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略投资者进入中国的银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 16:50 经济观察报 | |||||||||
李利明 8月31日,淡马锡斥资31亿美元入股中行,占有中行10%的股份;此前的8月18日,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李嘉诚私人基金以及美林国际投资31亿美元入股中行,中行的主要战略投资者参股已经基本完成。再联系到两个月前的建行引进美洲银行和淡马锡作为战略投资者工作的完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中行、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完成,标志着从2003年
很多人士认为,两家银行股改的初步完成是在海外上市之后。那么我们何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呢?因为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中行建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治理、以及市场竞争力前景都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正是对两家银行进行股改的目的所在。 首先,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两家银行从国有独资银行改变为国有控股银行,股权多元化初步实现。虽然此前两家银行相继改组为股份制公司,但是其纯粹的国有银行色彩依然很强。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前,汇金公司是中行惟一的股东,中行实质上仍然是国有独资银行。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之后,中行的股东从一家变成了三家,外资占了两家;中行的股权中已经有20%的外资股权,国有独资的性质已经变为国有控股。建行在引进两家战略投资者之前,虽然有五家股东,但是建银投资由汇金公司全资持有,宝钢集团、国家电网和长江电力都是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所以建行股份也还是不折不扣的国有独资银行。随着美洲银行和淡马锡的相继参股,建行股份的7家股东中已经有两家外资股东,外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14.2%,成为国有控股的银行。 其次,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向中行和建行派驻董事,两家银行的董事会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更能够发挥改进公司治理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重要目标。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前,两家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包括三类:汇金公司派驻的非执行董事、两家银行的管理层执行董事、外部独立董事。无论是汇金公司派出的非执行董事还是两家银行的管理层执行董事,其实质都是代表国有股东的利益,在这个大背景下,并不能排除他们的决策会从政策层面或者政治层面考虑,而不是单纯从经济层面考虑。从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现状来看,独立董事能够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相对于12名国有股权代表的董事而言,独立董事的声音太过于微弱。两家战略投资者派驻董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他们代表了外方股东的权益,可以在某些重大决策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避免了董事会内部一言堂或者反对声音微弱,在董事会内部初步形成国有股权董事、外方董事、独立董事这一弱三角结构,三方能够部分起到有效制约、相互制衡的作用,这正是董事会制度的精髓所在。 最后,境外战略投资者还会给两家银行带来先进的产品和管理技术,这正是两家银行最需要获得的提升竞争力之源。两家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都签署了战略合作或者战略援助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在信用卡、理财、公司业务、全球资金服务以及个人保险等业务领域向两家银行提供援助,也将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银行营运的基础设施领域向两家银行提供战略性协助。从国内同行的经验来看,浦发行引进花旗银行以及交行引进汇丰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在经营理念、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变化都非常明显。如果两家银行在未来几年内面目有很大的改变,与战略投资者不无关系。 从引进战略投资者所带来的这三个方面变化,我们可以说,中行建行股改已经初步完成。 两家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择机上市了。很多人都把两家银行成功上市视为股改完成的标志。我们认为,与去年以来的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以及今年的引进战略投资者相比,上市对于两家银行来说,除了能够接受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和海外公众投资者的监督之外,下一步的海外上市形式大于实际意义。 通过上市获得的海外投资和增加的外资股权比例并不大。从目前两家银行的外资比例来看,中行有20%的外资股,建行有14.2%的外资股,并且相应的战略投资者已经做出了在IPO时继续追加投资的承诺,因此在25%的外资最高持股比例规则下,通过上市新增加的其他境外投资者的股权份额并不大,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也不会很多。 两家银行IPO之后,增加的股东主要是众多中小投资者,他们不会向两家银行派驻董事,从而帮助两家银行改进公司治理;也不会给两家银行带来产品开发和管理技术,从而增强两家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除了两家银行面临更多的外部监管之外,IPO并不能像引进战略投资者那样为两家银行改进董事会结构,引进先进的产品和管理技术,因此,上市的意义更多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