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特推出《对话基金大咖》系列原创,拨开投资迷雾,启迪财富人生。
第22期 国联安基金刘斌:“成长”股不能买贵 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文/新浪财经 石秀珍
拥有1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的刘斌,根据wind数据,其管理的国联安稳健混合从2013年12月28日任职以来,任期回报103.66%,年化回报13.71%,在wind同类可比基金中排名第2。(截至2019年7月10日)。他认为,对投资来说,没有秘诀,最根本的希望能找到价值低估的资产,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不必冒很大的风险。
在市场投资方面,刘斌认为,显著的全局性的风险因素较小,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去寻找那些真正的α机会。单个季度的可预测性较差,市场短期随机因素占主导,中长期来说,看好消费升级和工业升级,更看好可选消费品、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工控等细分行业。
回顾近6年基金经理生涯,尤其是对于基金组合中绩优股的投资经历,让刘斌得到了很深的投资感悟:1)虽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但操作中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市场情绪和个人情绪的影响;2)想要获得更好的α,深入的研究是必需的,也是最为有价值的,提示我们要做更多更深入的自下而上的研究。
而对于组合中暂时表现不佳的股票,也给刘斌这样的启示:买入“成长”股需要更高的风险溢价,简单的说不能买贵,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刘斌认为,在研究股票和行业时,最常见的问题是先入为主的固执和缺乏判断的轻信,想要规避这两种错误,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丰富起来,不至于那么容易碰到不可理解的事情或轻易听信他人不实之看法。
谈及风控,他表示,我们追求α,不会在个别行业或某种风格的标的上做过大的风险暴露,会保持各类资产的相对均衡,会对每个标的要求较高的安全边际;个别的来说会对那些超常发展的公司保持谨慎,尤其是利润增速与内生增长潜力不匹配的,或者是利润增速相对行业过于偏离的都会慎重对待。
具有“处女座”典型性格特点的刘斌,内倾,理性,独立思考,做事认真。他坦言,投资生活本就为一体。最大的爱好读书,主要是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和经济学,这些内容与基金经理的工作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谈及基金经理职业,刘斌表示:“希望投资成为我的终身职业,我工作的所有立足点都是能长期的给投资人创造价值,也能够长期的跑赢市场,相对来说不追求短期极致的业绩回报。”
刘斌,硕士研究生,12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 2009年8月起加入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现任国联安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现任国联安稳健混合、国联安优势混合、国联安智能制造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市场投资篇:显著的全局性风险因素较小 看好消费升级和工业升级
新浪财经:您管理的国联安稳健混合基金在您任职期间收益高达103%,您认为自己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秘诀是什么?
刘斌:虽然得到某种秘诀一直是我们从小以来的梦想,比如看武侠时想得到“武功秘籍”,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秘诀可能是不存在的,尤其对投资来说,如果有能大概率成功的秘诀,市场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没有秘诀。对我来说过去5年多的收益只是一个结果,是对我所坚持的投资理念的一个验证,最根本的来说我希望能找到价值低估的资产,这种资产可能是“价值的”也可能是“成长的”,我们并不是很在意,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不必冒很大的风险。
新浪财经:您的选股逻辑或理念是什么?更倾向于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是“价值派”还是“成长派”?
刘斌:我的基本选股思路应是价值投资,并不在意标的是“价值的”还是“成长的”,我并不割裂的看这两个分类,不管是所谓的“价值”还是“成长”都是可以定价的,按照经典投资理论,“价值”是依据当前和过去的信息判断内涵价值,而“成长”则要包含较多对未来的预测才能判断,因此成长判断起来更难和更不确定,逻辑上为获得较好的风险收益比,我们可能对买入“成长”的估值要求更苛刻一些,以抵御错误预测所冒的风险,简单的说需要更高的风险溢价,而在“价值”上会要求相对低一些的风险溢价。
新浪财经:对于市场风格把握、回撤的控制,您怎么做的?
刘斌:我们的投资本质上是追求α的,因此会规避在某一行业或某种风格上的过度风险暴露,结果上一般会显现出来行业分散和风格分散的特征,这样的组合本身波动会相对小一些,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单独针对风格和回撤做控制,因为如果组合的α足够,这些就都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会更专注在寻找更多有α的品种上。
新浪财经:从您过往从业过程中,哪次投资经历让您难忘、感悟颇深,方便给我们讲讲吗?
