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盐到茶 中国品牌三个不可不知的故事

从盐到茶 中国品牌三个不可不知的故事
2019年05月14日 07:1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从盐到茶,中国品牌三个不可不知的故事

  来源:牛弹琴

  百年砥砺奋进,百年自强不息。

  刚刚过去的5月10号,是第3届“中国品牌日”。

  作为国家名片的民族品牌,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而它的每一次起航,都折射着时代的伟大变迁。

  甲午一役,中国战败,国运日趋衰竭,一位叫张謇的新科状元决意放弃仕途,转而去做商人,“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他随后创办大生纱厂,与当时遍布中国的日本纱厂争利。

  百年以降,改革开放,一个个中国民族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着大批国际资本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各个行业的中国本土公司都面临空前冲击,民族品牌的发展压力陡增。

  尽管如此,仍有三一集团、安踏等鱼跃而出。它们的出现,既开始代表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也将民族文化输出世界。

  光阴流转,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7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

  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令人惊喜的是,在新时代下它们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变得更加“潮”。

  史海茫茫,今天,我们出发去打捞沉睡在水底的记忆碎片,也将重点观察那些新兴的民族品牌。

  1

  1914年冬天,31岁的青年人范旭东独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

  这里的海滩边盐坨遍地,如冰雪一般,无边无际。范旭东激动万分,对伙伴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雄心,未免太没有志气了。”

  这是一个外表温和而内心倔强的湖南人,早年,他被家人送到日本读书,一个日本校长对他说:“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此言,刺激了他的一生。毕业后,他随即回国,立志于复兴中国的盐业。

  自古以来,中国人虽然守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食用的盐却仍是土法制作的粗盐,制作效率低,纯度低,并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

  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料;而在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

  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实际上,制作精盐并不难,成本也不高,只是中国当时缺少化工人才,无人涉足该领域。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

  1915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研制精盐,很快令纯度达到90%以上,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

  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传统制盐方法生产出来的粗盐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因此,在1917年,久大精盐销出1万担,1923年增加到4万多担,1936年达到顶峰,约50万担。

  这自然招来了国际资本的仇视。

  久大精盐很快遭到国外盐商的围剿,日商在报纸上散布“久大精盐有毒”的谣言,英国驻华公使甚至企图用军舰封锁天津港,阻止运盐船出港。

  范旭东本人也遭到了威胁,他被军阀绑架,靠他的总长哥哥四处斡旋才被放了回来。

  而最后对久大精盐真正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是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天津沦陷。范旭东拒绝与日本合作,久大被日本抢占,工厂被敌机轰炸,损失惨重。

  久大的悲惨遭遇,是那个时代所有民族品牌命运的缩影,在一个国运衰竭的年代,民族品牌只能蹒跚前进,动辄有覆灭之危。

  2

  由军工厂转型的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

  1985年,军人气质十足的倪润峰执掌长虹,他作风强悍、霸气十足,更怀有浓厚的家国情结。

  1995年,倪润峰提出长虹的使命是“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高喊“用我们的品牌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也在这时,本土彩电企业正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长虹、TCL及康佳等各大企业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制造能力。

  但是,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及品牌力不足,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到了秋季,政府宣布将把彩电的进口关税从35.9%降低到23%。

  跨国公司因此兴奋不已,日本松下放言,“不惜30亿美元也要占据中国彩电市场的绝对份额”,并定下“打败一个企业,挤占一个行业”的目标。

  受这些政策预期和舆论的影响,国产彩电销售持续低迷。

  作为国产彩电的老大,在无路可退的情形下,倪润峰在一次公司会议上称:“急症必须用急药来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价格优势去拼掉对方的品牌优势。” “这是一条决战线”。

  长虹彩电当时的商业毛利大概在25%,大幅降价30%明显就无利可图。

  倪润峰日后回忆说:“我思索了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春节还在算账,考虑来、考虑去,算过来、算过去,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不降价不行!”

  长虹的这股降价风暴顿时在彩电市场上掀起血雨腥风,国产彩电品牌随风跟进。

  就在宣布降价后的一个月里,长虹的全国销量就翻了一番,到年底,市场占有率从22%猛增到35%,超过所有国际品牌,史无前例地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销售冠军。

  到96年年底,在全国彩电市场上,长虹、康佳、TCL、熊猫等国产品牌已占到71.1%的市场份额,“洋强国弱”的格局被全面打破。

  长虹的举措,是当时民族品牌典型的发展方式——依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而获得与外资同台竞技的资格。

  我们从而看到,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民族品牌,普遍有着不可遏制的雄心,和一种特别的焦虑感——迫切去向世界证明,中国已重回大国舞台。

  3

  茶,曾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早在数千年前,就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走向了世界,并让西方人深深迷恋。

  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为了换取来自中国的“东方树叶”,西方人不惜掏出了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大笔黄金和白银。

  可时过境迁,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却处于一个很“窘迫”的位置,“一流的品质、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

  与之相应的是,一个自称诞生于1837年,其实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的外国茶品牌“TWG”竟被国人当成“茶叶中的爱马仕”。

  可谓悲矣!

