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金机构抢滩助贷市场:马太效应凸显,资金结构等成竞争重点
从上市互联网金融机构陆续披露的2019年中期财报可以看出,获取持牌金融机构资金做助贷业务已经成为了行业内最明显的趋势。
从已发布中报的几家互金机构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二季度,360金融(Nasdaq:QFIN)助贷规模为411.2亿元,机构资金占比为85%;拍拍贷(NYSE:PPDF)助贷规模为95.04亿元,机构资金占比为44.8%;小赢科技(NYSE:XYF)助贷规模为27.2亿元,机构资金占比26.7%。
此外,上述几家机构也都在财报中表示,此后会继续扩大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的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将资金结构进一步多元化。助贷业务规模和助贷资金来源成了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的助贷业务竞争的重头戏。
自2019年初,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简称“175号文”),要求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转型后,发展助贷业务似乎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广义上来说,助贷包括导流和狭义助贷。嘉银金科研究院认为,如果仅仅是推荐借款人,属于导流。狭义助贷是需要完成获客,并进行初步的风控,最后将合格借款人推荐给贷款平台,同时还提供贷后管理等环节的服务,并非是单纯的导流。从监管来看,原则上持牌金融机构不得将核心风控外包。
虽然从报表上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有将助贷规模越做越大的趋势。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抢滩助贷市场,能从助贷业务中获得的高额利润也越来越不可持续。
一方面,助贷机构将借款人筛选给持牌金融机构之后,该借款人往往直接被转化为对应持牌金融机构的长期客户,而助贷机构获客后从中只能收取“一次性服务费”。不同于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后商家的“下沉”策略,对持牌金融机构和助贷平台来说,在借款人总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客群越是“下沉”,意味着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另一方面,助贷平台还面临着来自持牌金融机构本身的竞争。“助贷可能只是持牌金融机构的过渡性安排”,一位嘉银金科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零售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一些持牌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自建技术团队,自建互联网零售业务系统,而不仅仅是做一个资金的提供方。对助贷机构来说,将来场景、流量、科技能力、股东背景等综合实力强的平台才能更占优势。
除了助贷业务规模外,资金结构也常常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财报中的关键词。在助贷业务中,银行、消费金融机构、互联网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都是助贷业务的资金方,实际业务中,平台间对资金的来源有各自不同的选择。
在助贷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持牌金融机构一般获取的是固定收益,通常要求助贷机构提供增信,如收取保证金等模式,141号文发布后,要求银行不得为无牌机构提供资金放贷或联合放贷,外包风控,接受无担保资质公司兜底增信,此模式被禁止。随后,为“合规兜底”,多家平台先后拿到融资性担保牌照。
同时,在互金平台向助贷业务倾斜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了极强的马太效应。
嘉银金科研究员认为,在整个助贷模式中,规模较小的助贷机构地位较为被动,不具备很强的议价能力,需要支付资金成本、场景的运营成本,还有一部分风险成本,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而对于一些大助贷机构来说,在资金方选择上可以更加主动,总的来看,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但要求较高,需要助贷机构自担风险,对借款人要求较低的是消费金融机构资金和信托公司资金,而后者也是大多数平台的机构资金来源。
“我们现在对信托资金已经比较挑剔了,相比之下更倾向于银行资金。因为信托资金在期限末尾的一两个月里基本上已经不能再放款了,而银行资金可以放款到合同的最后一天”,一家头部助贷平台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