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调整已近尾声 走强尚需时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1日 05:3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1月26日至11月30日
11月26日至11月30日 □申银万国 桂浩明 由于中国石油的再度走低,大盘周五没有能够很好地延续前一交易日的上涨行情,再度陷入跌势之中。不过,理性的投资者都会坚持这样的观点:本次股市调整的主要阶段已经基本走完了。如果说股指从10月中旬的6124点回落到最近的4778点(绝对跌幅达到21.98%),属于罕见的大跌的话,那么这一跌势也的确是到了尾声。后市即便再出现一些反复(譬如像周五这样的回调),但一般来说股指不会轻易地去碰前期的低点,股市的总体走势将趋于平稳。 为什么说大盘的调整已经差不多了呢?从本次股市的下跌来看,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股票的估值太高,特别是在中国石油上市之后,这种脱离实际的高估值引发了大量的获利盘套现,结果也就使得相关股票步入了持续的大幅调整之中。不过,经过近一个半月的下跌,很多股票已经较本次行情的高位回落了25%左右,像中国石油的跌幅更是达到了34%以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泡沫。统计显示,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依据2007年预期收益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已经回落到了35倍以下,而依据2008年预期收益计算的动态市盈率则只有28倍左右。对于一个处于高增长阶段的经济体来说,这样的市盈率是可以接受的。海外就有这样的观点:美国经济增长在3%左右,股票平均市盈率是15倍。中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的3倍,所以市盈率也可以达到美国的3倍。当然,人们很难机械地来作这样的判断,但是既然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增长潜力不同,再加上实质上的证券化程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那么反映在股市上就应该承认市盈率标准一定也是不一样的。 另外,近期股市之所以会大幅下跌,还与投资者的预期有关。一段时间来,CPI居高不下,人们纷纷猜测央行会加大货币政策方面的调控力度。至于基金在某个阶段的暂停发行,更是很容易让投资者产生明确的紧缩预期……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自然对继续追高股市感到担忧,资金也开始大量分流。 但是,事到如今,局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虽然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偏紧的,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基于各种现实因素的考虑,恐怕不会采取大幅升息的办法进行调控,甚至还会放弃一度频繁使用的连续升息政策。这样,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冲击就有所减弱。而“港股直通车”的暂缓,乃至基金分拆、转型的有限恢复,多少也减轻了投资者的负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市场的压力。回眸这一个半月来的调整行情,恐怕可以这样说:也许是在不经意之中,人们遭遇了两年多来股市最大的一次寒潮袭击,度过了一段十分阴冷的时期。甚至,人们还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在大盘下跌超过20%以后,市场各界都会关注到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问题,而此时的重点显然应该是防止大落。 一般来说,很多人习惯于这样的行情:股市下跌结束后,就会马上走出有力度的向上行情。所谓的“V型反转”,一直是股市下跌后大家所期盼的走势。不过,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暴跌行情基本结束了,但这并不构成股市全线大幅度上涨的基础。在本周四,大盘曾经有过不错的涨幅,但是这种令人兴奋的行情转瞬即逝。为什么?表面看来是因为中国石油的继续下跌,对大盘构成了拖累,这也的确是个事实。但是,问题更在于,在大盘强势反弹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看到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也没有看到得到公认的市场热点的形成。这里的原因在于,由于持续的大幅下跌,市场的人气开始散失,要使之能够重新聚集起来,并非一天的大幅上涨就能够做到。显然,后市要能够走出像样的上涨行情,需要投资者对行情有信心。而这一点在现在还难以做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最好的理财产品是申购新股的基金,这无论如何不能看作是股市的福音,因为人们集体关注无风险收益的事实表明,二级市场还缺乏让投资者大胆介入的理由。同样的,现在市场热点散乱,人们对后市的操作重点形成不了共识,原因也在于缺乏信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需要时间。因此,就目前的大盘而言,要马上持续走强的条件是不存在的,整理行情将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现在距离年底还有1个月时间,如果在期间中国石油能够寻找到可靠的支撑,那么对于大盘来说也就能够真正明确底部,并且有效地最后终结本次下跌。进而言之,如果银行股在这一阶段能够逐渐走好,那么对于激发市场信心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当成交量温和而持续放大之后,也许上涨行情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是在现在,这些都只是想象而已。显然,时下人们可以看到的只是,大跌行情已经到了尾声,但股市要真正走强还需要时间。 沪市本周-3.19% 开盘5102.53 收盘4871.78 深市本周-3.58% 开盘16504.13 收盘15637.66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