  杜国楹,小罐茶的创始人。

  作为一个几十年的品茶爱好者,他嗜茶如命,但却觉得越喝越糊涂。

  到底什么样的茶才算是好茶?应该怎么喝?茶行业为什么没有品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推动他进入茶市场。

  当他越深入了解中国的茶行业,就越能够感受到它的落后。

  中国茶种类繁多,如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等,每种颜色往往代表制茶的工艺,但同样的茶,又有地域之别,同样的地域又有不同的茶山的差异,一般人很难分清茶的品质,因此在市场上经常看到各种三无茶产品。

  虽然我国曾经有许多著名的茶厂、茶的品类、茶产地,但因种种原因在市场上往往鱼龙混杂,使得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判断一种茶的内在价值,往往人云亦云,或者有什么喝什么、什么流行喝什么。

  并且,中国茶虽然好,但基本上是作坊式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

  以西湖龙井为例,只有产在西湖区的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但原产地的区域范围限制了生产的规模。

  整个中国的茶行业大而不强,行业集中度低,因而有“几万家茶企利润不及一个立顿”的说法。

  而立顿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大批量优良而稳定的质量,对茶的品质能做到标准化。

  4

  标准化对一个品牌有多重要?标准对于一个行业有多重要?

  对比一下咖啡中的国际品牌星巴克就知道了。

  星巴克在标准化上的做法,是统一了咖啡的基础款口味,它把各种咖啡豆经过口味研究部门的实验,混合成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是标准化的,价格也是标准化的。

  作为现代工业最有力的武器,标准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标准”,“标准”的出现,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准绳,好和坏不再如同鱼目与珍珠一般混淆,消费者也不再迷茫。

  同咖啡一样,茶品类多,链条长,上游链接农业,下游链接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来说选购标准和价格标准也是缺失的。

  而这也正是当下中国茶的困局,咖啡可以标准化,茶自然也可以。

  标准让一个个传统行业重生,也让一个个品牌突破重围。

  找到解决方法之后,杜国楹决意推动茶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酝酿,2016年7月正式推出了小罐茶,并提出“全产业链”的标准化路径,在完成市场布局以后,对茶叶的生产和种植环节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标准化管理。与传统中国茶本质的不同,小罐茶真正意义实现了中国茶叶产品的标准化:全品类茶统一等级,统一价格,统一重量,统一包装,统一用户体验。而这种标准化的创新,也快速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仅仅三年,就跃居行业前茅。

  2017年,总投资15亿元开始自建智能中央工厂,2018年开始自建茶园,小罐茶的目标是从市场到工厂到茶园,把整条产业链全部打通,实现茶叶品质的有效管理和可溯源。

  除了标准化以外,小罐茶还在开启中国茶业的智能化时代。

  2018年,小罐茶内部成立了两大研发中心——“茶叶工业装备研究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分别聚焦茶叶工业化、智能化,以及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茶叶产品。

  同时,小罐茶又和全球智能制造领军企业西门子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力和探索茶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路径。

  为了获得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小罐茶还把美学和市场心理学都引入到对一罐茶的打造。

  比如,为简化传统喝茶程序,小罐茶邀请日本设计大师神原秀夫,历时三年,设计出今天兼顾实用与颜值的小罐。

  再如,对店面的的精心打造,众所周知,苹果专卖店高大上,是苹果公司的加分项,而小罐茶聘请曾为苹果旗舰店进行设计的著名设计师Tim Kobe设计店面。LV与多位艺术家合作,诠释经典之作,而小罐茶引入制茶大师,打造中国茶代表作。而且小罐茶的店面,也是与LV等大牌一起,开在各地中高端的商场里。

  如此用心的小罐茶,很快得到了市场积极的反应。调查显示,小罐茶的线上购买人群中,70%都是19~35岁的年轻人。

  正是这样的创新,小罐茶给传统中国茶,走出了一个真正做出品牌的机会。

  这就是新时代下,民族品牌展现出的 “潮”。

  它开放且自由,风靡于国内,又将走向世界,紧跟当下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又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历史如同罗马神话里的那个“双面神”雅努斯,它有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注视未来。

  我们回望过去的起点,1914年,那是一个已经虚弱至极的国家。

  一群矢志打造民族品牌的实业家们,一开始都显得茫然无助,外援无望,衰落的国运捆住了他们所有人的手脚。

  但仅在60多年后,星火就从穷乡僻壤燃起,自东南沿海而兴,跌跌撞撞,倔强寸进,终成燎原大势。

  100年后,他们更创造了一个商业无比活跃、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久的国家,他们自己也造就了全世界最不容易被打败的中国品牌。

  从天津塘沽遍布海盐的滩涂,到如今众多民族品牌走向世界,不过百年时光,历史就完成了一段曲折跌宕的、神话般的宏大叙述。

  无比有幸的是,我们都是这段伟大历史的见证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万露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04 卓胜微 300782 --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
  • 06-03 红塔证券 601236 --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