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规范并促进邮政储蓄业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0:34 《中国金融》

  ——访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有关负责人

  本刊记者 顾 月

  2005年7月20 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这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中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
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就此问题,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了《中国金融》的专访。

  记者:我国邮储体制恢复建立后,取得了快速发展。请您介绍一下总体的发展情况以及邮政储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负责人:我国邮政储蓄始办于191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

人民银行于1951年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但1953年停办。1986年,为充分利用邮政网络设施筹集资金,国务院恢复邮政部门代办邮政储蓄业务。最初,邮政储蓄存款全额缴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按季支付邮政部门固定代办手续费。从1990年起,为鼓励邮政储蓄业务发展,邮政储蓄存款由缴存改为转存人民银行,并获取转存款利息收入。2003年8月1日,邮政储蓄存款实行新老划断,此后新增的储蓄存款资金由国家邮政局自主运用,原有约8290亿元的存款继续按4.131%的利率转存人民银行。

  邮政储蓄自恢复开办以来,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金融力量。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6000个,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到2/3以上,成为国内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2285亿元,储蓄市场占有率为9.25%,储蓄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新增存款自主运用形成的资产也已达到3519亿元。目前,邮政储蓄业务已超出传统的储蓄范围,形成包括

银行卡(绿卡)、国际国内汇兑、银行间债券买卖、与中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额协议存款、代理保险、代理商业银行发放小额贷款、银证通、各项代收代付业务等邮政金融业务。

  邮政储蓄机构通过其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和积极的资金运用,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方便城乡居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机构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邮政储蓄有60%的网点、邮政汇兑有70%的网点分布在县以下农村地区,使邮政储蓄的服务触角深入农村社区每一个角落,为农民工工资汇回、农村子女进城就学、农村经商人员小额交易结算提供了廉价、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邮政储蓄是当地居民惟一可以获得的金融服务机构。邮政储蓄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被称为“绿色银行”,深得人心。此外,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已占到邮政业务总收入的半壁江山,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邮政事业的平稳发展,为邮政企业扭亏目标的实现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由于邮政储蓄特殊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在其发展和监管中,出现了哪些困难和矛盾?

  负责人: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邮政储蓄与邮政企业混合经营管理的体制问题日益突出,各种风险难以防范。特别是邮政储蓄新增资金自主运用后,由于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其管理体制与风险管理的矛盾日益加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邮政储蓄无法依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二是由于国家邮政储汇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渠道难以得到灵活拓宽,随着新增储蓄存款快速增加,资金运用难的问题突出;三是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混岗作业、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四是邮政储蓄机构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不清,财务与邮政混合,管理责任难以落实,监管难以深入查处。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邮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一些邮政储蓄机构违规经营严重,影响了地方金融秩序;不少邮政企业挤占挪用了邮政储蓄资金;邮政储蓄资金运用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难以防范;邮政储蓄机构内控薄弱,资金案件不断发生,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邮政储蓄分流农村资金问题亟待解决。

  问题的根源在于,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其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必须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使邮政储蓄业务从邮政部门完全独立出来。我们应当认识到,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将有利于银监会依法将邮政储蓄纳入银行业监管范畴,加强对其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利于邮政储蓄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银行运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水平;有利于理顺邮政与邮政储蓄的关系,促进双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通过寻求有效机制和途径,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问题。

  因此,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邮政与邮政储蓄分业经营,按照金融企业进行管理与监管,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尽快规范邮政储蓄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和化解邮政储蓄风险的迫切需要。

  记者: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加快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负责人:按照国务院《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邮政储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继续依托邮政网络经营的基础上,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独立经营,并按照金融机构改革的方向,加快成立由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有邮政金融业务划归邮政储蓄银行管理,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管理。

  我们认为,邮政储蓄改革应以党的十六大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从我国邮政储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邮政储蓄经营管理新体制,实现邮政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邮政储蓄银行组建成中国邮政集团控股的银行。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邮政储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依照金融企业运行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独立的内部稽核和风险管理机构,并依法纳入银行业监管体系;要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相结合,充分发挥邮政储蓄的农村网络优势,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记者:当前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中国银监会将如何发挥推动和指导作用,以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负责人:总的来看,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大政方针已定,目前成立银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已基本成熟。

  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不断向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拓展,客观上也为邮政储蓄向现代银行过渡创造了积极条件。邮政储蓄机构营业设施、网络系统及安全措施不断改善,一些地方已向商业银行看齐,更加重视内部管理,培养了一批具备金融从业资格的人员等,为成立银行奠定了基础。目前,邮政系统内部对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认识比较一致,思想也比较统一。

  银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按照银行业监管标准、理念和手段,对邮政储蓄机构实施了持续性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通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查处了大量违规经营行为,并对案件进行了跟踪治理,同时对邮政储蓄网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并纳入规范化管理,积极督促邮政储蓄机构从内部管理上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在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银监会提出了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框架设想和意见,参与起草修改了《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相关内容。

  今后,银监会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要求,积极配合邮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步伐,研究制定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相关规程,尽快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国务院核准。同时,积极督促国家邮政局尽快做好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相关准备工作,重点在法人治理结构、银行组织体系、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分账核算、人员专业化管理等基础建设方面做好准备,争取今年内在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邮政储蓄相关网页共约41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