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缩量上行凸显市场做多意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05: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缩量上行凸显市场做多意愿

  

上证综指日K线图

  □申银万国 桂浩明

  由于中国石油A股发行冻结了3.3万亿元资金,使得目前二级市场的资金存量处于低位,这就直接导致了近几个交易日市场活跃度的下降。中国石油网上发行当天,沪市的成交金额是888.9亿元,其后两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分别是831.2亿元和917.9亿元,均低于1000亿元的水平。与前期日均成交1500亿元以上的情况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一般来说,在成交萎缩的状况下,股市上涨是很困难的。原因很简单,成交金额的减少,表明投资者对后市虽然未必看空,但并没有积极入市的意愿,观望情绪很重。换个角度来说,则反映了市场资金供应方面的紧张,没有能力营造出推动大盘量价齐升的氛围。

  不过在时下的行情中,大盘却连续三天走出了缩量上行的行情。以沪市为例,在这三个交易日中,股指的累计最大升幅是8%,相当于增加了上万亿元的市值。而这样的行情是如何形成的呢?应该说,这里最为本质的因素还是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因为大家都意识到现在所出现的成交不足状况,并不是因为投资者看空后市,二级市场的资金并没有回流到银行去,而是由于中国石油的发行,暂时改变了资金流向,导致短期内二级市场资金供应不足。

  同时,人们也都认为在中国石油发行后,不会马上再有类似的大盘股发行,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的资金分流将因此而弱化。这样,参与中国石油申购的3.3万亿元资金,一旦解冻就必然会重新寻找出路。虽然未必会全部流向二级市场,但是哪怕仅仅是其中的20%出现回流,那么也相当于发行60多个资金规模在100亿元的基金。由此形成的对

股票的推动力,显然是不容小看的。也因为是看到了这点,在中国石油的申购资金仍然处于冻结状态时,有的投资者就已经开始动用手中不多的资金买入相应股票。而那些出于各种原因准备减仓的投资者,则也会考虑在冻结资金释放、股市形成量价配合的上涨态势时再逢高卖出股票。于是,在这个阶段抛盘自然会比较少,同时买盘则相应要积极得多。因此,也就形成了缩量上涨的行情。在这里,量价关系是不配合的,但是却生动地反映了投资者对后市的乐观预期。

  当然,股票的上涨,最终还是需要得到成交量配合的,缩量上涨的行情未必能够长期延续。但问题也就在这里:到本周三,中国石油的申购资金解冻,这将大大缓和股市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国庆长假前夕,因为申购中国神华新股,沪市的成交金额也曾经减少到不足1000亿元,但这批申购资金解冻后,成交金额立即回升到1400亿元以上。因此,缩量的局面很快就会改变。

  另外,由于现在市场的主战场是在大盘股上,而大盘股的上涨对于换手率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同时对股指的影响度也要大些。因此在市场表现上,今后一个阶段如果股市上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成交金额也不一定会增加得很多,缩量上涨局面依然会有所表现,但这与大盘

新股发行时的缩量局面在成因上是不同的。不过,如果这种局面出现,它所反映的仍然还是市场存在着强烈的做多意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