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突围战略中民间资本机会远未到来(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 11:04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等待时机到来 虽然一批进入石油产业的民营企业倒下来,但总有后继者。它们孜孜以求地经营着现有的项目和领域,并寻找机会渗透到更核心的环节。 今年的6月18日,大连实德集团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签署了一份意向协议书。此次项目包括一个年产130万吨的乙烯工厂和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炼油厂,项目的建设地址在旅顺的双岛湾。有消息称这个项目的投入金额最终将高达50亿美元。这份意向协议书的签订是实德进军油气领域的一个信号。 可是,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审批制等手段排挤系统外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进入,同时他们通过指令性的方式授权行业垄断企业担任项目业主,构成了民营资本进入的天然屏障。同时,组建一个1000万吨炼油厂,无论是在原油的来源上,还是成品油的销售上,也存在着太多的未知。 从1980年代开始,中信集团就先后融入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但始终没有进入到油气业务的核心环节。1986年,入主中国中海直总公司,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英、美、荷、意、法等国的石油公司提供飞行运输服务,但是中信在中海直所占的股份并不是很重。在试探失败之后,中信集团开始等待时机到来。2002年,国际油价高企,中国油品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就是中信等来的机会。它和加拿大艾芬豪集团旗下皇朝公司一拍即合,这家公司以油气勘探为核心业务,与石油输出国有良好合作关系。 中信和中石油都希望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此外,中信也带着皇朝与中石油谈判开发位于四川的部分区块。在中信的鼎立相助下,皇朝得到了在中国的三个石油天然气项目。最新的一块是四川盆地梓潼天然气区块的石油分成项目。该项目于2002年9月签署,总投资不少于5000万美元。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建议要从机制上考虑国家石油安全。他认为,民营公司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不支付勘探成本,二是采富弃贫,哪儿好出油,他就往哪儿打,往哪儿钻。在勘探开发领域,应该允许民营资本来投资;现在石油企业和当地政府和农民之间存在着的矛盾,油区秩序问题是困扰每一个油田的大问题,是否可以考虑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势,参与分享一些老少边穷地区非主力油田的收益?也值得探讨。 对于国内的民间资本来说,也许要等待的东西还不只是一个时机。政策的转变、具体的监管体制、法律的出台也是更加重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