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投资机会凸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7:07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10月15日,“中电国际”在香港上市首日, 股价即上涨17%。对于投资者的热情,证券界也感到意外。而此前,国内三家电力巨头相继出台5项融资方案,涉及金融达150亿元。此外,持续两年“电荒”暴露出的电力建设不足,急需大笔资金的电网建设,宏观调控下的小水电项目资金断链而急于转让,职工持股的电力企业即将整改,以及国家发改委大幅精简电力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等等,对逐利而动的投资者来说,利好的信号在国电市场相继出现 文| 兰红 暴剑光 2004年10月,徐州铜山县茅村。用电高峰终于过去,但是徐州发电厂的员工并未因此松一口气。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准备出售的11家电厂之一,这家徐州最大的发电厂建厂30年来最大的变革即将发生,关注此事的除了厂里5000多名员工,还有跨国投行和各路资本。 “这两个月来,厂里真是人心惶惶。”老张说。老张是徐州发电厂的副厂级领导。 “时间不会拖很久,今年年底就会出现实质性进展。”尽管厂领导极力淡化了这一消息,但这已经是全厂人员的共识。 8月初,国家电网公司委托高盛集团和瑞士银行两家跨国投资银行为11家电厂寻找海外买主。但是老张确认,最近两个月,并没有外资投行以及外资电力公司来厂里考察过。所以,这两家投行能否成为促成此次收购的主角目前还无法推测。至于出售股份比例如何,厂里上下同外界一样没根据地猜疑着,但很大的可能是“将由收购方控股”。 实际上,国家电网公司卖电厂的想法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思路分家之时,就确定留给国家电网公司的这11家电厂将来“必须以某种形式出售变现”,用以支付高额的电网基础建设费用。 资本的嗅觉向来敏感。最早得悉此事的,是参与分家的五大电力公司。随着媒体披露,包括民资、外资在内的更多投资者也对此上了心,并暗中打听电厂的经营情况。“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笔资金。”大唐发电总经理工作部李先生直言不讳,一旦出售方案确定,围绕11家电厂的角逐也就随之拉开序幕。 充满想象力的市场 作为最令投资者兴奋的市场之一,中国电力的投资机会正在显现。由于政府放松管制及电力需求急速增长,未来5年的中国电力行业将完成美国和欧洲曾历时30年的发展过程。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亚普卡尔克曼(Jaap Kalkman)正是这样一个鼓吹者,他说中国的能源领域是一个极为值得关注的领域。而按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姚伟更为直白的说法,目前,“电力行业正处群雄混战的时代,电力资产所到之处皆能创造企业价值、产生投资机会。” 中国政府在2000年做出的“未来5年电力需求年均增长6%”的预测已被证明过于保守。据国家电网公司估计,2004年中国的用电需求增加15%,2005年增加11%。而电力供需缺口,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发布的年度报告,今年高峰时段中达2000万千瓦~3000万千瓦。这还只是官方的统计数据。见诸报端的另一组数据是,2004年,中国用电需求增加超过17%,发电量较其需求的缺口约为10%,短缺约4000万千瓦,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的用电需求。 中国官方仍然相信,要解决中国的电力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垄断中国电力市场的五大电力公司。这样的想法支持他们在2004年8月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继续倾向五大电力公司,即便每家公司已经分别拥有3000万千瓦和数百亿资产,被总共才拥有直接投资项目3700万千瓦的境外资本戏称为“巨无霸”。 让中国官方寄予厚望的,除了五大电力公司,还有一些国有的电力投资主体:仍为国字号的三峡总公司、国投电力公司和国华电力公司,以及全国43家地方电力投资公司,后者拥有电力资产1752亿元、发电容量5539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17%。 依靠国有电力公司一己之力解决电力短缺的难题,绝非易事。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估算,未来5年,估计新增装机容量约2.15亿至2.45亿千瓦,以每千瓦7000元投资计算,仅发电方面的投资,就需要15050亿元至17150亿元的投入。卡尔克曼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他们将如何筹措巨额资金。以往,这些国有发电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绝大多数资金,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一些公司会通过资本市场为新的电站寻找融资。 9月中旬,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国际”)开始其赴港上市前的路演工作;10月3日,中电国际在中国香港招股,公开招股部分超额认购近300倍,打破超购倍数的最高纪录。 市场的反应如此激烈,让证券界也感到意外。尤其在此前的半个月内,来自中国的三家电力业巨头——国电、华能、南方电网刚刚相继推出5项融资方案,涉及金额达150亿元。 对于急于从中国内地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中获利的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找到一条突破之路。作为中国电力投资的另两个主体,境外资本与民间资本尽管所占比例微小,但热情高涨。也正是这股热情,让香港上市的各家内地电力公司股价一路飙升。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华能国际涨幅已高达87%,北京大唐发电涨幅达87%,华电国际亦上涨了55%。“中电国际”10月15日正式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7%。 时富金融的副董事关百良认为,“这说明散户对中资股极为饥渴”。如果将去年的“电荒”解释为偶然,而压制电力投资冲动的话,那么今年24个省市的“电荒”,则向投资者进一步明确了这个信号——电力市场明显供不应求,几年内“根本不用愁销路”。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特别报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