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股市2008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23:07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专栏作者 桂浩明/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作为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无疑也将受到此举的影响。毫无疑问,2008年的股市将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运行。 股市深受政策调整影响 10年前,当亚洲金融危机袭来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为了应付当时的局面,政府采取了多项扩大内需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现在看来,中国当时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通缩,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这一政策安排功不可抹。 进入本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走出通缩以后逐渐出现了通胀,这也就促使政府要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将财政政策从积极改为稳健。这样的“双稳健”政策也持续了好几年。 如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将货币政策从稳健改为从紧,显然就是顺应经济变化的举措,这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力地保证中国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道路协调发展。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它的运行反映出经济状况的变化,并且深受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 从历史来看,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所出现的通缩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对当时股市的调整起到很大影响。记忆犹新的是,那时上市公司的业绩连续几年出现下滑,特别是投资品行业企业的下滑更为明显,这就对股市构成了很大的压力。 虽然在1999年出现了“5•19”行情,但由于支撑当时行情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市梦率”概念的提出而非市盈率的下降,因此尽管所受到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并不小,行情还是难以持续续。 这几年,中国股市走出了熊市的阴影,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这里固然有包括股权分置改革在内的各项体制变革的积极推动,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相关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下不断上升的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企业利润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当然,由于中国股市的还不够成熟,其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还相对有限,因此客观而言也的确难以精确地在股市波动与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中找寻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单纯资金推动型股市难以再现 现在的问题是,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中央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稳一紧的搭配,会对股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考虑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年,这方面的变量不是很大,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虽然中国股市仍然处于“新兴+转轨”的阶段,但由于股改的基本完成以及市值规模的扩大,它对宏观经济的反映要比过去敏感得多,而且相对的理性程度也要高。 可以肯定地说,2008年股市受到宏观经济的制约会较以前会更明显,特别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里的作用将比较关键。而剖析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核心之一就是要控制流动性,即管住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调节社会总需求、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事实上,如果说这几年我国在经济运行中暴露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很大的一点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对于股市来说,之所以会在一定阶段出现过快上涨,以至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泡沫,其主要原因也还是在流动性上。流动性过剩表现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因此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向股市渗透。而只要收缩流动性,那么很自然地就会对股市产生降温作用。 今年三季度以来,股市的流动性已经出现趋紧的状况。而明年由于要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收缩流动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市的资金供应很可能受到抑制,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大量投资股市(包括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股市)的状况会明显减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最早受到影响的是一级市场,但是相信二级市场的资金供应也会偏紧。当然,在这期间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状况还会出现,出于收购兼并等的需要,有些企业仍然会主动增加对二级市场的投资,但总体来说股市增量资金的流入很难再现2006-2007年曾经出现过的盛况。 研判2008年的证券市场,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换言之也就是说,单纯的资金推动型行情很难在2008年再现。 重估受益流动性的权重股价值 进一步说,控制流动性不过是一个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防止经济过热,这里就涉及到需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原则,在2008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无疑将是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重点。 对于股市来说,这就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首先,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有很强烈的扩张愿望,反映在企业行为上,就是会千方百计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而投资者对于这些公司未来股价走势的预期,大都也是建立在生产扩大、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企业信贷规模必然会受到限制,它的扩张也就难以避免被收紧。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整体效益是否依然能够大幅度提高呢?虽然很多研究机构已经调低了对上市公司2008年的业绩增长预期,但这种调整是否到位,恐怕还是值得研究的。 其次,随着金融脱媒进程的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这会导致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通过证券市场融资来满足扩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IPO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会不会出现新的高潮?抑或,管理层是否由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对于企业的IPO和再融资规模作出某种实际限制? 这些在现在都还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就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那些投资品行业大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放慢。权重股之所以在这两年的行情中表现活跃,其中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们受益于流动性过剩所导致的资金宽松,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加快扩张。现在看来,这方面的条件已经出现了某些改变。因此,股市上的投资者有必要从这一角度重新认识某些权重股的价值。 更多地关注广义消费品行业 当然,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等于全面收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了加强农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节能减排取得进展、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工作。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有很多领域是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的,有的还会通过实行政策倾斜等,扶持其加快发展。 本届政府强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民生优先。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必然创造出新的需求,形成增长的亮点。第三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短腿”,在新的条件下它有望加快发展,与此相关联的上市公司显然因此将获得较大的空间。而从股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医药行业由于全民医保的推进,常用普药需求的扩大,因此很可能会迎来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高潮。 同样的,符合大多数居民需要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也一定会拉动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释放对包括普通家电等在内的日用品需求。 显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投资者在关注投资品行业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关注广义的消费品行业。而且,与其把关注点放在消费升级上,不如调整为普通消费。因为,在推进民生经济的过程中,普通消费品行业可能存在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在股市上,由于受到上市公司结构的影响,贯彻这样的投资思路可能不那么容易,但是这至少是提示了一种新的操作理念,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选择股票,可能比较有机会取得意外的成功。毕竟,它是符合政策发展的大趋势的。 需要强调的是,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2008年的中国经济,完全有希望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取得又好又快的增长。 在这个意义上,必须明确一稳一紧的政策,本身并不是针对股市的,对于股市来说也不是什么利空。它能够引导股市克服过去曾经有过的急躁与过热情绪,平稳、健康地运行,更好地在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资源优化组合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真正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作为投资者,应该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全面客观地看待其影响,认真细致地评判其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作用,并且及时调整操作思路与投资行为。 欢迎订阅《理财周报》!订阅电话:020-87385997(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邮发代号:45-138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