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胡军:保险诚信与员工队伍建设(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0:09 新浪财经

  四、 保险员工队伍诚信建设是系统工程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保险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应包括员工队伍诚信文化教育、诚信制度建设和诚信监管建设,等等。

  (一)搞好诚信文化教育系统工程

  员工队伍诚信文化教育系统工程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以“践约”为中心的法制教育

  “践约”,即信守契约。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是诚信文化的第一个层次,是信用活动的底线。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保险合同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遵守。“践约”教育要求:一方面要使员工学习和掌握《合同法》及《保险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使大家真正做到懂法;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必须守法,要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1.以“修炼”为中心的品德教育

  第一、保险职业道德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遵纪守法,城市守信,勤勉尽责,保守秘密,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努力做到专业胜任,客户至上,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保险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境界;二是提高保险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三是引导保险从业人员选择职业道德行为,即增强其选择善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保险从业人员在多种行为的选择中,能够果断正确地选择符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的行为。

  第三、在加强个人道德自律的同时,大力推行行业自律。保险行业通过成立自律组织,制定保险职业道德规范,设定职业责任和义务,情调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观,防范保险从业人员不正当的从业行为,保证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得以实现。行业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能透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和自我检点来净化人格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从而调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保险职业道德修养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学习职业道德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在履行义务时,克服困难障碍,磨练职业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2.以“慎独”为重点的自律教育

  “慎独”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应该做到在独立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决不做不该做的事。“慎独”强调的是一种自律精神,鉴于保险营销活动独立性强的特点,培养自律精神对保险从业人员显得格外重要。“慎独”是保险诚信文化教育的第二个层次。古代学者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了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他把“忠诚”、“守信”、“学习”作为三面镜子,每日反省自己。为了培养“诚信”的品格,我们应向先人学习,不断自觉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警惕不良因素的侵蚀,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3.以“利他”为目标的理念教育

  “利他”是指信用活动中的当事者,在追求自身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不但要考虑对方的近期利益而且要考虑对方的长远利益;不但要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社会的利益,最终取得“双赢”和“多赢”,实现信用长远效应的最大化。“利他”是完全进入自觉状态的诚信,它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是诚信文化教育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搞好“利他”教育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在历史的比较中展开学习。历史上曾产生过五种经营理念:第一种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生产观念”。其基本内容是:“以产定销”。第二种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产品观念”。它只强调产品本身,而忽视市场需求。第三种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的“推销观念”。它的核心主张是:只要企业倾力推销,消费者就会接受自己的产品。第四种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市场营销观念。其基本观点是: “顾客至上”、“哪里有消费者的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机会”。第五种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营销观”。它主张:企业提供产品,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要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历史的对比研究,才能使从业人员加深对先进理念的理解,自觉地把诚信原则的最高境界体现到保险经营活动中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