不小的利多。因此,现在人们布局2008年,就必须考虑医药行业。按照这个思路,也的确可以挖掘出不少值得重点配置的行业与企业。

  可见,以紧缩为前置条件来布局2008,目的是让投资者能够从宏观大局出发,小心地避免陷入投资误区,在新形势条件下调整投资思路,趋利避害,通过谨慎的操作获取收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