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研究 > 正文
 

加大信贷支农力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0:25 《中国金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 郑 晖

  今年年初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发展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特别是“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信贷支农,推进内部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国当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正朝着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农业在宏观调控中继续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势头。农业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加强对粮棉市场的调控,对农发行支持粮棉收购、保护农民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做好信贷业务工作,是加大支农力度,实现全年经营目标,促进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做好夏秋粮棉油收购

  信贷资金供应管理工作

  从今年夏粮收购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国家对粮食的调控力度加大。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对玉米、小麦的调控政策,一些夏粮主产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二是市场粮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夏粮收购开秤价格明显低于去年,在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实施后,收购价格开始回升,但销售价格变化不明显,市场购销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农发行收购信贷资金供应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夏粮收购期将有所延长。受今年夏粮收购开秤价较低、农民持粮观望、企业入市谨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主产区收购进度缓慢,增加了农发行支持收购工作的难度。支持粮棉油收购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对农发行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要把支持收购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好,确保今年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切实抓好国家粮棉调控政策的落实。在做好常规粮棉油储备信贷资金供应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中储粮企业调控性质的粮食收储。对执行130亿斤小麦临时收储任务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的挂牌价格和计划数量发放贷款。在启动最低收购价的早籼稻主产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协商确定执行最低收购价的承贷主体。对指定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所需资金,要积极发放贷款予以支持,并及时向当地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贷款发放与使用进度。对地方政府为调控当地粮棉市场、委托企业收购或调入粮棉的,在落实有关利费和价差亏损补贴的前提下,继续提供贷款支持。

  准确把握企业自主收购的贷款条件。因地制宜按时间要求做好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秋粮收购企业的资格认定工作要在收购到来前全面完成,并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告。对一个县范围内确实没有具备贷款资格企业的,要会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定资信和经营相对较好的企业给予贷款资格,承担当地粮油收购任务。对地方政府指定企业收购的,要以文件或会议纪要形式予以明确。不得擅自降低贷款条件解决收购空白点问题。对企业用于粮食收购的自有资金比例、经营风险

准备金比例的要求,要因“企”制宜并与企业协商确定,不搞“一刀切”,不规定固定的比例。对去年经营良好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优先给予支持,对有销售合同、以销定购的可不受最高贷款额度的限制。

  努力把握好市场粮食价格。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受市场和政策的影响波动明显,应密切关注粮食市场供求变化及政策变动情况,加强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跟踪分析,及时监测和反映市场价格及贷款风险情况,为企业购销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开户行应主动与收购企业协商沟通,积极发放流转贷款,支持企业按“市场定价、企业自主”原则随行就市自主收购粮食,农发行不设定支持的价格限制,不干涉企业自主定价。对国有粮食企业流转收购贷款中,因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暂缓销售政策,导致贷款逾期、有库存物资对应的,可办理展期,形成的价差亏损或潜亏要单独监测反映。在为企业做好价格信息服务的同时,要认真做好资金、结算等服务工作,组织好现金供应,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

  要做好2005棉花年度收购信贷资金供应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合理确定农发行贷款上限,全面做好棉花购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加强对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跟踪分析,适时调整完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各类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收购棉花。

  加快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

  加大对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是农发行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也是强化信贷支农的重要方面,我们应积极主动做好客户营销工作。目前,存在对客户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效手段不足等问题,营销工作开展得不够好。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扩大,客户资源进一步增加,应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抓紧构建客户营销体系,制定营销方案,确定营销重点。今年要把重点放在支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加工企业上,主要解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加大对棉花技术设备改造的信贷支持力度。审慎积极开展地方化肥、肉、糖储备等新业务。

  做好政府信用协议贷款工作。政府信用协议贷款是农发行拓展业务空间、扩大影响、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方式。开展政府信用协议贷款工作,要注重把地方政府组织优势变成市场信用优势,将信用建设贯穿于项目开发、评审、贷款发放、本息收回的全过程。要充分考虑当地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和地方政府财力、意愿等因素,实事求是,不搞一哄而起,积极稳妥地做好协议贷款的营销与落实工作。

  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防范风险,畏首畏尾,无所作为;也不能不顾条件,盲目追求信贷规模扩张,甚至违规办贷,造成新的信贷风险。新的贷款业务审批权限,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适当下放,但考虑到目前农发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将审批权集中在总行和省级分行是必要的。

  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继续为开户企业做好保险代理等中间业务的服务工作,逐步在全系统推广开户企业寿险代理业务,加快与新华人寿、太保寿险公司联合开展柜台出单即“银保通”的研发工作。

  加大信贷风险防范化解力度

  针对农发行当前客户资质较差,业务范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较大,防控信贷风险形势严峻的实际,各级行要认真落实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措施,确保实现全年不良贷款“双降”目标。

  继续抓好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抓紧建立上下联动、专人专业、奖罚分明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机制,对辖内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清收。积极探索实施以资抵债、还本免息、资产重组、处置抵押物等多种手段,清收处置不良贷款。

  强化资产保全工作。全程参与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严格贷后管理,防止企业利用改革改制之机逃废农发行债务,挤占挪用收购贷款。抓紧做好1998年6月1日以来政策性财务挂账的账务处理工作。对省级政府已经清理

审计并核复的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抓紧做好挂账占用贷款的入账申报和账务处理工作。尚未完成清理审计工作,或审计认定不彻底的,要继续向政府汇报,与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尽快完成清理审计工作,要重视和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农发行信贷资产安全。

  切实防控新增贷款风险。从开办新的信贷业务之初,就要着力防控新增信贷风险。推行贷款主责任人制度,对新发放的商业性贷款,明确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的主责任人,并对贷款管理的各有关环节负主要责任。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按权限和贷款操作流程发放贷款,严禁超权限、逆程序发放贷款。对新发放商业性贷款不良贷款率高或贷款违规违纪现象严重的分支行,除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外,还要调整贷款审批授权。坚持以第一还款来源为主,同时运用抵押担保手段防范企业贷款风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郑晖相关网页共约95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