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行业专题--文化娱乐业 > 正文
 

华纳兄弟进入中国影业敏感地带 成立合资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6:54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外国资本正式进入中国电影的制作环节,入世承诺开放达一年之久的中国电影制作市场,迎来了第一家企业。姗姗来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市场中参与者们如何最终实现合资目的,还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文|杨琳桦

  10月14日,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Inc.)旗下子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与中影集团、横店集团一同在北京宣布,成立首家中外合资影业公司。这是中国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其敏感的媒体领域的最新举措。这标志着外国资本正式进入中国的电影制作环节。

  据了解,早在2003年9月三方就已酝酿合作,但因为政策限制,“混血儿”始终难以落地。10月10日,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影、横店与华纳在此基础上实现“强强联合”,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好消息,也显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相关政策正逐步开放。

  市场催生政策

  此番全面改革的推动力量并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的承诺,因为在入世承诺中,中国基本上没有提到媒体领域,真正的推动力在于中国政府意识到,媒体业要想生存下去,出路就在于必须实行商业化经营,必须实现盈利。

  相关数据显示,维持中国电影再生产的年度票房“生死线”是10.5亿元。1991年中国内地电影的总票房是23.6亿元,此后逐年下滑,1998年仅收得14.4亿元,而1999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收入不足9亿元,已落到“生死线”下。2003年虽有回升,但与韩国和香港比较,数字依然让人心痛。

  早在2003年9月广电总局的《外商投资影院暂行规定》和《中外合作摄制电影》中,就已允许外资控股中国电影院线和电影技术公司。

  前者规定,允许外资在院线的投资、改造中最高占有75%的股份。而后者则允许外方以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和委托摄制的形式在中国从事电影片的生产。

  在今年2月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已显示出了广电总局在电影制片方面的松动迹象。“这两个意见有参考性和推广性,但没有具体操作上的说明。”新华在线新华传媒工场的秘书长常凡认为。

  而此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10月10日发布的《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可以看到外资进入中国电影制作领域在申报条件和程序上的具体操作性规定。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市场处处长向记者强调“这个突破是相当大的” 。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冉认为,“以后允许外资在电影合资公司中成为大股东是有可能的”,因为电影最后的审批权掌握在中国政府手中,拍摄内容究竟不可能违背中国的意识形态,“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方资源互补

  对于此次合作,中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杨步亭认为是“中国电影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了中国影视业的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这次合作的三方都是各自领域中的精英,能将各自资源的优势结合以达到最有效的互补。”

  中影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电影娱乐集团,素有电影“国家队”之称。其每年拍摄30多部影片,自行发行,拥有固定的发行网络和多年市场运作经验。

  横店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企业,有亚洲最大规模的室外实景拍摄基地。美国杂志《HOLLY WOOD REPORT》曾称其是“China Wood”。今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授权横店“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成为国内影视行业迄今唯一国家级的“特区”。

  而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无疑是世界电影娱乐业的领头羊。时代华纳在1996年兼并TBS公司,成为世界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最富有创造力的娱乐传播公司。华纳兄弟影业是时代华纳旗下最重要的企业之一。它在电影的整体商业推广和全球发行上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横店集团总裁秘书胡敏向记者表示,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成立,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国的电影产业,以国际化的合作团队、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出品更多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电影。

  “这已经组成了一个畅销卖座电影的基本元素。”新华在线新华传媒工场的秘书长常凡很看好这种合作。中影集团有很好的本土资源和政策优势,横店集团有很好的电影基地和商业意识,而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商业推广和全球发行中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之一。

  这将使电影合资公司和国内的电影公司都进入到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常凡说,中国一些有商业意识的电影公司将在电影剧本、制作、推广和发行上有相应提升。比如国外习惯将电影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资本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就会介入,构想如果不能过评估一关,剧本就会被废除,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显然会将国外的一些现代化制作理念带入到中国的电影市场。

  而纯粹从资金出发,现在结合电影推广、发行,电影衍生产品和投身电视网等因素,要出品一个好的畅销电影需要的资金投入是以前的几十倍,尤其是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电影。常凡认为,这样的合资公司在实力上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合资后的磨合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电影制作环节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是,如何磨合双方在体制和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三方的体制和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差异,合资公司在以后的运作中肯定会存在鸿沟。横店集团总裁秘书胡敏肯定了这一疑虑。“但三方既然已决定合作,说明已经认同了一个共同目标,在明确大方向的前提下,剩下的都是小问题,可以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

  常凡赞同这第一个“混血儿”必将经历的痛苦磨合期,但这个过程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在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的注册投资中,中影、横店、华纳三方投资比例分别是“4:3:3”。投资比例决定了拍电影的决定权。常凡认为从这一投资比例上,还不能看出三方的具体分工,但在投拍电影项目上,三方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这是决定合资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冉强调,“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远大于真实的商业意义。”要真正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和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他认为,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在短期内可能做的事情基本还是在联合拍摄和发行上,而这是没有合资公司也能做到的。

  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影响

  华纳中国公司(Warner Bros. Pictures China)董事总经理Ellen Eliasoph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展,在一次性的基础上合作拍片,外资公司无法与中方合作伙伴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而稳固的合作关系实际上却是电影公司能够加强影响力的唯一方式。

  常凡认为,合资公司的成立有利国内电影制作公司积极参与到世界竞争中去,促进国内电影制作机构和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业竞争,同时将培养起中国电影行业优秀的相关从业人员。逐利是资本的本性,而媒体本身是利益回报很高的行业。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无疑将在中国电影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

  常凡推断,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最近的几部作品,无论从制作班底和剧本方面都会有本土化的倾向。事实确实如此,据悉,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考虑的项目包括有冯小刚、姜文、何平等导演提交的故事片、一部中外合拍的华语动画片以及一部由张国立监制的电视电影系列。电影终究是传播各国文化最有利的工具。

  常凡认为,合资公司引用国际通用的合作方式并在国际市场大力发行和推广,可以在世界上比较全面、正面地介绍中国目前的现实,利于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正确传播。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还有几家合资公司可能很快就将宣布成立。中国电影集团下属一家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士称,据他所知,还有三四家外资公司在等待与中国电影集团旗下几家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的批准手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时代华纳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