刘斌:有两个股票可以说一下,是对国联安稳健累计收益贡献率最高的两只,一个是科技股或者说成长股,一个传统的周期股或者某种程度上叫价值股。这两个标的从14年开始就在组合中,14年初买入那只科技股时是处于半导体周期的底部且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那家公司也在发生着一些向好的变化,再叠加有利的市场风格,至15年中,该股票相对买入价涨幅超5倍,在高位时由于被动的原因减持了一些,而之后减持幅度则较小,至17年最终完全卖出时下跌了一半,当然相对最初买入价格仍有超100%的回报,值得反思的是买入这个标的时预期5年的回报在2015年就已经达到了,然而并没有选择卖出,主要是受到了当时市场情绪的影响以及部分贪婪的心态所致,实际上该股票从2016年之后基本面是低于预期的,这也是在2017年选择完全卖出的原因,这个案例虽然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但依然显示出操作中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市场情绪和个人情绪的影响。
另一个价值股标的从14年持有至今,一直都在前10大重仓股中,中间会有一些买卖,一般是估值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卖出一半左右,低于某个界限又会买入,除了2016年持平,其他年份都会对净值贡献1个百分点以上,是我截止目前操作最为成功的标的,究其原因是我对这家公司有深入的了解,对其价值能够准确的估量,也对市场对他的反馈有足够的了解。这也再次说明想要获得更好的α深入的研究是必需的,也是最为有价值的,也提示我们要做更多更深入的自下而上的研究。
顺便提一下过去组合中亏钱最多的标的,买入这个标的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研究,因为这个标的所在的旅游行业显著受益于消费升级,而公司又是行业里的龙头,但事实是公司虽然增速较高,但不及市场预期,因为公司估值过高,无法满足市场对其增长的要求,实际上这样提示我们买入“成长”股可能承担更高的风险溢价,简单的说不能买贵,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新浪财经: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您怎么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对A股的影响?
刘斌:短期来看形势总是复杂的,宏观也总是捉摸不定的,但宏观需要看的真正宏观,必须规模上整体的看,时间上以年为基本单位来看,这样的宏观,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总量上,中国的经济仍然维持在6%以上的增长,在全球仍处于较快增长,以年为单位来看,波动性就不是很大,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既然如此,显著的全局性的风险因素较小,我们认为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去寻找那些真正的α机会,过度的关注短期的宏观变量,实际上是一种寻求β的方法,或者说smartβ的方法,这不是我们的主要方向。
新浪财经:上半年大消费主题基金表现较亮眼,展望下半年,短期来看,6月-9月的市场您怎么看?中长期怎么看?您认为投资机会在哪里?
刘斌:单个季度的可预测性较差,市场短期随机因素占主导,而长期则是基本面因素主导,因此我不会对季度的预测看的太重,但我们会保持对市场足够的关注。中长期来说,我们的观点一直很稳定,消费升级和工业升级,若再细化的话,我们更看好可选消费品、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工控等行业,但我们依然会对不同类型的标的要求相应的风险对价,不会简单的自上而下的看好买入,自下而上的研究仍然是必需的。
基民解惑篇:科创板打新持中性看法 提升知识储备避免固执与轻信
新浪财经:对于你管理的国联安稳健混合、国联安优势混合,今年以来收益超20%,方便谈谈今年以来策略吗?对此您有何想谈的?
刘斌:如上一个问题所述,季度的行情可预测性较难,随机因素主导,或者说从结果来说风格因素是核心,因此业绩偏离市场也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是长期业绩足够优秀,在较短的时间周期上大幅落后市场也是正常的。策略方面我不会根据市场的波动来动态调整,总体来说我的策略是稳定的,就是寻求阿尔法,把那些低估的资产放入组合,而卖出那些显著高估的资产。
新浪财经:对于刚成立的国联安智能制造混合,它的优势在哪里?会参与热门的科创板打新吗?
刘斌:国联安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投资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它是一个主题基金。一般来说,制造业的经营杠杆较大,在景气提升的时候企业利润增速会快于收入增速。这个产品我们会聚焦于制造业中有创新能力的、重置成本较高的以及可选消费品生产的标的,我们认为未来会较全基基金有更好的收益。
对科创板打新我们持中性的看法,仍然是具体的个体的看,有投资价值的我们会积极参与,风险难以预测的我们会规避,打新不会作为核心策略。
新浪财经:研究股票和行业时,在哪些地方最容易犯错?如何防范这些错误?投资过程中如何保证风控?
刘斌:最常见的问题是先入为主的固执和缺乏判断的轻信,这其实是针对一个事件的两种极端看法,第一种说明当前的情况在我们的经验之外,我们不想改变固有的看法,第二种是我们对事情没有本质的看法,片面的听信他人的看法,这都是风险所在,第一种可能会错过好机会,而第二种会让自己涉入风险之中。想要规避这两种错误,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用查理•芒格的说法就是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模型”,让自己丰富起来,不至于那么容易碰到不可理解的事情或轻易听信他人不实之看法。
风控对投资的长期回报是至关重要的,如前面问题所提到过的,我们追求α,不会在个别行业或某种风格的标的上做过大的风险暴露,我们会保持各类资产的相对均衡,会对每个标的要求较高的安全边际,这是系统性的风控,个别的来说我们会对那些超常发展的公司保持谨慎,尤其是利润增速与内生增长潜力不匹配的,或者是利润增速相对行业过于偏离的都会慎重对待,虽然有时候会错过一些投资机会,但这类公司有个体风险的概率会大一些。
职业与生活:投资生活本就为一体 热爱哲学的基金经理
新浪财经:您为什么进入投资领域,您最欣赏基金经理这个职业的哪方面?
刘斌:加入这行的核心原因有两个:1)个人对于历史、社会、经济等相关的分析工作有较为浓厚的兴趣;2)投资每天都是一张白纸,每天都要面对新的情况,极少重复性的工作,这是我喜欢的,相对中规中矩的工作我更喜欢面对需要随时调整状态的不确定性工作。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这些内容与基金经理的工作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新浪财经:研究员的工作经历,对您担任基金经理有什么帮助?
刘斌:研究员的工作对基金经理来说是必需的,通过研究员的工作能很好的建立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框架,而这些对标的投资价值的判断是最最根本的,实际上基金经理仍然是策略和行业研究员的结合体,既要考虑一些资产配置问题,也要考虑个股的投资价值,实际上个股的投资价值判断是最核心的。
新浪财经:您认为做一名基金经理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刘斌:我认为最核心的要求应该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任何时候对于市场和个股都得有锚,也就是能够独立的判断市场和个股的风险收益比;除此越多知识储备越有助于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
新浪财经:您工作经历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或最难熬的时刻是?
刘斌:我个人性格较为平和,或者说情感略迟钝,因此感觉强烈的时候较少,记忆中强烈的成就和痛苦都比较少。
新浪财经:您认为基金经理未来会如何发展?您认为智能金融对基金经理影响有多少,会被取代吗?您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刘斌:主动投资的基金是构成市场有效或半有效的必要条件,因此主动投资将会长期存在,不会被量化所取代,主动投资的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很难标准化,永远包含着大量的博弈因素,某种单一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不会被全市场所认可,也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和理念总体收益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种类,否则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参照美股市场100多年的历史,各种投资理念和方法始终共存于市场证明了他们各自的价值。
但作为个体的基金经理来说,想要长期在市场中而不被淘汰是很困难的,需要不断的进化自己的投资方法,不断的学习。
从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投资成为我的终身职业,我工作的所有立足点都是能长期的给投资人创造价值,也能够长期的跑赢市场,相对来说不追求短期极致的业绩回报。
新浪财经:媒体经常给基金排名,评价机构给基金评级,您如何看待,压力大吗?
刘斌:排名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既然如此,就只取决于你对他的看法,我可以理性客观的看待,重要的是能够长期跑赢市场,排名自然不会差,短期取决于随机因素,因此也不会太看重。
新浪财经:您是什么星座?最大的性格特点是?
刘斌:处女座。内倾,理性,独立思考。
新浪财经:您最大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最爱看的书或者电影是?
刘斌:读书,主要是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和经济学。最喜欢哲学经典,如《道德经》、《传习录》、《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纯粹理性批判》等。投资类书最喜欢的是《随机漫步的傻瓜》、《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华德•马克思)、《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等。
新浪财经:您的睡眠时间通常有几小时?
刘斌:7~8小时。
新浪财经:您觉得生活中哪些体验或感悟,对您的投资影响较大?
刘斌:我不会把生活投资刻意分开,或者说投资生活本就为一体,日常生活中每件事可能都与投资有关联,比如我们如何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与投资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健康长寿,那就需要张弛有度,少参与高风险的活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驾驶习惯等等诸如此类的,保持自己事业蒸蒸日上,始终处于正反馈状态;同样的如我们希望我们的投资账户能够取得长期稳健的收益,那也需要张弛有度,不要使风险敞口过大,保持每一项投资都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尽可能减少预期之外亏损,看见好的机会要适时的抓住。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